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交通

大連地處遼東半島最南端,臨黃海渤海。大連交通形式豐富,有鐵路、公路、航空、船運、公交汽車、有軌電車、無軌電車、BRT、快軌、出租車等多種形式。大連還擁有高速鐵路地鐵

國際及省市際交通

鐵路

 
大連火車站
 
19世紀末沙俄建造之旅順車站

大連是中國東北鐵路網極南端,19世紀末沙俄侵占時期即開始修建鐵路,日本統治時期確定了現有鐵路格局。普蘭店瓦房店兩市的現市區即是因鐵路而發展。現有俄日修建的瀋大鐵路、日本修建的金城鐵路,20世紀80年代修建的與金城鐵路接軌的莊河市地方鐵路,以及煙大鐵路輪渡

大連站是貫穿中國東北哈大線終端站,位於歷史悠久的市中心商業區青泥窪橋,為瀋陽鐵路局管轄的一等站。經過鐵路有瀋大線哈大線煙大鐵路輪渡。主體建築面向正南。車站建於1937年,由當時滿鐵設計師太田宗太郎仿照東京上野站設計,2002年擴建高架站房,增建北出口和站北廣場。現有上下兩層,下層南北為售票廳,上層為高架候車大廳,南北兩齣口,南出口外是站南廣場(又稱站前廣場)和80年代港商投資建設的勝利廣場,北出口外是站北廣場(又稱凱旋廣場),北廣場西側有建設街長途汽車站和通往大連開發區、金石灘、金州的大連輕軌3號線起點站。

哈大客運專線於2007年8月23日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11年竣工,項目投資估算總額923億元人民幣,平均每公里造價將超過1億元人民幣。哈大客運專線為複線電氣化鐵路,基礎設施按350千米/時的速度建設,區間運行列車均為動車組,平均時速200千米以上。建成後將大大縮短大連至東北主要城市的旅行時間。現已確定在甘井子區後鹽立交橋以西的華北路北側建立大連北站,主要辦理未來的動車組到發業務,同時保留現大連站,主要辦理普通客運列車到發業務。大連北站還將與已開工的地鐵接駁,並形成新的城市交通樞紐,緩解大連站周邊擁擠狀況。

港口

大連港,建於清末1898年,是一個世界聞名的天然不凍的良港,亦是中國南北水陸交通運輸樞紐和東北亞的主要港口之一,在國際貿易和國內物資交流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大連港現有47個專業裝卸作業區,共擁有48個萬噸級以上泊位,最大水深為-25米。全國最大的45萬噸級原油碼頭、30萬噸級礦石碼頭(2011年12月疏浚工程完成後將升級至40萬噸級,另一座15萬噸級轉水碼頭)、全國最大的汽車碼頭、糧食碼頭和客運碼頭及全國最大的集裝箱碼頭之一。2011年8月27日,大連港大窯灣二期15號集裝箱泊位及堆場工程竣工,具備投產條件。該泊位岸線全長466.03米,水深達17.8米,創下國內同類碼頭的水深之最,可供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船—14074TEU的超大型集裝箱船靠泊作業。15號泊位堆場工程總面積達31萬平方米,是國內建成的面積最大的單項泊位堆場。

2008年煙大火車輪渡正式投入運營。大連港口水域346平方公里,陸地面積為10平方公里,倉庫40座,面積30餘萬平方米,貨場180萬平方米。全國規模最大的新30萬噸級原油碼頭(可全天候靠泊45萬噸級超大原油輪)已於2010年1月投入試投產,現正建設27萬立方米15萬噸級LNG(液體天然氣)碼頭、以及集裝箱碼頭二期最後一個泊位(16號泊位)三期(17、18號泊位已竣工,19-22號泊位正在施工中)及大窯灣北岸集裝箱碼頭、北防波堤(已竣工)、北航道擴建(已竣工)、大連灣港區擴建、長興島港區、太平灣港區、栗子房港區、旅順新港、旅順雙島灣港區、莊河港等工程。

