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夷譯語

華夷譯語》狹義指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火原潔馬沙亦黑等奉命編纂的《華夷譯語》一本對譯的辭書;廣義則是對朝廷官方編纂的各種《譯語》、《雜字》、《來文》的統稱。這些《華夷譯語》是中國近代早期的外文譯漢文的官方辭書,附有外語原文原字以及詞義,並以漢字擬音的方式為外文詞彙注音。是研究近代外國文、民族文、漢文語言的重要的參考資料。

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刊發的《華夷譯語》抄本,這是朝廷官方使用的一部蒙古文漢文對譯的辭書。

背景

中國史上各朝各代的朝廷都有着長期對外交涉的傳統,在與來華朝貢的使者交涉的過程中以及往來書信的讀寫過程中,有必要培訓精通外文和漢文的翻譯人才,兼用於接待來華使者並負責安排其在華的伙食住宿等問題。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朝廷在大都(今北京)設立了會同館,負責口譯。明朝洪武年間,在南京應天府的原南京公館館內設會同館。永樂六年(1408年)在北京順天府重設會同館[註1]正統六年(1441年)按照館址位置分為南北二館,南館三所,北館六所[註2]。而後該館不斷擴增,截至明朝成化五年(1469年)已有附屬館十八處,包括朝鮮館(朝鮮語)、日本館(日語)、琉球館(琉球語)、安南館(越南語)、真臘館(高棉語)、暹羅館(泰語)、占城館(占語)、爪哇館(爪哇語)、蘇門答喇館(亞齊語)、滿剌加館(馬來語)、達達館(蒙古語)、回回館(波斯語)、畏兀兒館(察合台語)、西番館(藏語)、河西館(「河西語」[註3])、緬甸館(緬甸語)和雲南百夷館(雲南傣語[註4]

明朝永樂五年(1407年)在北京順天府首設四夷館,專門負責筆譯,隸屬翰林院,選取國子監生培訓。下分八館:韃靼館(蒙古語)、女直館(女真語)、西番館(藏語)、西天館(梵語)、回回館(波斯語)、高昌館(察合台語)、百夷館(傣語)、緬甸館(緬甸語)。正德六年(1511年)增設八百館(泰沅語[參5]萬曆七年(1579年)增設暹羅館(泰語),共為四夷館十館[註5]清朝順治元年(1644年),滿洲人入關,將四夷館更名為「四譯館」,百夷館更名「百譯館」,因女真語早已演變為滿語,且朝廷上的滿族人多通曉蒙古語,所以撤銷韃靼館和女直館,剩下西番、西天、回回、高昌、百譯、緬甸、八百、暹羅八館。乾隆十三年農曆九月(1748年)乾隆皇帝在學習藏文的過程中審閱《西番譯語》,下令合併會同館、四譯館為「會同四譯館」,並按照收詞量高且較全面的四譯館版《西番譯語》,重新編纂各館《譯語》[註6]。會同四譯館下分西域館、百譯館二館,前者包括原西番、西天、回回、高昌四館,後者包括原百譯、緬甸、八百、暹羅四館。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帝趁蘇祿蘇丹國使者來華,增設蘇祿館(陶蘇格語)。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增南掌館(老撾語)。蘇祿、南掌二館隸屬百譯館。

編纂

明朝建立初期,朝內尚有許多元朝的蒙古人色目人遺臣遺官。迫於明初北伐北元韃靼殘餘勢力的需求,明朝洪武十五年農曆正月丙戌日(1382年1月28日)洪武帝任命翰林院侍講火原潔、編修「回回大師」馬沙亦黑等精通蒙漢雙語的官仕,按照《蒙古秘史》中利用漢字對蒙古語字詞加以擬音書寫的方式,編寫一部蒙譯漢辭書[註7]。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著成一部《華夷譯語》,並刊印發行。此部《華夷譯語》分17門,收詞840條整。序文中簡述編寫辭書的用途,之後的凡例中講述了在漢字擬音時使用的各種特殊的小字符,以彌補漢語語音系統沒有蒙語發達的缺陷,同時也體現了用漢字擬音蒙語字詞發音的難處。

