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舟(?—前595年),姓,[1],名無畏,字子舟,因被封於申,以邑為氏,別為氏,又被稱為文之無畏毋畏文無畏楚文王的後代[2]春秋時期楚國左司馬。

申舟
子舟
本名姓:
氏:
名:無畏
逝世前595年
國籍楚國
別名文之無畏、無畏、文無畏、申無畏
活躍時期春秋
知名於楚國左司馬
兒女申犀

生平

前617年,陳共公鄭穆公在息地會見楚穆王。冬季,他們和蔡莊侯一起領兵駐紮在厥貉,準備攻打宋國。宋國司寇華御事親自迎接楚穆王,慰勞楚軍,表示服從。楚穆王之後在孟諸打獵,宋昭公率領右邊圓陣,鄭穆公率領左邊圓陣,下令早晨在車上裝載取火工具出發。宋昭公違背了命令,申舟因此便鞭打了宋昭公的御戎,並在全軍示眾。有人對申舟說:「國君是不可以侮辱的。」申舟說:「我按照司馬的職責辦事,有什麼強橫?《詩經》說:『剛強的東西不吐掉,柔軟的東西不吞掉』,又說『不要放縱狡詐的人,以使放蕩的行為得到檢點。』這都是在說不避強橫。我不敢愛惜生命而放棄職守。」[3]

前595年,楚莊王派遣申舟到齊國聘問,要求他不要向宋國借路。同時派公子馮到晉國聘問,也不許他向鄭國借路,同時向宋、鄭兩國挑釁。申舟由於孟諸之事已得罪了宋國,便對楚莊王說:「鄭國明白,宋國糊塗。去晉國的使者沒有危險,我卻死定了。」楚莊王答覆:「要是殺了你,我就攻打宋國。」申舟把兒子申犀引見給楚莊王后離國出使,到達宋國後宋國人不讓他繼續前進。宋國的正卿右師華元認為申舟經過宋國卻不請求借路,是把宋國當做楚國邊境內的縣,如同把宋國當做被滅亡之國;殺了楚國使者必定會遭到楚國攻擊,也不過是被滅亡,於是就殺了申舟。楚莊王聽說申舟被殺後,一甩袖子就站起來,隨從趕到前院才送上鞋子,追到寢宮門外才送上佩劍,追到蒲胥街市才讓楚莊王登上馬車。[4]這年秋季九月,楚莊王發兵攻打宋國,晉國因三年前邲之戰吃了敗仗,不敢救援宋國,宋國被逼到互相交換兒子吃,拆開屍骨燒來做飯都不肯屈服。[5][6]次年五月,楚軍準備撤退,申犀在楚莊王馬前叩頭說:「我的父親無畏知道必死也不敢廢棄君王的命令,君王卻食言了。」楚莊王不能回答,後來楚莊王採納了申叔時的圍城辦法,宋國無奈屈服。[7]

相關記載

  • 淮南子·主術訓》:「楚莊王傷文無畏之死於宋也,奮袂而起,衣冠相連於道,遂成軍宋城之下,權重也。」
  • 呂氏春秋·行論》:「楚莊王使文無畏於齊,過於宋,不先假道。還反,華元言於宋昭公曰:『往不假道,來不假道,是以宋為野鄙也。楚之會田也,故鞭君之僕於孟諸。請誅之。』乃殺文無畏於揚梁之隄。莊王方削袂,聞之曰:『嘻!』投袂而起,履及諸庭,劍及諸門,車及之蒲疏之市,遂舍於郊,興師圍宋九月。宋人易子而食之,析骨而爨之。宋公肉袒執犧,委服告病,曰:『大國若宥圖之,唯命是聽。』莊王曰:『情矣宋公之言也。』乃為卻四十里,而舍於盧門之闔,所以為成而歸也。凡事之本在人主,人主之患,在先事而簡人,簡人則事窮矣。今人臣死而不當,親帥士民以討其故,可謂不簡人矣。宋公服以病告而還師,可謂不窮矣。夫舍諸侯於漢陽而飲至者,其以義進退邪?彊不足以成此也。」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文公十年》引梁履繩左通補釋》:「文蓋以諡為氏者;申,其食邑;舟,字也;之;語辭。」
  2. ^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文公十年》:《萬氏氏族略》謂文之無畏為楚文王之後,故梁謂以諡為氏。
  3. ^ 左傳·文公十年》:陳侯、鄭伯會楚子於息。冬,遂及蔡侯次於厥貉。將以伐宋。宋華御事曰:「楚欲弱我也。先為之弱乎,何必使誘我?我實不能,民何罪?」乃逆楚子,勞,且聽命。遂道以田孟諸。宋公為右盂,鄭伯為左盂。期思公復遂為右司馬,子朱及文之無畏為左司馬。命夙駕載燧,宋公違命,無畏抶其仆以徇。或謂子舟曰:「國君不可戮也。」子舟曰:「當官而行,何強之有?《詩》曰:『剛亦不吐,柔亦不茹。』『毋從詭隨,以謹罔極。」是亦非辟強也,敢愛死以亂官乎!」
  4. ^ 左傳·宣公十五年》:楚子使申舟聘於齊,曰:「無假道於宋。」亦使公子馮聘於晉,不假道於鄭。申舟以孟諸之役惡宋,曰:「鄭昭宋聾,晉使不害,我則必死。」王曰:「殺女,我伐之。」見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華元曰:「過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也。殺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乃殺之。楚子聞之,投袂而起,屨及於窒皇,劍及於寢門之外,車及於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圍宋。」
  5. ^ 左傳·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
  6. ^ 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7. ^ 《左傳·宣公十五年》:夏五月,楚師將去宋。申犀稽首於王之馬前,曰:「毋畏知死而不敢廢王命,王棄言焉。」王不能答。申叔時仆,曰:「築室反耕者,宋必聽命。」從之。宋人懼,使華元夜入楚師,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雖然,城下之盟,有以國斃,不能從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聽。』」子反懼,與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華元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