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敬之(1924年),男,山東省嶧縣人,中國詩人、劇作家,曾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文化部副部長、代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1][2]

賀敬之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任期
1993年3月—1998年3月
政協主席李瑞環
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任期
1988年—1993年
委員長萬里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
任期
1989年—1992年
總理李鵬
前任王蒙
繼任賀敬之
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任期
1980年8月—1987年
部長王任重 鄧力群 朱厚澤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
任期
1977年—1980年8月
總理華國鋒
部長黃鎮
個人資料
出生1924年11月(99—100歲)
 中華民國山東省嶧縣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配偶柯岩
1953年結婚—2011年結束)
母校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
職業官員、詩人

生平

賀敬之是山東省嶧縣賀窯村人。少年時在嶧縣北洛村私立小學就讀。1937年,考入不要學費的滋陽簡易農村師範學習,隨即抗戰爆發,簡師南遷,學校決定一些年齡小的學生返鄉,賀敬之被迫退學回家。1938年,與同學5人結伴赴大後方求學,就讀於均縣的國立湖北中學。不久武漢會戰失敗,1938年底隨學校步行經過陝南來到了四川梓潼的國立第六中學一分校(現羅江中學)就讀。

1940年4月與4名同學結伴,從四川赴延安。入讀延安自然科學院中學部,不久考入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1942年畢業,在在魯藝文工團創作組工作。1943年到1944年,為秧歌隊寫歌詞,擔任秧歌劇的文字執筆,也單獨寫了一些秧歌劇。傳唱至今的有賀敬之作詞馬可作曲的歌曲《南泥灣》,創作於1943年的歌曲《翻身道情》等。1944年下半年開始創作民族歌劇《白毛女》,負責劇本寫作。

抗戰結束後,赴華北工作。1947年,參加青滄保北戰役,立功受獎。1948年在河北正定的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華北文藝工作團任戲劇隊副隊長兼創作組組長。

1949年5月,以代表身份參加中華全國第一次青年代表大會。參加第一次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國戲劇工作者協會理事和中國文學工作者協會理事[3]

新中國建國後,養病期間在中央戲劇學院創作室任副主任。《人民日報》文藝部副主任。兼職《劇本》月刊、《詩刊》編委,中國戲劇家協會書記處書記等。

1956年3月,賀敬之回延安參加西北5省青年工人造林大會,創作了著名抒情詩《回延安》。在文化大革命亦被批鬥,被剃光了頭示眾毒打。[4]。1977年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1980年2月,兼任中宣部文藝局局長。1980年8月,離開文化部,就任中宣部副部長,至1987年離任。1989年,任文化部代部長。1992年10月,因病離職。

中共第十二屆、十三屆中央委員,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八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5]

著作

有詩集《放歌集》、《賀敬之詩選》、《回延安》、《雷鋒之歌》、《中國的十月》。

  • 《賀敬之詩選》1985 人民出版社
  • 《賀敬之詩書集》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 1996
  • 《賀敬之文集》(全六卷)2005 作家出版社。1、新詩,2、古體詩,3-4、文論,5、歌劇歌詞,6、散文書信。

家庭

妻子柯岩,是詩人和作家。

兒子:賀小雷

參考文獻

  1. ^ 贺敬之. 中國作家網. [2019-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0). 
  2. ^ 贺敬之夫妇的激情岁月. 新聞中心--人民網. [2019-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0). 
  3. ^ 申殿和,張捷,秦大中,徐貴森編. 简明中国当代文学辞典. 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8.02: 148. ISBN 7-202-00092-X. 
  4. ^ 教育局擬辦欣賞會惹熱議 抗日歌攻港洗腦 作者受苦被河蟹. 蘋果日報. 2021-06-06 [2021-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9). 
  5. ^ 張翼健主編. 初中教师之友 语文卷.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5.12: 250. ISBN 7-5602-1697-8.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職務
前任:
王蒙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
1992年—1992年(代部長)
繼任:
劉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