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博上古擬音*k.ruk pˤak),又作六簙,是中國戰國晉朝流行的一種擲採行棋的兩人或四人局戲,以多得籌為勝,行棋模擬貓頭鷹等鳥類在池塘獵魚的行為[1][2]

陶六博俑,東漢,藏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綠釉陶六博俑,漢代河南省靈寶市出土,藏於河南博物院

名稱

  • 揚子·方言》:「簙謂之蔽,或謂之箘,秦晉之間謂之簙,吳楚之間或謂之蔽,或謂之箭裏,或謂之簙毒,或謂之夗專,或謂之𠥙璇,或謂之棊。」
  • 楚辭·招魂》:「菎蔽象棋,有六博些。」
    • 王逸註:「菎,玉也。蔽,簙箸以玉飾之也。」、「以菎蔽作箸,象牙為棋。」、「投六箸,行六棋,故云六博。」
  • 說苑·善說》:「燕則鬥象棋而舞鄭女。」
  • 長沙馬王堆3號西漢墓遣策:「博一具;博局一;象棋十二;象直食其廿;象笄?三十;象割刀一;象削一;象口 口 口 口。」

六博因為每方各用六根箸、六塊棋子,所以名稱六博、六簙,也有許多別名。在戰國時代也可稱象棋,指象牙之棋,是象棋此中文辭的最早含意。也有人認為六博棋子有其他材質,取名象棋是表示是象徵的遊戲[3]

歷史

文史記載

  • 管子》:「流於博塞,戲其工瞽。」、「是故秋三月以庚辛之日發五政:一政、曰禁博塞。」
  • 莊子·駢拇》:「問穀奚事,則博塞以游。」
  • 尹文子》:「博盡關塞之宜,得周通之路,而不能制齒之大小,在遇者也。」
  • 孔子家語》:「哀公問孔子曰:吾聞君子不博,有之?孔子曰:有之,為其兼行惡道也。」
  • 史記 魏公子列傳》:「魏王(魏安釐王)與公子(信陵君)博。忽邊境舉峰,報『入寇,且過境』,王釋博,欲召臣議。公子曰:『趙王田獵耳,非寇也。』復博故。王懼,心不在博。」
  • 史記卷一百六 吳王濞列傳》:「孝文時,吳太子入見,得侍皇太子(即後來的漢景帝)飲博。吳太子師傅皆楚人,輕悍,又素驕,博,爭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吳太子,殺之。於是遣其喪歸葬。至吳,吳王慍曰:「天下同宗,死長安即葬長安,何必來葬為!」復遣喪之長安葬。吳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禮,稱病不朝。」

六博在戰國時期已經開始流行,與別名為格五的塞戲並稱。湖北江陵山東曲阜等地就發現有戰國時期博局盤、博箸和棋子。

秦漢時期六博更為流行,漢長安未央宮少府建築遺址、北宮南磚瓦窯場址發現有陶質博局盤;在各地秦漢時期的墓葬中發現有很多的漆木質博局盤及六博博具。在漢畫像石和畫像磚上有關博戲的畫像也有大量發現,如四川新津成都彭縣河南新野出土的畫像磚,都刻有二人或四人投著行棋的對博場面。有關博戲的畫像石主要發現於陝西河南山東江蘇四川等省,都刻有投箸行棋的對博圖像,所刻博具形式與考古發現差不多。時期六博依然存在,甘肅嘉峪關魏晉壁畫墓中繪有六博的圖像,但魏晉以後逐漸不再發現。

六博創製、流傳年代久遠,棋具和棋局結構複雜,走棋方式變化多樣,彩點名目繁複。由於年代久遠,記錄玩法的《古博經》、鮑宏的《博經》、《塞經》(《舊唐書》記載兩書名為《小博經》、《博塞經》)早已失傳,只留隻言片語。與六博還可能有關的書有《隋書》記載的《雜博戲》、《太一博法》、《雙博法》、《皇博法》[4];《舊唐書》有《大小博法》、《皇博經》、《大博經行棋戲法》、《二儀博經》、《大博經》[5]

