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美蓀(1881年—1945年)女,行名賢鈖,後改名眉孫眉生,又易名美蓀,字清揚,號仲素,別署寒碧山莊主人齊州女布衣安徽旌德人,清末民初教育家、詩人。

生平

教學生涯

 
《婦女時報》1911年第1期刊登的「北京女學界為北洋高等女學堂總教習呂清揚暨北洋女子公學總教習呂碧城二女士開歡迎會」。前排中立三人,中間者為呂碧城,右邊者為呂清揚

光緒七年(1881年),呂美蓀生於北京。5歲時,她念完《三字經》和《千字文》,11歲時她就能寫以《四書》命題的文章,12歲時她開始寫格律詩。14歲時,她父親病逝,她在家侍奉母親。[1]

20歲後,她應邀來到天津北洋女子公學教習,兼北洋高等女學堂總教習。在天津任教期間,她曾在赴大公報社途中被有軌電車撞傷昏迷,直隸總督袁世凱聞訊斥責了巡警總辦段之貴,並派兒子袁克文到醫院看望並慰問呂美蓀。後來,她父親的朋友趙爾巽東三省總督時,她應趙爾巽之邀到奉天(今瀋陽市)任奉天女子師範學堂教務長,中日合辦女子美術學校教員、名譽校長。其後趙爾巽調任四川總督,臨走前還到學校看望了呂美蓀以及全體教師,並囑咐陪同他來校視察的提學使張鶴齡以後多關照呂美蓀。[1]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她遂在30歲後離開奉天,在江蘇、安徽、福建、上海等地的女子中學教書。[1]

她和各界名流均有交往。她和梁啓超是文友,後來她曾在民國年間在上海拜會住在滬西的康有為,因為當時康有為和梁啓超關係惡化,結果她吃了閉門羹。在上海之時,她曾女扮男裝,同大公報主編去妓院會妓女李苹香,結果她被眾妓女包圍爭搶,她慌忙逃脫,後來和李苹香成了詩友,一直到晚年還保持聯繫。在北京之時,她曾會妓女賽金花,此後直到她定居青島以後還和賽金花經常通信。[1]

定居青島

1930年她定居青島,在魚山路建「寒碧山莊」,並自稱「寒碧山莊主人」、「齊州女布衣」。此後,她和趙爾巽呂海寰勞乃宣劉廷琛吳郁生黃曾源於元芳張公制黃孝紓等人均有交往,酬答詩詞。[1]她和湛山寺方丈釋倓虛常討論佛經,後來弘一法師來湛山寺講經的時候,呂美蓀曾經徹夜和他談經。她在青島還曾為康有為掃墓。[2]

1934年春,青島降大雪。呂美蓀詩興大發,作《甲戌二月既望青島喜見春雪爰賦長句就正詩家並乞雅和》四首,寄到中國各地,獲得45人回信唱和。呂美蓀遂將這些詩匯集為《陽春白雪詞》並出版。[2]

後來她向青島市市長沈鴻烈提出希望考察日本,沈鴻烈表示支持,遂由政府出面同日本方面進行交涉,並為她辦護照。1935年9月25日,她從青島乘船起程赴日本。在日本她逗留了40天,其間她以民間學者身份拜會文化界及政界名流,並發表了自己創作的詩歌。因其中兩首詩在日本廣受歡迎,她遂被邀請參加了秋季舉行的「觀菊會」(日本春季還有「觀櫻會」。兩會均邀請日本政府大臣及各國使節等地位較高者出席)。歸國後,她寫了《瀛洲訪詩記》記述訪日經過,並收錄自己在日本期間創作的詩歌以及日本詩人的和詩。[2]

晚年她曾因高血壓中風而病危,後經中醫劉季三救治,未危及生命,但造成偏癱,經治療尚可自理生活並寫作。[2]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呂美蓀在青島病逝(一說她從青島到上海後病逝)。[2]

著作

  • 葂麗園詩
  • 葂麗園詩續
  • 陽春白雪詞(附葂麗園詩再續)
  • 葂麗園詩四續
  • 葂麗園隨筆
  • 呂美蓀,瀛洲訪詩記,青島:華昌大,1936年6月

她還整理出版了父親呂鳳岐的《靜然齋雜著》

家庭

  • 父:呂鳳岐
  • 母(繼室):嚴士瑜(嚴士瑜的外祖母沈善寶(1808 - 1862)是清朝著名女詩人)[3],生四個女兒
  • 長兄:(早夭)
  • 次兄:(早夭)
  • 大姐:呂湘,行名賢鍾,字蕙如
  • 三妹:呂碧城,行名賢錫
  • 四妹:呂坤秀,行名賢滿

她有一子,曾任青島上海銀行經理,1945年後赴上海。[2]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青岛传奇人物才女诗人吕美荪(1) ,青岛新闻网,2006-08-25. [2012-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 2.0 2.1 2.2 2.3 2.4 2.5 青岛传奇人物才女诗人吕美荪(2),青岛新闻网,2006-08-26. [2012-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 ^ 黃坤堯,香港舊體文學論集,香港:香港中國語文學會,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