用漢字譯寫胡語,其中間有有聲無字者,今特借音聲相近字樣,立例於後,讀者依此求之,則無不諧矣。

  • 字傍小註「中」字者,乃喉內音也,如「合」、「忽」之類。
  • 字傍小註「舌」字者,乃舌頭音也,必彈舌讀之,如,「兒」、「里」、「剌」、「魯」、「侖」之類。
  • 字傍小註「丁」字者,頂舌音也,以舌尖頂上齶(音咢)讀之,如「溫」、「兀」、「斡」、「豁」之類。
  • 字下小註「勒」字者,亦與頂舌同,如「冰」呼「莫孫」之類。
  • 字下小註「黑」字、「惕」字、「克」字者, (「字下小註黑字惕字克字者」,「黑」原作「里」,據明朱當㴐國朝典故本、涵芬樓秘笈本改。) 皆急讀帶道音也,不用讀出。
  • 字下小註「卜」字、「必」字者,皆急讀合口音也,亦不用讀出。[參9]

此後從明永樂年間設立四夷館後至清代末期,會同館與四夷館分別編纂了各種辭書,多名為《XX館譯語》或《XX館譯文》,以下簡稱《譯文》。各種《譯文》在應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有各種欠缺的詞彙,應而相繼編纂《XX館雜字》增補,以下簡稱《雜字》。會同館版本的《譯文》和《雜字》由於主要用於培訓口譯人才,只有原語的漢字擬音和詞義兩欄,無原語文字。四夷館版本的《譯文》和《雜字》用於培訓筆譯人才,有原語文字、漢字擬音和詞義三欄。譬如,《會同館板·回回館雜字》記述波斯語「天」字,寫有「阿思忙」和「天」二欄,分別記述波斯語詞的漢字擬音及其漢語詞義;而《四夷館板·回回館雜字》在記述同一字時,寫有本詞、擬音、詞義三欄,即「آسمان‎」、「阿思媽恩」和「天」。此外四夷館還編有《XX館來文》,將各國各地官方呈來的函文書信附加翻譯並按照地區語言匯集成書,以下簡稱《來文》。供高階翻譯人才閱讀學習使用。

四夷館版《回回館雜字》用於筆譯,含有原文字、詞義和擬音
會同館版用於口譯,只有詞義和擬音,不含原文字
《緬甸館來文》一面為漢文譯文
另一面為緬甸文原文原字

各種《譯文》、《雜字》、《來文》的漢字部分均使用手寫毛筆楷書,原語文字部分均按照當時當地的官方書寫習慣手寫。每頁四組單詞。四夷館版本每組單詞三欄,第一欄為原語文字,第二欄為漢譯詞義,第三欄為漢字擬音。會同館版本每組單詞二欄,省去原語文字一欄。按照中文傳統的書寫習慣編排,詞序由右向左、行序由上而下,即為右上詞、左上詞、右下詞、左下詞的順序。唯有《僰夷譯語》(記錄白語)和《西天真實名經》(記錄梵語)為豎寫,即為右上詞、右下詞、左上詞、左下詞的順序。詞彙按照類別分為二十餘門類,皆以「天文門」、「地理門」、「時令門」開頭,其餘門類各異,有若「采色門」、「身體門」、「人物門」、「器用門」、「宮殿門」、「飲食門」、「衣服門」、「方隅門」、「經部門」、「珍寶門」、「文史門」、「鳥獸門」、「數目門」、「通用門」、「香藥門」、「花木門」、「人事門」等等。

