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形目
辐鳍鱼纲的一目鱼类
鮎形目[註 1](學名:Siluriformes),屬輻鰭魚綱骨鰾總目,又通稱鯰魚。世界七大洲,除南極洲之外,到處都有鯰魚。有幾種鯰魚是海魚。這類魚大小差異極大,包括世界最大的淡水魚之一的歐鯰,長達5米,重330千克,也包括一種很小的寄生鯰魚,成體小於10毫米,是最小的脊椎動物。這個目包括35個科,但是現在分類表還在變動,大約有2855種,相當於四分之一的淡水魚,十分之一全部魚綱的種類。
鯰形目 化石時期:白堊紀晚期至今,
| |
---|---|
黑鮰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
亞綱: | 新鰭亞綱 Neopterygii |
下綱: | 真骨下綱 Teleostei |
高群: | 骨舌魚高群 Osteoglossocephalai |
總群: | 鯡頭魚總群 Clupeocephala |
群: | 骨鯡群 Otomorpha |
亞群: | 骨鰾亞群 Ostariophysi |
派: | 耳鰾派 Otophysa |
總目: | 鮎形總目 Siluriphysae |
目: | 鮎形目 Siluriformes G. Cuvier, 1817 |
科 | |
(見內文) |
鯰形目除了電鯰科以外,其他種類在背鰭及胸鰭都有硬棘,有些含劇毒。但因為肉質肥美,所以又是主要的河鮮之一。
考古學家在非洲肯亞的圖爾卡納湖,挖掘人類遺址,發現195萬年前的魚骨,鑑識為鯰魚,另外,於1894年,荷蘭的化石獵人在亞洲印尼的特里尼爾沿海平原,發現100萬年前的直立人,該遺址也存在鯰魚骨頭,顯示人類是「生態廣適者」,會捕捉或尋獲食物,包含湖泊或近海的魚類。[1]
概述
鯰魚沒有魚鱗,一般有鬚。和其他淡水魚不同,鯰魚是夜行動物,主要的感覺器官是觸鬚或其他感覺器官,而非依靠視覺。一般為雜食性,多為食腐動物,也吃白鴿[來源請求],喜於夜間活動。也有幾種是單一性,如寄生鯰只食動物血。卵生,可以各種形式表現出對後代的關心,如築巢保護幼魚。鮎魚大小差別很大。兵鯰屬體小,如矛兵鯰體長僅4-5厘米,而大型的歐洲種類歐鯰可達到4.5米,重達300公斤。一些體型較小的種,特別是兵鯰屬,最受歡迎的觀賞魚,而許多體型較大的則可食用。
名稱
鮎形目的拉丁名Siluriformes來自Silurus,是希臘語σίλουρος的拉丁化形式,意為「鮎魚」。所以Siluriformes意為「鮎魚形的」,故中文稱之為「鮎形目」。
分類
舊分類 | 新分類 |
---|---|
|
|
注釋
參考文獻
- ^ Fagan, Brian. 漁的大歷史. 八旗文化. 2021. ISBN 978-986-5524-47-0.
參見
延伸閱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