自開港以來,幾經擴建改造,容納船隻通過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已成為大規模、現代化的綜合性港口。目前,大連港與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港口建立了業務往來。其港口吞吐量迅速增長,由1980年的3200多萬噸,到2010年的3億多噸。

大連港也是海上客運的主要港口之一,承擔了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之間的「黃金水道」的客運任務。

根據2011年7月30日國務院下發的《關於同意遼寧大連長興島港口岸對外開放的批覆》,2011年9月10日,大連市政府正式對外宣布,大連長興島港口岸獲准對外開放。此次批准的長興島港開放泊位共68個,包括公共港區和STX港區已建成的13個泊位,「十二五」期間規劃建設的55個泊位,並同時批准設立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海事局、邊防檢查站等相應工作機構。目前,長興島臨港工業區設立綜合保稅區即將獲得國家批准,國家有關部門和省、市正在推進在長興島設立自由貿易園區的工作。長興島已經成為東北地區的對外開放高地。

航空

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是大連市的國際機場,始建於1972年10月,原為軍用機場,是中國國家一級民用國際機場,位於大連甘井子區西部(城區西北角),佔地284.46公頃。機場共有中國國內98條路線,國外46條路線,2010年大連機場實現年吞吐量1070萬人次,成為東北首家、全國第16家「千萬級機場」,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和航班起降架次連續13年居東北首位,國際航線數量位居全國第四。

2011年9月6日大連國際機場三期擴建的核心工程—新國際航站樓竣工,該工程於2009年9月正式開工,總投資22億元。大連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包括新建7萬平方米航站樓、34萬平方米停機坪,以及改造滑行道和其他附屬設施。新航站樓竣工後,大連國際機場航站樓總面積達到13.6萬平方米,新增40個值機櫃檯、14條安檢通道和8條登機廊橋(合計達到18個登機廊橋);航站樓前廣場總面積達23.5萬平方米,停車場占地14萬平方米,停車位2600個,將基本滿足2020年搬遷至新機場前過渡期的使用需求。據悉,新航站樓全長555.5米,貫通後新老航站樓總長近千米。 大連機場預計未來(2009年-2010年)完成客運1600萬-1800萬人目標。大連市計劃於2015年在金州灣建設新機場。新機場一期規劃建設兩條長3600米跑道和20萬平方米的航站樓。可滿足2020年前後的發展目標。

高速公路

  • 瀋大高速公路
    瀋大高速公路全長375km,1984年6月開工,是中國最早建設的高速公路,1990年9月1日開通,1993年4月被劃為同三高速的一部分,途徑鞍山營口遼陽等大中城市。大連市管轄區域138.545km,雙向8車道。
  • 丹大高速公路
    丹東莊河⇔大連全長186.860km。2005年9月28日正式開通,現已通車,從大連到丹東車程縮短4小時以上,全程雙向4車道。
  • 其他另有沈大-丹大高速連接線、丹大高速公路西段、土羊高速、大窯灣疏港高速等已建成通車,另長興島疏港高速公路、莊河-岫巖高速公路已經開工建設。

市內交通

公路

中山路是大連市區的第一大道,由港灣廣場起始(港灣廣場至中山廣場段稱為人民路)大致走向為東偏北-西偏南,在台山東北折向正南,星海廣場西北折向西南,此後大致與海岸線平行,黑石礁以西至河口稱為黃浦路並與旅順南路相接。1899年沙俄建市時始建,名為莫斯科大街,即今友好廣場至港灣橋段;日本占領大連後開始擴建,1914年建成,由中山廣場至解放廣場。1928年開通有軌電車日本投降後的1946年更名,後道路走向有調整,人民廣場以西段由東西向改為東偏北—西偏南走向至馬欄河岸,解放廣場至今奧林匹克廣場一段不再屬於中山路。1974年,中山路上的有軌電車1路拆除,改為汽車15路。1985年,中山路延伸至星海三站,1996年延伸至黑石礁至今。1994年前稱為斯大林路[1]