研究

明清編纂的各種《華夷譯語》記錄了今中國境內以及周邊國家,包括近代漢語在內的各種語言的14世紀至19世紀的詞彙和語音,對於語言學和中國邊疆歷史的研究,尤其是歷史詞彙學和歷史語音學的研究來說,是一個珍貴的資料庫。在語音方面,雖然《譯語》和《雜字》在記錄詞彙語音方面使用了不科學的漢字擬音,但因其是官方用於正式對外交涉的書物,又是由精通夷漢雙語的人才編寫的,且在幾百年的翻譯實踐過程中幾經修改,其漢字擬音系統是有一定的科學規律的。在詞彙學方面,譬如《高昌館雜字》記錄了明朝永樂時期,吐魯番一帶的察合台語(或訛稱作「回鶻語」、「高昌語」)。察合台語是今日維吾爾語以及烏茲別克語的原語,並是直至20世紀初期二地區通用的書面語,而高昌館所記錄的語言當更接近今日的維吾爾語東部的吐魯番方言。永樂年間的察合台語尚在使用回鶻文字書寫,而不是被伊斯蘭化後的阿拉伯文字。在記錄的詞彙中多見「僧人」、「寺廟」等佛教詞彙,說明在永樂時期,吐魯番一帶尚未被伊斯蘭化,或伊斯蘭化程度較小。許多詞語都與今日維吾爾語有所差別,如「天」譯作「騰克力」(ᠲᠩᠷᠢ),即其原蒙古語借詞,而不是後來使用的被伊斯蘭化後的波斯語借詞「阿思曼」(اسمان‎)[參10]

各種《譯語》、《雜字》所記載的語言,因時間的推移,使得其中的語言不易當今學者分辨,在這種情況下,語言學家會嘗試到當地進行田野考察,作語言對比,往往則可確定《譯語》中所記錄的語言或方言。目前中外各地所藏《華夷譯語》百餘本,包括故宮藏本在內的許多藏本尚未被整理研究,此外可能還有一些私人搜藏的各種版本。

分類

近現代學者在研究時將存世的各種版本的《華夷譯語》分類。1930年日本學者石田幹之助按照出版年代以及書本藏地分為甲乙丙三種:「甲種本」1本,即明朝洪武二十二年火原潔、馬沙亦黑等編纂的蒙漢對譯《華夷譯語》,有蒙文本詞、漢字擬音和詞義三欄;「乙種本」為明朝永樂五年以降的四夷館/四譯館版本《譯語》、《雜字》和《來文》。有本詞、擬音、詞義三欄。記錄有韃靼、女直、西番、西天、回回、高昌、百夷、緬甸、八百和暹羅10語辭書。名為《XX館譯語》、《XX館雜字》和《XX館來文》;「丙種本」為明晚期會同館版本《譯文》和《雜字》,未含《來文》。有擬音、詞義二欄,無本詞。記錄有朝鮮、日本、琉球、安南、占城、暹羅、滿剌加、百夷、西番、回回、女真、達達和畏兀兒13語辭書。名為《XX館譯語》和《XX館雜字》。1948年法國學者伯希和Paul Pelliot)將北京故宮所藏的42語種71冊本的《譯語》、《雜字》定為第四種「丁種本」。丁種本為清朝乾隆年代以降之會同四譯館所編,名稱相對雜亂,多稱為《XX譯語》,又有《XX語》、《XX話》、《XX番書》、《XX雅話》、《XX國譯語》幾種稱謂,以及按照地方縣府來命名的《XX府屬土州縣司譯語》三本,和一本梵譯漢的《西天真實名經》。

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江蘩約在《四譯館考》中記載了當時四譯館、會同館下屬各館所藏之《雜字》和《來文》的情況。有西番、西天、回回、高昌、百譯、緬甸、八百、暹羅八館,各有《雜字》數部和《來文》一部。其中回回館附有吐魯番、天方、撒馬爾罕、占城、日本、真臘、爪哇、滿刺加八國《雜字》;高昌館附有哈密、安定阿端、曲先、軍東、魯陳、亦力把力、黑婁七國《雜字》;百譯館附有孟養、孟定、南甸、干崖、隴川、威遠、灣甸、鎮康、大候、芒市、者樂甸十一國《雜字》;八百館附有老撾、車裡、孟艮三國《雜字》。

乾隆十五年以降新編訂的《譯語》、《雜字》可按照譯館大致歸類為以下九種[參11]

