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北天主堂
貴陽北天主堂即貴陽聖若瑟主教座堂,是天主教貴陽總教區的主教座堂,位於中國貴州省貴陽市雲岩區陝西路166號(近洪邊門)。
貴陽聖若瑟主教座堂 | |
---|---|
貴陽北天主堂 | |
位置 | 貴州省貴陽市雲岩區 |
國家/地區 | 中國 |
所屬宗派 | 天主教 |
歷史 | |
創建日期 | 1798 |
創建者 | 胡世祿 |
奉獻 | 聖若瑟 |
重要前主教 | 李萬美 |
建築 | |
教會地位 | 主教座堂 |
功能狀態 | 活躍 |
建築風格 | 貴州當地風格 |
動工日期 | 1874 |
竣工日期 | 1876 |
行政 | |
總教區 | 貴陽 |
聖職人員 | |
總主教 | 蕭澤江 |
建築
貴陽北天主堂以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馳名。東側正立面聳立高30米、寬18米的中式牌坊,布滿千姿百態的山水花鳥等中國傳統浮雕,但又設有三個圓窗。教堂後部聳立高32米的五層鐘樓,亦採用中國樓閣式建築。牌坊三道正門和鐘樓大門,均配以石刻對聯及橫額。而中部主體的長方形大廳為西式,東西向,長40米,寬18米,檐高14米,建築面積為648平方米。堂內三個大穹頂和兩側花窗玻璃均為西式。從鐘樓頂層可遠眺貴陽全城。
歷史
18世紀末,天主教由中國神父胡世祿從四川傳入貴陽。1798年(嘉慶三年),教友發展到約100人,他們集資在貓貓巷買了一所民房,設立小堂。1811年(嘉慶十六年)反教風潮期間,地方官府將其拆毀。1846年3月26日,羅馬教廷設立貴州代牧區,首任主教是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傳教士白斯德望。1849年3月18日,他在重慶由范若瑟主教祝聖。他根據1844年的《中法黃埔條約》,要求貴陽官員發還小堂舊址。1850年(道光三十年),白斯德望主教在發還的小堂舊址,建成貴州第一所正式的天主教堂,作為主教座堂,教堂頂部豎有醒目的十字架。目前的教堂為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由貴州宗座代牧區第三任主教李萬美主持修建[1],委託法國傳教士畢樂士負責修建。當時貴陽的教友已達到約二千人。1875年12月2日,即將竣工的教堂被大火焚毀,隨後重建,並於1876年竣工。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宗教活動停止,北天主堂遭到嚴重破壞。2004年,北天主堂進行大修,歷時兩年,按原工藝、原材料,恢復歷史原貌。
圖庫
參見
參考
- ^ 《中國天主教教區沿革史》3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