東北快速路,又名東快路,是大連市中心城區第一條城市快速路,連通大連市區與瀋大高速、開發區。主體由東北路橋(白雲新村至廣電中心)、香爐礁立交(廣電中心至海達廣場)、地面快速路(海達廣場至華北路)組成。

東聯路,是大連市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架路,但官方經常將東聯路劃入單體定向立交橋的行列,因為這樣可以介紹東聯路是「目前國內城市中心城區規模最大的橋梁」。全長14.2公里,是大連中心城區規劃的「五縱五橫」快速路網的其中一縱。東聯路市內橋口位於聯合路北端,出市區方向終點位於華東路、甘南路路口南側,入市區方向上橋口位於華東路、華北路路口東。入市方向設有甘南路(華東路甘南路口南)、松江路(金三角,華東路松江路口南)、疏港路(通往聯合路出口)三個上匝道,和春柳(春柳隧道北口)、西安路兩個下匝道和聯合路主路出口;岀市方向設有春柳(春柳隧道北口)上匝道,和松江路(金三角,華東路松江路口南)下匝道。由於,上下匝道如此設計,普遍認為此高架對於長距離車輛起到快速連接作用,對於短途車輛則沒有關聯。該工程刷新了大連市中心城區市政建設史上的數項紀錄:用鋼量達8萬餘噸,澆注混凝土30餘萬立方米;工程總投資達19億;有50多支各類專業建設和監理隊伍先後參與建設,有一萬餘名職工集體奮戰;首次實施大噸位鋼箱梁跨鐵路頂推(拖拉)作業,首次在中心城區狹小的空間內吊裝規模如此之大的鋼箱梁。在中華東路路段預留了與中華東路的互通立交接口。

公交

大連公交誕生於1909年9月25日通車的第一條有軌電車,1927年開通第一條公共汽車線路。經過百年發展,現已擁有常規公交、小公共汽車、有軌電車、無軌電車、輕軌、BRT等多種形式,市內公交出行分擔率達45%,每萬人擁有公交24標台。

軌道交通

大連現代意義上的城市軌道交通起步於2000年,2002年第一條快速軌道交通線路快軌3號線建成通車。2009年7月25日,大連地鐵一、二號線開工,20多年的夢想成為現實。2015年5月22日,大連地鐵二號線一期開通運營。同年10月30日,地鐵一號線一期開通運營,並於2017年6月7日全線貫通。2021年12月28日,大連地鐵十三號線與大連地鐵三號線貫通運營。

路線序號 路線名稱 類型 起點站 終點站 大致里程 開通日期 備註
201路有軌電車 路面 興工街 海之韻公園 12公里 1909年9月25日 終點站暫時設在华乐廣場
202路有軌電車 路面+高架 興工街 小平島前 13公里 1909年 終點站暫時設在河口
地鐵一號線 地下 海之韻公園站 河口站 26.4公里 2015年10月30日(一期)

2017年6月7日(全線貫通)

規劃三期(姚家-新機場)
地鐵二號線 地下 辛寨子站 海之韻站 23.4公里 2015年5月22日(一期) 前革-大連北站區間仍在建設中,預計2022年開通
地鐵三號線 高架+路面 大連站 金石灘站 49.15公里 2002年11月8日
地鐵四號線 旅順北線 地下+高架 營城子站 梭魚灣站 23.01公里 預計2026年開通
地鐵五號線 地下 後關村站 虎灘新區站 24.48公里 預計2023年開通
地鐵七號線 高架 百合山莊站 港灣廣場站 16.5公里 規劃中
地鐵十二號線 高架 河口站 旅順新港站 42.7公里 2014年5月1日 原為202延伸線
地鐵十三號線 高架 九里站 普蘭店振興街站 43.1公里 2021年12月28日

出租車

大連的出租車起步價為10元人民幣(3公里以內),超過3公里每公里租價2.00元,晚上10點以後和早上7點以前起步價為13元,單程和往返計價不同。

大連出租車車型較多,多為桑塔納捷達奇瑞。運營公司也很多。

參見

參考資料

  1. ^ 大連中山路的變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華網大連頻道,2003年6月19日,於2010年2月12日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