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漯保障宮
草漯保障宮,是位於臺灣桃園市觀音區草漯里的媽祖廟,建於咸豐四年(1854年),為附近9個里信仰中心。
草漯保障宮 | |
---|---|
基本資訊 | |
位置 | 臺灣桃園市觀音區草漯里大觀路一段579號 |
座標 | 25°02′54″N 121°08′40″E / 25.048228°N 121.144459°E |
主神 | 天上聖母 |
建立時間 | 咸豐四年(1854年) |
地圖 | |
歷史
草漯保障宮最老的媽祖神像,據地方耆老說是道光廿六年(1826年),由草漯漁民楊媽兜仔在海濱獲得[1]。此神像被稱為「船仔媽」,是因原先恭奉在船上[2]。耆老說這神像是本來由湄洲漁民林惟國在道光廿年(1840年)從湄洲媽祖祖廟迎請,以保出海捕魚的平安[1]。之後,楊媽兜就將它供奉在家中祭拜[1][2]。
觀音地區的草漯、富林、樹林、塔腳屬於閩南族群聚集處,其餘觀音地區為客家族群集中或閩客混雜[3]。咸豐三年(1853年)地方發生嚴重的閩客械鬥,士紳就在翌年(1854年)發起建立草漯保障宮以保障地方平安[1]。據觀音文史工作者王朝儀調查,保障宮原在今日的草漯派出所位置,日治時期重建[4]。草漯後來重新畫分地域時,村人就以此廟為名,改名為「保障村」[5]。
1994年,省政府拓寬台15線觀音至草漯段[6]。該年,在地方信眾及草漯村村長郭金雄的奔走下,草漯保障宮起建新廟[4]。經附近的觀音、大園工業區廠商贊助,由承包商許家娥以新台幣2億5千萬元重建[7]。今址在觀音區大觀路一段579號[8],草漯里與保障里交界處[2]。2003年10月24日舉行新廟昇殿晉座大典時,前總統李登輝受邀以貴賓身分陪祀,大典主任委員郭榮宗、重建主任委員李文貴主持[7]。同月27日,總統陳水扁前來贈「福澤萬民」匾額[9]。
建築
新廟造型採現代化並結合南、北建築風格,總高度達156台尺[10]。廟正門、殿內兩對青斗石的九龍天罡柱,分別高38台尺6寸、39台尺8吋,直徑皆為3台尺[7][11]。該些石柱出自福建省惠安縣的振昌石製品,以新台幣1千1百萬元製作[11]。內部採超高度設計,1到3樓有15座神龕,內廳也有2龕,都為樟木雕製[10]。
祭祀
草漯保障宮為觀音、大園附近9個村里居民的信仰中心[11]。除供奉媽祖、觀音、註生娘娘外,具有以紅樟木製作含基座高18台尺5寸的韋馱與伽藍護法神像[10]。在除夕時,廟方會點燃信徒贈的巨型蠟燭作為平安燈使用[12]。廟方每年會舉行北港朝天宮進香活動[13]。中元時節,地方會輪值,並有賽神豬活動[14]。
參考
- ^ 1.0 1.1 1.2 1.3 莊明仁. 保障宮神威顯赫香火鼎盛. 中國時報. 2000-11-03 (中文(臺灣)).
- ^ 2.0 2.1 2.2 許加泰. 桃園媽祖進香團 來金宗教交流. 金門日報. 2018-04-07 [2024-06-25] (中文(臺灣)).
- ^ 江彥震. 以觀世音為名的觀音鄉. 世界客報. 2013-12-13 [202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03) (中文(臺灣)).
- ^ 4.0 4.1 楊宗灝. 觀音保障宮 月底落成. 中國時報. 2003-10-16 (中文(臺灣)).
- ^ 林福益. 小檔案 保障村的由來. 民生報. 1994-06-11 (中文(臺灣)).
- ^ 呂置祐. 宋楚瑜視察觀音草漯段拓寬及桃林鐵路. 中國時報. 1995-09-17 (中文(臺灣)).
- ^ 7.0 7.1 7.2 潘欣中. 草漯保障宮 昨安座 數千信徒湧進同慶 前總統李登輝受邀陪祀. 聯合報. 2003-10-25 (中文(臺灣)).
- ^ 徐乃義. 桃園觀音區行動監理於觀音區保障宮辦理. 大紀元時報. 2016-12-19 [202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03) (中文(臺灣)).
- ^ 楊宗灝. 阿扁總統贈匾額 要大家相信台灣 對政府有信心. 中國時報. 2003-10-28 (中文(臺灣)).
- ^ 10.0 10.1 10.2 黃俊銘. 宏偉保障宮 規模冠觀音. 中國時報. 2007-07-26 (中文(臺灣)).
- ^ 11.0 11.1 11.2 潘欣中. 觀音保障宮重建 即將完工 新廟內外各有一對盤龍柱 高度近40台尺 爭取列入金氏紀錄. 聯合報. 2003-10-16 (中文(臺灣)).
- ^ 吳文良. 除夕點蠟燭 一燒3年半 保障宮信徒贈送巨型蠟燭敬神. 聯合晚報. 1992-02-02 (中文(臺灣)).
- ^ 羅智華. 保障宮北港進香回鑾 上千人共襄盛舉場面熱烈. 人間福報. 2024-04-17 [202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5) (中文(臺灣)).
- ^ 鄭淑婷. 「雙鄭」出席中元慶典 鄭運鵬:「鄭市長」叫得順就不要換. 自由時報. 2022-08-16 [202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5)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