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松,字國夏,號璘蒼福建泉州府同安縣東橋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萬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福建鄉試七十三名舉人[1],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進士,授揚州府教授,歷國子監助教、刑部主事、恤刑廣西,升員外、郎中,尋出為台州府知府。善政宜人,台人祠祀之。遷江西按察副使,任職未滿,因家事辭歸。

家族

劉存德,廣東副使。兄劉夢騶,字國成,號應南,存德第三子。六歲隨父守南康,值父疾,哀號求代。母歿官舍,夢騶偕弟夢松護喪歸,路人感動。年十四為諸生,於書無所不窺。父存德去世後,因長兄劉夢龍牽連洪朝選一案,兄弟各自出逃,藏匿於其父友人茅坤家中。二年後始歸,萬曆三十一年癸卯(1603年)去世,年五十一。弟劉夢潮,萬曆四十七年進士[2]

參考文獻

  1. ^ 《萬曆二十三年乙未科進士同年序齒錄》
  2. ^ 《同安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