考古實物

 
黑漆朱繪六博具,馬王堆3號西漢墓出土,藏湖南省博物館
 
彩繪陶六博具(附骨製棋子),西漢,藏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陶六博俑(博局),東漢,藏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出土博具實物及相關文物簡述如下:

  • 1972年河南省靈寶出土東漢綠釉陶六博俑,兩俑對博,中間置長方形盤局,其一邊置6根箸,一邊置方形博局,博局兩邊各有6枚方形棋子,中間有2枚圓「魚」。
  • 1973年湖北江陵鳳凰山8號西漢墓出土整套博具,有博局盤1件,竹箸6根,用半邊細長竹管制成。骨質棋子12枚,6白6黑,為長方體,竹箸與棋子盛在一個圓形漆奩內。該墓出土遣策記:「博。筭、口、梮、博席一具、博橐一。」博是全套博具。筭(算),算(箸),囗應是綦(棋),梮是木博局。墓葬年代為西漢時期。博席、博橐朽沒無存,其它均與同時出土的遣策對應[6]
  • 1973年長沙馬王堆3號西漢墓出土一套完整的漆盒裝六博棋具,盒內有方形博局盤一件,上有12個曲道4個飛鳥圖案,大象牙棋子12枚,6白6黑,灰色小象牙棋子20枚,箸分長短兩種,長箸12根,短箸30根,象牙削刀一件,灰黑色,呈竹葉形,兩邊有刃,有木柄,通長17.2厘米。象牙割刀一件,木骰一件,為球形十八面體,每面均陰刻篆體文字:一面刻,相對的一面刻男+妻,其餘各面分別刻數字一至十六。是迄今所見配套最齊全的博具。該墓遣策中有記博竹簡一組八枚:博一具;博局一;象棋十二;象直食其廿;象笄?三十;象割刀一;象削一;象口 口 口 口。所記與出土實物相符。該墓年代為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墓主為列侯[7][8]
  • 1975年12月湖北雲夢睡虎地 11號、13號秦墓均出土博具。11號墓出土的博局盤長方形,盤面以中部方框為中心陰刻12個曲道紋和4個圓點。棋子12枚,其中6顆為長方體,博箸6根。13號墓出土的博局盤長方形,盤面也有以方框為中心的12個曲道4個圓點,盤的一側有一個長凹槽,內置骨棋子6枚竹箸6根,槽外蓋有一有圓孔的長木片,骨棋子一大五小,竹箸亦為半邊細長竹管制成。據11號墓竹簡知該墓年代為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
  • 1995年年3月湖北荊州紀城戰國墓一號墓,據稱發現六博盤,未見其它博具。盤為長方形,盤對角有兩個圓形穿孔[9]

有的墓葬雖隨葬全套博具,但出土時已朽壞殘缺:

  • 1972年湖北雲夢大墳頭1號西漢墓出土方形木博局盤一件,盤面用紅漆繪方框、12曲道及4個圓圈[10]
  • 1978年宜昌前坪105號西漢墓出土銅質博棋子一枚[12]
  • 1983年廣州二代南越王墓出土博具五、六套,但木博局盤均已殘朽,只剩下博局的銅框、貼花、殘漆片以及用青玉、水晶、象牙製成的幾副博棋子[14]
  • 2005年5月在徐州東郊一座西漢中期夫妻合葬墓,出土「六博」。該「六博棋」棋盤已經腐朽,只能看出大概輪廓,周圍散落着許多六博棋子。
  • 2006年1月在徐州北洞山漢墓附近發現西漢楚王的陪葬墓。墓葬南部位置出土一套完整的六博棋具,12枚棋子均保存完好。六博棋具南北向整齊排列,寬2.5厘米長3厘米,紅彩,棋子邊放置一把籌碼,腐朽較為嚴重。從棋具下發現曲道的痕跡判斷,六博棋應當為骨制,但因腐朽痕跡模糊不清。

