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牆
成都城牆,位於中國四川省成都市,是自周赧王四年(前311年)秦國蜀郡郡守張儀按首都咸陽建制修築秦成都城牆以來,各朝代所修築的護衛成都的城防建築的總稱。成都2300餘年城址不變,市內曾發現過各朝代城牆遺址,如唐宋羅城城門遺址等。但目前通常所稱的「成都城牆」一般是指尚有殘存牆段可尋的明清成都府的城牆,由皇城、少城、大城三道城池組成,包括城牆、城門、瓮城、角樓、敵台、護城河等多道設施。
成都古城牆 | |||||
---|---|---|---|---|---|
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錦江區 | ||||
分類 | 古遺址 | ||||
時代 | 唐-清 | ||||
認定時間 | 1985年、2022年 | ||||
|
明清成都城牆始建於洪武四年(1371年),李文忠在宋元成都城的基礎上重修了府城(即大城)。而後成都城牆歷經增修,其中尤以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四川總督福康安主導的重修最為徹底,重修後成都城牆有「冠於西南」[1]之譽。1912年後成都少城城牆被逐步拆除。1958年成都市決議拆除城牆,大城絕大部分牆段被毀,而後1968年成都皇城又被拆除以修建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展覽館。目前明清成都城牆僅保存有10殘段,其中以北較場及西較場牆段為最長,長度均大於200米。
歷史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滅明夏政權。曹國公李文忠在宋元成都城的基礎上用磚石增築新城,延續千年城址未變的傳統,比唐宋羅城略小。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元璋諭旨「蜀之為邦,在西南一隅,羌戎所瞻仰,非壯麗無以示威」,開始修建蜀王宮(即成都皇城),並在皇城外又修建了一道長九里、高一丈多的蕭牆。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涼國公藍玉為迎接朱元璋十一子蜀王朱椿就藩,再次督修成都城。明代成都城內(皇城)、中(蕭牆)、外(大城)三城相套的格局就此奠定[2],其中大城全場20餘里(約11餘公里),開五個城門,每個城門都建有城樓,門外均築有瓮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廢除了延秋門(小西門),僅餘四門。此後成都城牆在宣德、崇禎年間兩次培修。
布局
明代成都城由具有內(皇城)、中(蕭牆)、外(大城)三城相套的格局。而後至清代皇城與大城格局大致保留,但蕭牆不存,又在大城偏西位置修築少城(滿城),少城與大城由一道反「C」型的城牆分割。明清成都大城保留了成都城就河流水勢而建的傳統,因而並非正南正北,與正南正北走向有約30度的偏角。所以成都的東門實際在城東南、西門在城西北,北門在城東北,南門在城西南。成都皇城居於大城正中,為張顯皇權尊嚴,為正南正北的規整長方形。成都城牆的角度至今影響了成都市老城區內的道路走向,大城範圍內的街道大多與正南正北走向有約30度(或60度)的偏角,而接近核心區的原皇城附近街道則轉為正南正北(或正東正西)走向。
皇城
皇城(即原明蜀王府)周長五里(約3公里),城牆包磚,高三丈九尺(約12.5米),高度甚至超過了明代成都大城城牆(高三丈四尺)[3]。東南西北依次設體仁、遵義、端禮、廣智四門,城外有護城河(即御河)圍繞。皇城的大致範圍處於今成都老城中心天府廣場以北,由東華門街、東御河沿街、西御河沿街、西華門街、蜀都大道所圍合的矩形內。皇城外另設一道一丈五尺(約4.5米)的蕭牆,蕭牆周長九里(約5公里),大致範圍處於今成都老城中心由順城大街、西玉龍街、羊市街、東城根街、西御街、東御街所圍合的矩形內,南臨金河[3]。與大城不同,成都皇城及蕭牆為正南正北朝向。明代時皇城內建有承運門、承運殿、圜殿、存心殿等建築,後均毀於明末戰火,清代改明蜀王府為貢院,在皇城內復建有明遠樓、致公堂等建築。
方位 | 明代名稱 | 清代名稱 | 清代俗稱 | 20世紀初的成都皇城端禮門 |
---|---|---|---|---|
東 | 體仁門 | 東華門 | - | |
