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顥
崔
崔顥 | |
---|---|
唐朝詩人 | |
朝代 | 唐 |
姓名 | 崔顥 |
出生 | ? 唐汴州(今河南開封) |
逝世 | 754年 |
著作 | |
《黃鶴樓》等四十二首詩,明朝有人輯有《崔顥集》。 | |
生平
崔顥生年無考。[2]開元十年(722年)或十一年(723年)中進士。[3]開元十三年(725年)在相州(今河南安陽),向宰相張說推薦過樊衡,崔顥此時所任官職不明。[3]
登進士第後,大約在開元十八年(730年)到開元二十九年之間,曾在河東節度使軍中代州都督杜希望手下任職。[4]曾前往定襄郡進行糾察,親斷刑獄。[5]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擔任扶溝縣尉,[6]其官位一直不顯。[7]約在天寶三載前,為太僕寺丞。[3]天寶九載(750年)在監察御史上。[8]官至司勛員外郎。天寶十三載(754年)卒於任上。
評價
崔顥的詩風在不同階段有明顯變化。殷璠《河嶽英靈集》說他「年少為詩,名陷輕薄,晚節忽變常體,風骨凜然,一窺塞垣,說盡戎旅」。
崔顥四處遊歷,吟詩甚勤,其友人笑他吟詩吟得人也瘦(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詩瘦耳)。
唐朝時,當時人常常將崔顥在詩歌創作上與王維並提[3]。《舊唐書·文苑傳》將他與王昌齡、高適、孟浩然並提。宋朝嚴羽在《滄浪詩話》中稱崔顥的《黃鶴樓》詩是唐人七律第一。直到明清,崔顥的評價都一直很高[3]。
著作
《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崔顥詩一卷,《直齋書錄題解》載其集一卷。《全唐詩》編錄其詩一卷。明朝人輯有《崔顥集》。
《全唐文》載有崔顥文兩篇,一篇為崔顥薦樊衡書;另一篇《薦齊秀才文》實為令狐楚的《薦齊孝若書》[3]。趙明誠《金石錄》載有《唐扶溝令馬光淑頌》崔顥撰。但有目無文。2004年公布的《唐故居士錢府君夫人舒氏墓志銘並序》為崔顥撰[9]。
軼聞
《新唐書》本傳載有崔顥向李邕獻詩,首章為「十五嫁王昌」,被李邕斥責為無禮。傅璇琮認為崔顥獻詩當屬於唐人行卷一類的行為,用來博取聲譽,更容易登科。而崔顥登科之前,李邕正被貶謫偏遠州縣,崔顥不太可能向他獻詩[3]。
參考資料
- ^ 胡可先 魏娜, 《唐代诗人事迹新证》,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第05期), 2010年, (第05期): 28–35 [2022-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4)
- ^ 聞一多《唐詩大系》定為704年左右,但並無依據。傅璇琮《崔顥考》認為可能是以崔顥二十歲登進士推算而得,但崔顥登進士的年歲史無記載,也未必二十歲就能登進士。
- ^ 3.0 3.1 3.2 3.3 3.4 3.5 3.6 傅璇琮. 唐代诗人丛考. 北京: 中華書局. 2003: 71–83. ISBN 7101035965.
- ^ 崔顥《結定襄郡獄效陶體》詩有「我在河東 時,使往定襄里」語。
- ^ 李炳海 :《崔顥邊塞詩考辨》,《文學遺產》,1999年第6期,第9496頁。
- ^ 趙明誠《金石錄》卷六雲 :「《唐扶溝令馬光淑頌》,崔顥撰,八分書, 姓名殘缺 … … 並開元二十九年立。」又,2004年出土的《唐故居士錢府君夫人舒氏墓志銘並序》題署 :「左威衛胄曹參軍廣平程休撰序,許州扶溝縣尉博陵崔顥撰銘。」
- ^ 《舊唐書》本傳稱開元、天寶間「名位不振」。
- ^ 新出土《唐故太子洗馬滎陽鄭府君(齊望)墓志銘並序》題署 :「朝散郎、試 太子司議郎、攝監察御史崔顥撰。」
- ^ 於文哲. 崔颢新考——以新出墓志为中心.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9, (4).[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