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善一(1877年—1950年3月3日),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四等台吉,蒙名額爾敦畢力格,吉林省科左後旗金寶屯鎮大壕子嘎查(大蒿子屯)人。滿洲國興安軍少將、國民革命軍中將。

生平

母親早逝,父親「王申扎布」嗜賭,包善一從小被叔父「圖格傑」撫養長大。1886年至1890年到嘎廈廟當喇嘛。還俗後隨其哥哥務農放牧。未受過教育。1901年加入了「會兵」(即旗兵)。1904年包善一接任退役的叔父在鄉巡防隊當小官(「會兵」卷達)。日俄戰爭時被清廷提拔為管帶。1907年科左後旗札薩克親王阿穆爾靈圭任命富生阿為統領率兵鎮壓郭爾羅斯前旗的陶克濤(陶克陶胡)起義,包善一被任命為阿木斯爾兵營的管帶。1911年接替富生阿任科爾沁左翼後旗巡防統領,包善一的叔伯連襟喜明接任東院兵管帶。1921年以軍務協理身份參加科左後旗的「舍」會(旗札薩克衙門的核心行政例會)。1922年帶兵剿滅了彰武一帶的大土匪,成了有錢有槍的當地首富。1924年把六女兒許配給奉系軍閥吳俊升的侄子結為兒女親家。[1]1930年阿穆爾靈圭病逝,包善一謀求出任旗札薩克,與阿穆爾靈圭世子賀希格、印務協理根甫勒結仇。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任日本關東軍操控的偽內蒙古自治軍總司令兼第一軍司令,在康平縣陶歹廟當喇嘛十多年的日本浪人松井為顧問;其親戚韓色旺(韓舍旺,1880-1937)任第二軍軍長。轄八個團千餘人。其中第一團團長是包善一的侄子扎那。[2]1931年10月中旬包善一派屬下第八團團長特木勒率部在甘珠爾扎布和日本顧問和田勁指揮下,進攻據守通遼城的東北軍騎兵第三旅,特木勒部在城內全軍戰歿。[3]

1932年任偽滿洲國東科後旗旗長,旗公署參事官為日本人緒方秀夫,旗公署內設警務科、內務科、總務科、產業科、行政科、文化科等職能科室。1935年被撤職。[4]

1945年8月8日蘇軍開始進攻關東軍後,駐王爺廟特務機關長金川耕作鄭家屯與駐通遼的第九軍管區的日籍顧問研究決定在東科前、中、後旗建立警察大隊,設立抗蘇第三戰線,派人到大嵩子屯找包善一。包不知道國際形勢變化,到吉爾嘎朗鎮與旗長額日赫莫、旗公署日籍參事官佐藤正、旗警備科長畢希力圖、地方官宦業喜達瓦(徐幫統)、包善一屬下團長烏力吉吐(包日很台喇嘛)等商議建立警察大隊。金川耕作當場委任包善一為興安總省顧問,從全旗徵調勞工在吉爾嘎朗修築防禦工事,做好應變準備。金川得到情報蘇聯紅軍飛機已經炸斷了金寶屯南的平齊鐵路西遼河大橋後,8月15日金川帶日籍人員和家眷100多人逃往康平。隨後,旗長額日赫莫將蘇軍已經出兵、日本投降的事告訴了包善一,推舉包善一任旗維持會會長,額日赫莫、業喜達瓦、吳國棟為副會長,設總務科,行政科、治安保衛科。科長分別由周文培、張希文、照和斯圖擔任。旗保安隊總兵力達700餘人,設5個大隊,一大隊隊長烏力吉吐(包日很台喇嘛),二大隊隊長金昌(天宏),三大隊隊長布仁達來,四大隊隊長舍旺,五大隊隊長包明遠(年其格)、直屬治安隊隊長阿民賽和喜。1945年11月任東北先遣軍第31師少將師長。1945年12月13日,科左後旗進步青年組成的獨立中隊包圍了包善一率70多人駐紮的吉爾嘎朗的滿占廟,激戰被擊潰後,包善一逃到四平,出任遼北省政府委員。得到國民黨東北黨務專員辦事處和「東北蒙旗復員委員會」扶持。[1]

先遣軍第31師第一大隊長包爾很喇嘛(烏力吉圖)被遼西省委委派的「東科前、中、後旗蒙古工作團」負責人趙石中共西滿分局書記李富春請示後,讓烏力吉吐前去鄭家屯領取武器被蒙騎二師保衛處派人逮捕,押解至巴彥塔拉的三旗辦事處處決,同時將其所屬武裝分散編入科左後旗的東蒙古自治軍第六團(後為第十二團)各連,並清算了包爾很喇嘛的全部家產。[5]