博具

戰國時期的一套完整的六博棋具包括。通過對考古資料研究發現,早期和後期的六博具稍有不同。

棋盤

 
六博棋盤簡圖之一
 
《博局占》干支占位配合六博棋盤,有說法是塞戲[15]
  • 古博經》:「博法,二人相對坐,向局,局分為十二道,兩頭當中為水。」
  • 西京雜記·陸博術》:「許博昌,安陵人也,善六博,竇嬰好之,常與居處。其術曰:『方畔揭道張,張道揭畔方,張究屈玄高,高玄屈究張。』又曰:『張道揭畔方,方畔揭道張,張究屈玄高,高玄屈究張。』三輔兒童皆誦之。」本來原文順序有誤,第二句的『畔揭』錯植顛倒,已被學者改正[16]

博局也稱「」,多為木質方形,盤面髹黑漆,也有白漆的,有一方形大框,框內中部是一方框,周邊有有T L V I形的棋路,名為曲道,共十二道,四角處有四個圓點,中間區域稱為水。有些博局是中央方框與四角曲道以斜線相連,傅舉有認為是塞戲[15]

博局形式似乎是模仿自栻盤,栻盤關於生門、死門、相生、相剋的說法,對博局也產生了影響,博局上的十二曲道中就有不利行棋的「惡道」。1993年,尹灣6號墓出土刻有「博局紋圖」的漢墓簡牘,為研究帶來了重大突破。此博局紋圖為占卜所用,棋盤標有干支占位,直行為占卜事項,橫列是占卜術語,兩方對應得出占卜結果。其上之占卜術語「方、廉、揭、道、張、曲、詘、長、高」9字,和許博昌術語「方、畔、揭、道、張、究、屈、玄、高」9字相通,但棋子運行與干支順序無直接關係[17]

棋位

棋盤有九種棋位,有在線側、線上、點上、框內。

  • :中央方框內,共一處,又稱為水。
  • :又稱,被T分開的中央方框線外側,如圖上的B,共八處。
  • :T中與中央方框垂直的線兩側,如圖上的C,共八處。
  • :T中與中央方框平行的線上,如圖上的D,共四處。
  • :L中平行邊界的線上,如圖上的E,共四處。
  • :又稱,L中垂直邊界的線上,如圖上的F,共四處。
  • :又稱,中央方框與四角曲道的斜線上,如圖上的G,共四處。有些則是畫四個圓點。
  • :又稱,四角方框中與L凹處背對的線上,如圖上的H,共四處。
  • :四角方框中與L凹處正對的線上,如圖上的I,共四處。

棋子

 
南越文王墓的六博棋子,無任何標記。
  • 古博經》:「用棋十二枚,法六白、六黑。又用魚二枚,置於水中。」
  • 《楚辭·招魂》:「晉制犀比,費白日些。」
  • 列子集釋》:「裴駰曰:『報采獲魚也。』字案真經本或作魚,案《大博經》作鰈,比目魚也。蓋謂兩魚勇之比目也。此言報采獲中,翻得兩魚,大勝而笑也。鰈,他獵反。今本雲魚者,是多一字也。據義用鰈不用魚,用魚不用鰈字。」

每方有六枚棋子,色分為黑紅或黑白兩組,形狀為六面長方體,多以象牙、玉石或金屬製成,無任何標誌,每組均大小相同。也有考古物棋子是一大五小,如湖北雲夢睡虎地的考古實物。

另外,有公用的標記物,得到時可獲得籌碼,稱為魚,共兩枚,代表比目魚,因此《楚辭》也稱為比,晉國有用外表白亮的犀牛角製作。這些魚會放在稱為水的棋盤中央方框。有些則是稱為直食其,共二十枚,熊傳新指出考古實物中,直食其與籌的比例約為1:2,表示作用於魚相同[8]

擲具

依擲具不同,有三種之分[3]