  1. 西番館存世10種14冊。有《西番館譯語》1種5冊,20門類,收詞2123個,最為豐富,乾隆帝以其作為《譯語》之典範。記錄藏語拉薩前藏方言。另有《川番譯語》9種9冊,各分20門類,各收詞740左右,分別名為《西番譯語(川一)》、《西番譯語(川二)》、《西番譯語(川三)》、《西番譯語(川四)》、《西番譯語(川五)》、《西番譯語(川六)》、《西番譯語(川七)》、《西番譯語(川八)》、《西番譯語(川九)》。分別記錄四川省西部松番、龍安、茂州等地的各種藏緬語族的語言及方言,包括藏語安多方言農區話、藏語康巴方言白馬語爾蘇語中部方言、爾蘇語西部方言、嘉絨語多續語等。
  2. 百譯館存世9種9冊。各分門類15至17不等,各收詞338至806。來自雲南永昌府的分別為《鎮康譯語》、《灣甸譯語》、《芒市譯語》、《南甸譯語》、《平崖譯語》、《路江譯語》、《耿馬譯語》、《猛卯譯語》、《猛連譯語》,記錄了當地的各種傣語。另有來自雲南鎮沅的《僰夷譯語》(即白語)16門類,收詞112個,和《蘇祿番書》(即蘇祿語)19門類,收詞406個。
  3. 八百館存世6種6冊。各分門類11至16不等,各收詞71至170個。分別為《車裡譯語》來自雲南普洱府、《猛緬譯語》來自雲南順寧府、《猛麻譯語》來自雲南順寧府、《慶遠府屬土州縣司譯語》來自廣西慶遠府、《太平府屬土州縣司譯語》來自廣西太平府、《鎮安府屬土州縣司譯語》來自廣西鎮安府。
  4. 西天館,存世1種1冊,不分門類,收詞519個,名為《西天真實名經》。
  5. 緬甸館,存世1種1冊,分20門類,收詞1225個,名為《緬甸番書》。
  6. 暹羅館,存世1種1冊,分20門類,收詞971個,名為《暹羅番書》。
  7. 回回館,存世1種1冊,分11門類,收詞282個,名為《琉球語》。
  8. 另有譯館不詳的《猓玀譯語》。《猓玀譯語》5種5冊。各20門類,各收詞280至740餘個,分別名為《猓玀譯語(猓一)》、《猓玀譯語(猓二)》、《猓玀譯語(猓三)》、《猓玀譯語(猓四)》、《猓玀譯語(猓五)》。記錄了多為川西、川北、滇北等地的彝語羌語等藏緬語族的語言及方言,其中猓一來自東川府。
  9. 西洋館,存世6種6冊。其中5種5冊翻譯較為準確,分20門類,各收詞2069至2071個,分別為《弗喇安西雅話》(即法語)、《額哷馬尼雅話》(即德語)、《伊達禮雅話》(即意大利語)、《播哷都噶禮雅話》(即葡萄牙語)、《拉氐諾話》(即拉丁語)。此外還有1冊《𠸄咭唎國譯語》,記錄英語,分20門類,收詞734個,但是記錄語詞並不準確,一些學者如黃興濤等認為可能是廣州十三行英語「通事」所作[參12]

會同四譯館

注釋

    註:

