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康延
此條目類似自傳,或內容主要由條目所述的當事人或當事方編寫。 (2019年11月2日) |
鄧康延(Deng Kang Yan,1958年8月26日—),中國作家、紀錄片製作人[1]及導演。
鄧康延 | |||||
---|---|---|---|---|---|
導演 | |||||
羅馬拼音 | Deng Kang Yan | ||||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
籍貫 | 雲南昆明 | ||||
出生 | |||||
職業 | 導演、作家、商人 | ||||
活躍年代 | 1982年至今 | ||||
|
生平
鄧康延自六歲起從北京回到戶口原籍地西安,讀完中學後正好趕上最後一批次的「上山下鄉運動」,1976年底正式插隊陝西省咸陽市三原縣馬額鎮,1977年通過高考進入西安礦業學院地質系,1982年畢業分配至煤科院西安分院,任職地質工程師。同年開始進行文學創作並在各大報刊發表文字,題材包括詩歌、散文、小說、雜文等。
1985年拿到《深圳青年報》的商調函。1992年正式離職科研院並奔赴深圳,此後八年相繼擔任《深圳青年》編輯部主任和策劃總監(1992年-1999年)[2],再又擔任香港《鳳凰周刊》主編 (2000年-2007年)[3],後任職深圳越眾影視公司董事長(2008年-2015年),從事紀錄片製作相關工作,其負責拍攝的深圳題材紀錄片,《深圳民間記憶》、《歲月山河深圳人》、《遷徙》、《從照片開始》、《深圳檔案解密》、《深圳口述史》、《深圳夢尋》、《民間》等近百集[4],並衍生出《先生回來》全國系列展覽[5]。
2015年7月6日正式辭任越眾影視董事長,任深圳國民紀錄影視公司董事長[6]。
作品年表
紀錄片名稱 | 擔任身份 | 上映日期 | 所獲榮譽 |
---|---|---|---|
《尋找少校》 | 導演 | 2008年 | 2009年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紀錄片工作委員會暨第三屆「紀錄·中國」的銀獎; 2008-2009年度中國電視紀錄片長片「十佳作品」; 2010年首屆西安國際民間影像節獲最佳人氣大獎。[7] |
《發現少校》 | 製片人 | 2009年 | |
《唐卡》 | 導演 | 2009年 | |
《先生》 | 導演、編劇、製片人 | 2012年 | |
《孫明經:遠去的金陵背影》 | 導演 | 2012年 | 2013年第八屆巴黎中國電影節最佳文獻紀錄片獎[8] |
《盜火者:中國教育改革調查》 | 製片人 | 2013年 | |
《布衣中國》 | 導演 | 2016年 | 2014 年四川「金熊貓」國際紀錄片節人文類「亞洲製作獎」[9] |
個人榮譽
- 《南方都市報》深港人物
- 《新周刊》十大創新電視人
- 《新周刊》評委會大獎
- 《新京報》年度十大好書作者
- 中國紀錄片協會「紀錄·中國」優秀製片人獎
參考資料
- ^ 鄧康延回望民國為歷史留證供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亞洲週刊 第31卷 52期.2017年12月30日
- ^ 謝培. 制片人邓康延:“反差像刀子一样割心”. 時代在線. 時代周報. 2012-06-28 [2021-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2) (中文).
- ^ 周志興. 创办《凤凰周刊》的日子. 《我创办了共识网》.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5. ISBN 978-7-5399-7784-3.
- ^ 林軍. (2015). 鄧康延 紀錄真性情. 花樣盛年, (12), 32-37.
- ^ 鄧康延:深圳這就是我的城市.西科大新聞網.2016年11月9日
- ^ 《深圳青年》《鳳凰周刊》及紀錄片,都是他呈獻給深圳歷史和未來的呈堂供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南方都市報.2014年10月22日
- ^ 深圳商報:深圳紀錄片《尋找少校》四度摘獎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深圳商報.2011年11月17日
- ^ 《孫明經:遠去的金陵背影》獲巴黎中國電影節最佳文獻紀錄片獎[永久失效連結].鳳凰網.2013年11月11日
- ^ 布衣中国影片简介.良友人文. [2018-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