唐代成玄英註解《莊子·駢拇》時寫:「行五道而投瓊曰博,不投瓊曰塞」 。其認為六博與塞戲差別在是否用瓊作投子,而《爾雅》則說明別名為格五的塞戲係投箭。於此乃成玄英錯認六博為「行五道」[3];然後人誤以為塞戲沒有擲具,亦錯認六博無僥倖取勝的成分[18]

 
博具,西漢馬王堆三號墓出土。此博具為漆器,有六箸、二十枚直食,屬於大博、格五。
  • 說文》:「簙,局戲也,六箸十二棋也。」
  • 前漢書》:「平原女子遲昭平能說經博以八投。」服虔曰:「博奕經,以八箭投之。」
  • 西京雜記》:「法用六箸,或謂之究,以竹為之,長六分。或用二箸。」
  • 廣雅》:「博箸謂之箭。」
  • 顏氏家訓·雜藝》:「古為大博則六箸,小博則二煢,今無曉者。比世所行,一煢十二棋,數術淺短,不足可翫。」

箸也稱為箭,是用半邊細竹管,中間填金屬粉再髹漆而成,剖面呈新月形,材質也有玉製。這樣投擲時就能夠正反不同,便出現不同數目的籌碼。N條箸,能表現N+1個采,許多傳統擲賽遊戲有使用,如柶戲。用六根箸當擲具的六博稱為大博,有格五的別稱。

也有用兩箸、五箸、八箸的變體[3]

煢是十八面或十四面體的骰子,除兩面寫字,其他為連續數字。一面刻字;反面刻(男+妻);其他面刻一到十六或一到十二的數字。歷史學家李學勤認為(男+妻)不見字書,應是讀媿[8]。用兩顆煢當擲具的六博稱為小博。


西漢時出現代替博箸的煢,多用玉、竹、木、骨等材料。

  • 《古博經》:「其擲采以瓊為之。瓊畟方寸三分,長寸五分,鋭其頭,鑽刻瓊四面為眼,亦名為齒。」
  • 《博經》:「瓊有五采,刻為一畫者謂之塞,刻為兩畫者謂之白,刻為三畫者謂之黑,一邊不刻者五塞之閒,謂之五塞。」
  • 列子·說符》:「虞氏者,梁之富人也,家充殷盛,錢帛無量,財貨無訾。登高樓,臨大路,設樂陳酒,擊博樓上,俠客相隨而行,樓上博者射,明瓊張中,反兩㯓魚而笑。」張湛註:「擊,打也,如今雙陸碁也。」

《古博經》指瓊是長方型四面體的骰子,共四采。

《博經》指瓊是長方型五面體的骰子,其中四面有刻痕,刻字有塞、白、黑、五,在五、塞之間一面無刻字,共五采。至今朝鮮還有此類擲具,稱為輪木[19]

博法

  • 古博經》:「其擲採以瓊為之。二人互擲採行棋。棋行到處即豎之,名為驍(梟)棋,即入水食魚,亦名牽魚。每一牽魚獲二籌,翻一魚獲三籌。若已牽兩魚而不勝者,名曰被翻雙魚,彼家獲六籌,為大勝也。」
  • 戰國策·楚策》:「夫梟棋之所以能為者,以散棋佐之也。夫一梟之不如不勝五散,亦明矣。今君何不為天下梟,而令臣等為散乎?」
  • 戰國策·魏策》:「王獨不見夫博者之用梟邪?欲食則食,欲握則握。今君劫於群臣而許秦,因曰不可革,何用智之不若梟也?」 鄭眾註《考工記》曰:「博立梟棋。」
  •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博者貴梟,勝者必殺梟,是殺所貴也,儒者以爲害義,故不博也。」
  • 楚辭·招魂》:「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 王逸註:「倍勝為牟。五白,簙齒也。言己棋已梟,當成牟勝,射張食棋,下兆於屈,故呼五白,以助投也。」
  • 《爾雅》:「格,至也,亦格五,博屬行箭,但行梟以格殺,漢吾丘壽王善之。」
  • 焦氏易林》:「豫之剝:野鳶山鵲,奕棊六博;三梟四散,主人勝客。」、「否之睽:野鳥山鵲,來集六博;三鳥四散,主人勝客。」
  • 資治通鑑·卷四·周紀第四》「夫博之所以貴梟者,便則食,不便則止。今何王之用智不如用梟也?」

