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洛拉石窟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2年4月2日) |
20°2′49″N 75°10′54″E / 20.04694°N 75.18167°E
世界遺產 | |
---|---|
官方名稱 | Ellora Caves(英文) Grottes d'Ellora(法文) |
位置 | 印度(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
標準 | 文化:(i)(iii)(vi) |
登錄年份 | 1983年(第7屆會議) |
埃洛拉石窟(英語:Ellora Caves)位於印度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重鎮奧郎加巴德西北約25至30公里,境內有34座的石窟,佛教石窟共12座,印度教石窟有17座,耆那教石窟有5座,全長約2公里,是公元7世紀至11世紀時期,也就是早期遮婁其王朝、羅濕陀羅拘陀王朝時期的宗教建築,埃洛拉以雕刻著稱,形式上呈現大乘佛教末期的特徵。其中第16窟凱拉薩神廟,呈現出天人合一的完美景致,堪稱建築藝術史上的絕色。
佛教石窟
埃洛拉的佛教石窟共12座,編號第1至12窟。形式上創作沿襲阿旃陀的支提窟和毗訶羅窟,屬於修行僧人的房舍一般。第10窟是支提窟(也就是佛殿),其餘均係毗訶羅窟(僧舍)。但毗訶羅窟有時也混合了佛殿的味道,如第11窟就有明顯佛殿的創作。一般而言,佛教石窟較印度教石窟樸實,但由於當時佛教已漸式微,不少佛教石窟已偏離了笈多時代的審美觀,逐漸走向複雜華麗的跡象。
第5窟是最大的毗訶羅窟。
第10窟是維什瓦卡爾馬窟(Visvakarma)。
第11窟稱兜德勒,有3層。
第12窟稱丁德勒。
-
初期的佛教石窟
-
中期 第12窟 印度教石窟
-
後期 凱拉薩神廟
印度教石窟
埃洛拉的印度教石窟共有17座,編號為第13至29窟。
第14窟稱羅婆那伽凱。
第15窟稱德斯阿瓦特拉窟。
第16窟凱拉薩神廟,石窟高達33米,長50米,建於公元8世紀晚期,是埃洛拉石窟中最重要的一處,代表印度岩鑿神廟的顛峰之作,堪稱世界建築藝術史上的一處豐碑。凱拉薩是喜馬拉雅山脈中的一座神山,傳說是濕婆隱居的地方。凱拉薩神廟相傳是古印度羅濕陀羅拘陀國王克利希那一世(Rashtrakuta king Krishna I)為紀念戰爭勝利,命令須彌山敕建了這座祀奉濕婆的神廟,以七千多名勞力,前後共費時150年,整個工程以鏤空整塊山岩鑿成,修造過程中移走240萬噸岩石。神廟的裝飾雕刻鬼斧神工、壯麗豪華,代表作有《羅婆那搖撼凱拉薩山》、《闍陀優奮戰羅婆那》、《舞蹈的濕婆》等。
第21窟稱羅邁希瓦爾窟。
第29窟稱杜馬爾萊那或悉達伽那赫尼。
耆那教石窟
埃洛拉的耆那教石窟共有5座,編號第30至34窟,建於9世紀至13世紀。形式上仿印度教石窟,但規模不如其宏偉壯麗。
第30窟稱秋達凱拉薩,是仿製第16窟凱拉薩神廟的作品,從天然岩石中鑿出佛像作品,但規模小,雕刻缺乏前期的活力。
第32窟稱因陀羅瑟帕,建築雕刻最為精美華麗,在雙層列柱大殿的壁龕中,雕刻有一尊高達17公尺的尼犍子石雕像,尼犍子即是耆那教創教始祖笩駄摩那的石雕,坐於蓮花台,蓮花台下有金剛座,為印度耆那教第22代祖阿利濕塔米內的作品。另外兩位大教長——巴濕伐那陀和戈摩達希瓦爾的雕像是裸體像,腿臂上纏繞著藤蔓,長髮披肩,象徵著耆那教苦行不渝的精神。
-
第32窟 耆那教教石窟 天花板為大型蓮花形狀雕刻
-
第32窟 色彩鮮豔的天花板繪畫
-
第34窟 獅子坐姿的女神像
-
現代耆那教寺院
寺院外面可以拍照。中間聖域禁止拍照。微細的構造令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