1946年3月17日東北民主聯軍攻占四平後,包善一偽裝為車夫逃到瀋陽,任東北保安獨立支隊少將司令,王化興任副司令,轄六個團武裝,駐彰武、昌圖、康平一帶。1946年8月隨陳明仁第七十一軍由四平、鄭家屯進占通遼地區,與東北民主聯軍吉遼軍區第一軍分區、第五軍分區暨內蒙古人民解放軍騎兵第二師成為死敵。1947年1月該部六個團被改編為第七十一軍第一支隊、第二支隊,包善一、王化興分任司令。[1]

1947年東北夏季攻勢中,6月7日,內蒙古人民自衛軍騎兵第二師第十二團4個連250多人,會同遼吉一分區3個團的兵力向盤踞在浩坦蘇木額德淖爾一帶的蒙旗保安騎兵獨立支隊(包善一)和東科中旗騎兵營(蘇和巴特爾)的2000多蒙古騎兵發起進攻將其擊潰。6月中旬,包善一部從法庫突然撲向康平,行進到康平縣城西南東順山屯北側高地時,遭到遼吉一分區(司令員趙東寰)第十四團(團長馬慶功)二營的頑強阻擊,馬慶功命令團炮兵連向有很多馬群的四台子村炮擊,同時令三營配合正面防守的二營部隊反擊衝進東順山屯,十四團一直追擊10餘公里,於下午2時到達方家屯北杏樹村集結休息。當夜晚20時左右,十四團接到分區指示:法庫守軍不讓軍紀敗壞的包部進城,故該部滯留在法庫西9公里的孤家子一帶,十四團晚22時出發強行軍近20公里於次日凌晨3時抵達孤家子村附近未及展開就配合兄弟部隊向村內包部發起進攻。報部逃至鐵嶺縣阿吉一帶。十四團同一分區騎兵團緊追不捨,經阿吉堡子,一直追至中長路附近的長溝沿村(今屬鐵嶺縣凡河鎮)一帶。包部又掉頭逃至法庫縣依牛堡子以北大狼洞村附近。十四團分路合擊,俘敵百餘人,擊斃繳獲戰馬30餘匹。包部殘餘又逃到馬門子(今石佛寺)北岸,企圖渡過遼河,逃脫追擊。但遼河對岸的國軍不讓包善一部過河,馬門子的七星山上守軍用機槍掃射強行渡河的騎兵。包部只好順着遼河逃至團山子(今新民縣羅家房鎮最北端)遼河套的灌木叢中隱蔽起來。十四團一營兩個連和團重機槍連一字排開集中火力對隱藏在柳樹叢中的包部猛烈掃射,不到半小時包部大部分被擊斃,殘餘100多人騎馬跑出不遠即被外圍的一分區騎兵第15團圍住砍殺。至此,-->包善一部全軍覆沒。[6]

1947年7月任東北騎兵獨立第一師中將師長。1948年1月所部改編為東北騎兵支隊,巴布任少將支隊長,包善一任東北剿匪總司令部中將參議,同時任駐瀋陽蒙古同鄉會理事、大同佛教會理事長。1948年10月隨國民黨蒙古宣撫專員吉致祥逃往北平。北平和平解放後,因洗澡摔倒骨折,回瀋陽投奔孫子包孝樹。1949年6月在瀋陽被捕。1950年3月3日科左後旗政府所在地吉爾嘎朗鎮被鎮壓。

家人

  • 嫡孫包孝樹(1917-2005),蒙古名字納森吉力根,一直追隨祖父包善一從軍。1976年從吉林省鎮賚勞改分局釋放回鄉,靠在勞改農場掌握的泥瓦匠手藝謀生。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科爾沁左翼後旗志》,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二十九篇人物 第一章人物傳略,包善一(1878-1950)」。
  2. ^ 正珠爾扎布:「偽內蒙自治軍始末」,發表於:鍾文 編《我所知道的偽蒙疆政權》,中國文史出版社,2017年4月版。ISBN: 9787503487606
  3. ^ 正珠爾扎布:「包善一其人」,《內蒙古文史資料》第40輯,內蒙古人民出版,1990年版。
  4. ^ 通遼市史志辦供稿:「一幅缺角的老地圖」, 《內蒙古年鑑》,2012年第2期。
  5. ^ 通遼市史志辦公室:「我所知道的遼西工作團」,《內蒙古年鑑》,2012年第2期。
  6. ^ 巴音圖、孟憲平主編《中國人民解放軍內蒙古騎兵第一師》,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七章參加東北夏季攻勢作戰 三、擊潰國民黨軍蒙騎王華興部」一節中載:「(1947年)7月4日,騎兵第一師第一團、第三團和遼北1分區第15團追擊敵包善一部至法庫縣境內的紅沙地,遇到敵機的猛烈掃射。騎一師當即組織對空射擊,擊落美制蔣機1架,其餘敵機倉皇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