西 | 遵義門 | 西華門 | - | |
南 | 端禮門 | - | 皇城洞子 | |
北 | 廣智門 | 厚載門 | 後子門 |
大城
清代成都大城城牆周長22里(約13公里),設有4座城門,分別為迎暉門(東門),江橋門(南門),清遠門(西門),大安門(北門),每個城門都建有城樓,門外築有瓮城。成都大城的大致範圍為今由錦江、府河、西郊河三條原成都護城河所圍合的範圍。另外金河自西向東貫穿整個成都城,因而在東西兩側各設有水西門(今通惠門附近)、水東門(今東門大橋附近)以方便船隻進入成都城。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為方便市民進出,成都又陸續開通了4座新門。4座新門分別為1913年開通的通惠門(新西門)、1914年開通的武成門(新東門)、1937年開通的復興門(新南門),以及1938年開通的存正門。
方位 | 明代名稱 | 清代名稱 | 清代城樓名稱 | 清代俗稱 | 20世紀初的成都迎暉門(東門) |
---|---|---|---|---|---|
東 | 迎暉門 | 迎暉門 | 博濟樓 | 東門 | |
西 | 清遠門 | 清遠門 | 江源樓 | 西門 | |
南 | 中和門 | 江橋門 | 浣溪樓 | 南門 | |
北 | 大安門 | 大安門 | 涵澤樓 | 北門 |
少城
清代少城,即滿城,由年羹堯在唐宋少城的遺址上興建於1721年(清康熙六十一年),以駐防留在成都的八旗兵及其家屬。滿城東、南、北三面城牆為新建,西面城牆則與大城共用,周長約2.7千米,城牆高約4.3米。滿城內道路仿照北京胡同形制,以正中長順街為僅有的南北主幹道,另有多條東西向的小街道貫穿,整體路網形似一條蜈蚣。成都將軍的將軍衙門,坐落於長順街南口。
方位 | 清代名稱 | 清代俗稱 |
---|---|---|
東南 | 受福門 | 大東門 |
東北 | 迎祥門 | 小東門 |
南 | 安阜門 | 小南門 |
北 | 延康門 | 小北門 |
現存牆段
名稱 | 地址 | 長度 | 厚度 | 高度 | 年代 | 保護現狀 | 圖片 |
---|---|---|---|---|---|---|---|
北較場城牆 | 青羊區北較場西路與武都路交界處 | 300米 | 15米 | 9米 | 清 | 外牆包磚於1958拆去,僅餘夯土,1996年收集老城牆磚重包 | |
存正門城牆 | 青羊區北較場子后街中段 | 30米 | 8米 | 清 | 現存城門洞建於1938年,以利於日軍轟炸時黃埔軍校的防空疏散 | ||
迎曦上街城牆 | 錦江區東安北路嬌子苑樓盤內 | 40米 | 15米 | 8米 | 清 | 結構較為完整,存有上下城牆的石梯台階。現處於私人樓盤景觀中 | |
西較場城牆 | 青羊區錦里西路民居與成都軍區後勤部大院之間 | 200米 | 清 | 部分牆段上面已經修建房屋,為成都保存最長的原狀清代城牆 | |||
水西門城牆 | 青羊區通惠門路3號錦都三期五單元門口 | 清 | 保存較完整,現處於私人樓盤景觀中 | ||||
青蓮上街明城牆 | 錦江區青蓮上街38號對面 | 出地面約3米 | 明 | 為原明城牆的東南角,保存有馬面 | |||
下蓮池街城牆 | 錦江區下蓮池街4號院和12號院內 | 20餘米(12號院) | 約4米 | 清 | 幾幢住宅樓建在殘牆之上 | ||
王家壩后街城牆 | 錦江區王家壩后街 | 清 | 王家壩后街便建於城牆上,比附近高出約3米 | ||||
同仁路城牆 | 青羊區同仁路與實業街、小通巷交叉口 | 30米 | 9米 | 清 | 實業街口牆段內有建於1930年代的防空洞 | ||
東較場城牆 | 錦江區華星路猛追灣游泳池旁 | 清 |
參考文獻
- ^ 嘉慶《華陽縣誌》卷十,「城池」,嘉慶二十一年刻本
- ^ 成都古城牆變遷研究,唐成超、何磊、楊昌平,《內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增),2009年。
- ^ 3.0 3.1 田凱. 第七章: 时间维度上的城市重建:城市景观变迁与城市记忆.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以17-19世纪成都为研究中心》. 巴蜀書社. 2011. ISBN 978780752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