MG13通用機槍
MG13是德國在1920年代末期開發,用以取代第一次世界大戰遺留下來的MG08/15機關槍的一款通用機槍
MG13 | |
---|---|
類型 | 通用機槍 |
原產地 | 魏瑪共和國 |
服役記錄 | |
服役期間 | 1930—1945年 |
使用方 | 魏瑪共和國 納粹德國 葡萄牙 中華民國 |
參與戰爭/衝突 | 西班牙內戰 第二次中日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 葡萄牙殖民地戰爭 |
生產歷史 | |
研發者 | 路易士·斯坦格 |
研發日期 | 1928年 |
生產日期 | 1930—1934年 |
基本規格 | |
重量 | 12公斤(空槍) |
長度 | 1,148毫米 |
槍管長度 | 718毫米 |
子彈 | 7.92×57毫米 |
口徑 | 7.92毫米 |
槍機 | 短衝程後座作用 |
發射模式 | 全自動 |
射速 | 750發/分鐘 |
槍口初速 | 838米/秒 |
供彈方式 | 25發彈匣或75發MG15鞍狀彈鼓 |
瞄具 | 機械瞄具 |
簡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簽訂凡爾賽條約的威瑪德國在軍備配備上受到許多限制,武器也以一戰武器為主;由於庫存武器多半被收繳賠償,威瑪防衛軍配備的機槍並未達到凡爾賽條約上限。為此,威瑪德國計劃配備一款新式機槍取代MG08/15,為了充實基層火力,新型機槍擇定以氣冷式槍管設計降低全槍重量,以利步兵攜行。
囿於條約限制,德國國內廠商不能開發機槍,因此德國在引進新型輕兵器的途徑分成兩條路執行:瑞士蘇羅通(德國在一戰後在瑞士入資的協助廠商)利用萊茵金屬的設計團隊研製出MG30通用機槍,該槍最後成為德國二戰德軍MG34通用機槍的基礎;同時,萊茵金屬在德國則是將德萊賽(Dreyse)M1918機槍改造,將原先水冷式槍身替換為氣冷式槍身作為應變方案,原型槍在1928-1929年間測試。成品定名為「MG 13」,以一戰武器偽裝代號蒙蔽協約國審查。
MG13在1930年開始配發至威瑪國防軍內測試,1932年正式採用。不過「真正」的理想通用機槍在1935年「問世」,因此MG13在德軍內服役的時間並不長,步兵用標準型多半在1938年前後退出第一線由MG34替換,短槍管車載型MG 13K則持續在軍隊一線部隊中使用;退出一線的MG13機槍隨後軍援給佛朗哥政府在西班牙內戰中使用,葡萄牙則是以採購的方式買入一批使用到1960年代;中華民國在採購一號戰車與Sd.Kfz.221時,MG13曾以隨車武裝一同購入,並使用在抗日戰爭。
機械結構
MG13的槍管被包藏在佈滿小洞的風冷槍管套中,此套備有把手,不但方便快速更換槍管也便於持槍,25 發彈匣在左側橫置,此槍採用短衝程後座作用式,雙槓桿後閉鎖系統,開火時把子彈彈出的反作用力令槍管節套和槓桿一起後退,從而令開鎖斜面轉動開鎖,開鎖後槍管令加速凸輪轉動,加速凸輪又令槍機加速後退,從而退出彈殼,然後槍機又在復進簧的推動下前進,把下一發子彈上膛。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二戰德軍步兵武器全集,作者:王亞男,<<閃電戰>>雜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