初始佈置時,玩家們將棋子平躺布於局中的其中一側的外側棋位,這些棋子稱為散。棋盤中央放上魚或直食其,籌碼放在棋盤旁。遊戲開始後,互相根據擲的數字決定行棋步數。

依許博昌的口訣,棋子移動有三種路徑。很類似柶戲十字戲類遊戲

  • 方→畔→揭→道→張→道→揭→畔→方...反覆:棋子由內往外,再返回到內。
  • 張→道→揭→畔→方→畔→揭→道→張...反覆:棋子向內由外往內再90度轉向、或不變向,朝至另一處外部。
  • 張→究→屈→玄→高→玄→屈→究→張...反覆:棋子大致順時鐘方向繞行。

散只能以「張→究→屈→玄→高→玄→屈→究→張」,此路徑順時鐘繞行。散擲到某些采後就即豎起,改稱為或驍(驍在漢代為梟的借用字)。箸在擲到六面有五面皆白、瓊擲到五或白采時、煢擲到梟采時,散變成梟。但若煢擲到媿采時,梟要變回散[8][17]

梟可以「張→道→揭→畔→方」從外往內,到方的棋位,也就是可入水吃標記物,這動作稱為牽魚,牽一條魚獲二籌。獲得魚的梟再以「方→畔→揭→道→張→道→揭→畔→方」,此路徑將帶魚帶離後,再返回方位繼續牽剩下的一條魚。既使散變為梟依然會被敵方的散或梟所殺。若牽一條魚的梟被敵方所殺,稱為翻一魚,敵方獲三籌;若牽兩條魚的梟被敵方所殺,稱被翻雙魚,敵方獲六籌。梟也能穿過中間以「張→道→揭→畔→方→畔→揭→道→張」;或行經張的棋位轉成「張→究→屈→玄→高→玄→屈→究→張」,以到他處去攻擊敵棋、搶奪敵方的魚。

勝利以多得籌碼者為勝,所以阻止敵方得魚、或奪對方的魚,殺梟是重要的手段[3]。行棋有如兩方的貓頭鷹飛繞著池塘以爭魚吃的行為。

六博遊戲方式類似許多棋子由外往內環繞的擲賽遊戲,吃法也是擲賽遊戲的特徵,與印度的八條盤碁關係最密切[20],差別在於六博有升級棋,改以獲得在中心終點的籌碼多為勝,而不是到達終點就獲勝。

六博被當成中國象棋前身的錯誤[21],在於;其一,名字相同,雖兩者遊戲類型差異頗大,但皆可解釋為象徵的遊戲;其二、人錯把以為梟、盧、雉、犢、塞這五種樗蒲的采當成六博的棋子名,並以為殺梟等同於象棋類遊戲的將軍,把象徵貓頭鷹獵魚的遊戲當成兵戲。

據稱,中國象棋國家一級裁判員王前民在2006年3-4月,發表他判斷的六博棋遊戲規則,並演示對局。他認為六博不用擲具,是玩家像三六九棋類同時出手指來決定步數[22]

文化影響

 
受六博影響的新莽時期十二辰博局鏡

占卜

曾藍瑩藉由尹灣出土的漢墓簡牘,比對出占卜術語和博局紋上天干地支的對應排列順序,認為六博局不但用於遊戲,也可用於占卜,雖然迄今占卜的實際操作方法依舊不明[23]

