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越史記
《大越史記》(越南語:Đại Việt sử ký/大越史記),越南古代史書,越南陳朝學者黎文休於1272年編撰而成,採編年體體例,用漢語文言文寫成,共三十卷,內容記載自南越國的趙佗(於楚漢相爭時稱王)至李朝李昭皇(於1225年退位)。該書已散佚,但仍被視為首部越南正史典籍,對後來越南史家有重要影響力。
《大越史記》的編修
關於《大越史記》的成書,據《大越史記全書‧陳紀‧陳聖宗》所載,陳紹隆十五年(1272年)春,農曆正月,「翰林院學士兼國史院監修黎文休奉勅編成《大越史記》,自趙武帝至李昭皇,凡三十卷上進。詔加奬諭。」[1]對該書的編撰情況,記載相當簡略。
黎崱《安南志略‧卷十五‧人物》裡,則有兩條值得注意的記載,一條是說:「陳普,太王用為左藏,遷翰長。嘗作《越志》。」另一條是說:「黎休,才行俱備,為昭明王傅,遷檢法官。修《越志》。」[2]根據這兩則史料,學者馮承鈞提出,「黎休」應即黎文休,而所謂「作《越志》」的陳普(《大越史記全書》作「陳周普」),既然是黎休同時代的人,因此也可能是《大越史記》修撰工作的參與者。[3]而學者陳荊和甚至認為,陳普所「作」的《越志》可能就是《越史略》,而黎文休則是在其基礎上,「修」成《大越史記》。[4]
《大越史記》與其他越南史籍的關係
評價
該書雖已散佚,但後世作者仍對它作高度評價:
現代存抄本
《大越史記》在現代有存抄本十種,它們的冊數由一冊至六冊,記錄內容自鴻龐氏至西山時期的歷史。這部《大越史記》據已成書的兩種《大越史記》纂寫,並補充野史資料而成。書中有「外紀」,記載自鴻龐氏至吳使君的歷史,「本紀」記載自丁朝至明屬時代的歷史,當中部份內容採自西山時期刻印的《大越史記前編》,「黎紀」則參考《大越史記全書》。書前有後黎朝人黎嵩所編的《越鑑通考總論》和阮朝集賢院所撰的總論。[9]。
注釋
參考文獻及網絡資源
- (日語)(中文)吳士連等. 《大越史記全書》. 陳荊和編校.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硏究所附屬東洋學文獻センター(昭和59-61年)(1984-1986).
- (中文)黎崱. 《安南志略》. 北京: 中華書局(1995)ISBN 7101011225.
- (中文)陳仲金. 《越南史略》(或譯《越南通史》). 戴可來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1992)ISBN 7100004543.
- (中文)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 《越南歷史》. 北京大學東語系越南語教研室譯. 北京: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 (中文)郭振鐸; 張笑梅. 《越南通史》.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ISBN 7300034020.
- (中文)《東南亞歷史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ISBN 7532602222.
- (中文)馮承鈞. 《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論著彙輯》. 香港: 中華書局(1976).
- (中文)越南漢喃文獻目錄資料庫系統檢索. [2013-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17).
- (越南文)(中文)Hội Bảo tồn Di sản Nôm─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書中還保留部份黎文休的史評). [2008-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