  1. ^ 「辛巳設北京會同館,改順天府燕薹驛,爲之置大使副使各一員。」[參1]
  2. ^ 「國改南京公館爲會同館。永樂初,設會同館於北京。三年,併烏蠻驛入本館。正統六年定爲南北二館。北館六所,南館三所,設大使一員,副使二員,內以副使一員分管南館。弘治中照舊添設禮部主客司主事一員,専一提督。」[參2]
  3. ^ 《河西館譯語》以及《河西館雜字》所記載的語言為明朝中期河西走廊地區所使用的官方語言,現代語言學家總結其詞彙含有蒙古語族突厥語族以及西夏語的成分。當地在兩宋時期隸屬党項族建立的西夏,然而西夏被蒙古滅亡時曾遭受慘重的大屠殺以及民族遷徙,當地又多被蒙古貴族所占用。其後又被由西而來的突厥語民族伊斯蘭化。二百餘年後河西地區的語言含有蒙古語族、突厥語族以及西夏語的成分不為奇怪。但這種語言的歸屬至今仍無法設定,也不清楚其與現代的某種語言是否有着繼承關係,所以簡稱為「河西語」。[參3]
  4. ^ 「凡通事額員,成化五年奏定,小通事額數,總不過六十名。遇有病故及爲事等項革去職役者,照缺補。若事繁去處丁憂有過三名者,量補一名,計四夷一十九處額設通事六十員名。
    朝鮮國 五員名
    日本國 四員名
    琉球國 二員名
    安南國 二員名
    真臘國 一員名 成化二十年添一名,後以空閒倶不補
    暹羅國 三員名
    占城國 三員名
    爪哇國 二員名 後倶不補
    蘇門荅剌國 一員名 後不補
    滿剌加國 一員名
    達達 七員名 成化十九年添一名
    回回 七員名 成化十九年添一名
    女直 七員名 成化十九年添二名
    畏兀兒 二員名
    西番 五員名 成化十九年添二名
    河西 一員名 成化二十二年添一名、後倶不補
    緬甸 一員名 後不補
    雲南百夷等處 六員名」[參4]
  5. ^ 「凡四方番夷翻譯文字,永樂五年設四夷館。內分八館,曰韃靼、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選國子監生習譯。宣徳元年兼選官民子弟,委官爲教師。……正徳六年増設八百館。萬暦七年増設暹羅館。取本國人爲教師,選世業子弟習學。」[參6]
  6. ^ 「乾隆十三年九月……諭。朕閱四譯館所存外裔番字諸書,雖分類音譯名物,朕所識者,西番一種,已不無訛缺。因思象胥鞮譯,職在周官,輶軒問奇,載於漢史。我朝聲教四訖,文軌大同。既有成編,宜廣為搜輯,加之核正。悉准重考西番書例,分門別類,匯為全書。所有西天及西洋各書,於咸安宮,就近查辦。其暹羅、百夷、緬甸、八百、回回、高昌等書,著交與該國附近省分之督撫,令其採集補正。此外,如海外諸夷,並苗疆等處,有各成書體者,一併訪錄。亦照西番體例,將字音與字義,用漢文注於本字之下,繕寫進呈,交館勘校,以昭同文盛治。著傅恆、陳大受、那延泰總理其事。」[參7]
  7. ^ 「洪武十五年春正月……丙戌,命翰林院侍講火原潔等,編類華夷譯語,上以前元素無文字,發號施令,但借高昌之書,爲蒙古字,以通天下之言,乃命火原潔,與編修馬沙亦黒等,以華言譯其語,凡天文、地理、人事、物類、服食、器用靡不具載,復取《元秘史》參考,紐切其字,諧其聲音,既成詔刊行之,自是使臣往復朔漠,皆能通達其情。」[參8]

參考資料

    參:

  1. ^ 明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之五十八》.
  2. ^ 大明會典·兵部·會同館·卷之一百四十五》.
  3. ^ 聶鴻音. 《河西译语》简介. 《文津流觴十周年紀念刊》 (中文(中國大陸)). 
  4. ^ 《大明會典·賓客、各國通事·卷之一千〇九十五》.
  5. ^ 泉井久之助. 八百館雑字ならびに来文の解譲. 《比較語學研究》. 1949年 (日語). 
  6. ^ 《大明會典·翰林院·卷之二百二十一》.
  7. ^ 《清實錄·卷之三百二十四》
  8. ^ 《明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三十四》.
  9. ^ 《華夷譯語·凡例》.
  10. ^ 胡振華、黃潤華. 《高昌馆杂字》. 中國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84年5月. 統一書號:M9049(4)7 (中文(中國大陸)). 
  11. ^ 劉紅軍、孫伯君. 存世“华夷译语”及其研究. 《民族研究》. 2008年, 第2期 (中文(中國大陸)). 
  12. ^ 黃興濤. 《口英咭唎国译语》的编撰与“西洋馆”问题. 《江海學刊》. 2010年, 第1期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