藝術

因占卜的目的在於趨吉避凶,因此六博局紋便帶有「吉祥」之義,故漢代人認為在鏡上鏤刻博局紋可以「去不祥」。1986年,日人西田守夫首次發現兩張銅鏡拓片上,有「刻婁(鏤)博局去不羊(祥)」的銘文字樣;1993年,江蘇連雲港4號墓又挖掘出「竹片『刻治六博中兼方』」[23]。 「TLV」3個符號出現在西漢晚期規矩鏡,國外學者依其形狀像英文字母「TLV」,故稱為TLV鏡。其圖案紋飾一般用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故又稱為規矩四神鏡[24]

文學

六博其勝負關鍵在於擲採,頗有娛樂價值。至後代雖失傳,但文人依舊會用於詩詞。

  • 李白《相和歌辭.猛虎行》:「有時六博快壯心,繞床三匝呼一擲。」;《梁園吟》:「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馳輝。」;《送外甥鄭灌從軍三首》之一:「六博爭雄好彩來,金盤一擲萬人開。」
  • 李益《雜曲歌辭.漢宮少年行》:「分曹六博快一擲,迎歡先意笑語喧。」

參考資料

  1. ^ 焦氏易林》:「豫之:剝:野鳶山鵲,奕棊六博;三梟四散,主人勝客。」、「否之:睽:野鳥山鵲,來集六博;三鳥四散,主人勝客。」
  2. ^ 《古博經》:「棋行到處即豎之,名為驍(梟)棋,即入水食魚,亦名牽魚。」
  3. ^ 3.0 3.1 3.2 3.3 3.4 宋會群、苗雪蘭. 《中國博奕文化史》. 中國: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0-08-01. ISBN 9787509716854 (中文(簡體)). 
  4. ^ 隋书·卷三十四. [2012-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0). 
  5. ^ 《旧唐书》卷四十七 志第二十七. [2012-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1). 
  6. ^ 《湖北江陵鳳凰山西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74年6期)
  7. ^ 《長沙馬王堆二、三號墓發掘簡報》·《文物》1974年7期
  8. ^ 8.0 8.1 8.2 8.3 熊傳新:《談馬王堆3號西漢墓出土的陸博》,《文物》1979年第4期
  9. ^ 《考古》1999年第四期)據說此棋盤[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曾被盜墓者盜走
  10. ^ 湖北省博物館:《雲夢大墳頭1號漢墓》,《文物資料叢刊》
  11. ^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廣西西林縣普馱銅鼓墓葬》,《文物》1978年9期
  12. ^ 宜昌地區考古隊:《湖北宜昌前坪105號漢墓出土的青銅器》、《文物資料叢刊》4,58頁
  13. ^ 北京市古墓發掘辦公室:《大葆台西漢木槨墓發掘簡報》、《文物》1977年6期
  14. ^ 廣州象崗漢墓發掘隊:《西漢南越王墓發掘初步報告》,《考古》1984年3期
  15. ^ 15.0 15.1 傅舉有:《論秦漢時期的博具、博戲兼及博局紋鏡》,《考古學報》1986年1期
  16. ^ 李零:《跋中山王墓出土的六博棋局與尹灣博局占的設計比較》,《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1期
  17. ^ 17.0 17.1 李零:《中山王墓的六博棋局和尹灣《博局占》的棋局設計》,《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06期
  18. ^ 中国象棋史. [2012-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2). 
  19. ^ 輪木. [2022-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0). 
  20. ^ Ashtapada. [2012-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5). 
  21. ^ A story well told is not necessarily true - being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David H. Li's "The Genealogy of Chess"by Peter Banaschak. [2011-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9). 
  22. ^ 史料记载不全对弈方法失传 秦代六博棋孝感重现 楚天金報. [2006-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23. ^ 23.0 23.1 曾藍瑩: 《再現與挪僭:論漢代的博局紋鏡》 「Representationand Appropriation: Rethinking the TLV Mirror in Han China ,」 Early China (Berkeley),no. 29 (2004), 161–213
  24. ^ 盛世明鑒  淺談漢代銅鏡. [2012-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1).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