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目錄

佛經目錄又稱佛教目錄佛教經錄,指佛教典籍目錄。古代命名為「眾經錄、內典錄、釋教錄、法寶錄」,用來記載佛典的名稱、卷帙、譯撰者、撰述或翻譯年代、異譯別行本、別生經(摘撮抄經別出)、存佚等事項。由於佛教逐漸從印度中亞傳至東亞,產生大量的佛教譯經和撰述典籍,為此有必要建立「佛經目錄」,以達到綱紀經典,剖析源流,辨別異同,考訂真偽的目的[1][2]

東晉沙門道安編撰《綜理眾經目錄》,由於明確佛經目錄的體例規範,因此成為後世中國佛教經錄的奠基者。現存最古佛經目錄《出三藏記集》,是以《道安錄》為藍本參照群錄增補而成。唐朝時,崇福寺智昇撰《開元釋教錄》,其「入藏錄」成為歷代編纂漢譯大藏經的參考依據[1][2]

佛教目錄

漢譯大藏經

東晉中葉以前

東晉中葉以前的佛教經錄,由於時代和地域侷限,所收佛典不全面,體例亦不完備,對後代經錄影響有限。這段時期的經錄全都亡佚,列舉如下:

當代佛教目錄學者認為所謂古錄、舊錄、後漢錄、朱士行漢錄均作於晉宋南北朝,不是秦漢、三國時期的經錄。[1]並且古錄、舊錄未必指某部特定經錄,可能只是指僧祐以前的古代經錄、舊經錄。

東晉中葉以後

東晉中葉以後的佛教經錄,首推道安所著的《綜理眾經目錄》,收錄東漢東晉孝武帝寧康二年(374)約二百年間的漢譯佛典及經注。古經錄只列經名,自道安時才記錄其品類、年代。本經錄的體例對後世經錄撰作有重要影響,現存最古的佛教三藏目錄《出三藏記集》,是以《道安錄》為藍本再參照群錄增補。[3][4]

梁武帝蕭衍於天監十四年(515)在華林園佛殿總集佛教經典,命沙門僧紹撰《眾經目錄》4卷;十七年(518)又命寶唱改定,共1433種,3741卷。這是佛教經典在中國集為大藏經的首次記錄。[5]

南北朝時期,由於佛經譯事活躍,寫經、抄經和造經盛行,各種佛教文本繼踵而至,佛教經錄十分發達,先後出現了十多種。不過,除梁寶唱、北魏李廓、北齊法上三家《眾經目錄》亡佚於中唐以外,其他各家大多在隋初就亡佚了。今存佛經目錄,以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十五卷和佚名的《眾經別錄》二卷為最早。[1]

隋初費長房編修《歷代三寶紀》時,依後漢錄、朱士行錄、道祖錄、始興錄等偽錄,把大量的失譯佛典配至安世高、法炬等前代譯師名下。不過,據《出三藏記集》記載,這些佛典事實上是不載譯者的失譯佛典。[6]後世大唐內典錄、開元釋教錄等雖略加刪訂,大體仍沿用《歷代三寶紀》的紀錄,造成後世經錄對「初期佛經傳譯」的記載失實紛亂。[7]中國早期佛教經典的傳譯記載,仍要以《出三藏記集》較為可信。

開元十八年(730)智昇撰《開元釋教錄》。分為「總括群經錄」(按朝代紀錄)與「別分乘藏錄」(按類型紀錄),並首次將中國撰述正式入藏。最後兩卷的「入藏錄」(有譯有本錄),收錄1076種,共5048卷的佛典,從此定下《大藏經》的內容與排序。後世藏經組織以本經錄作為參照,先大分為經、律、論三藏及三藏外之聖賢撰集,三藏又區別大小乘經律論,大乘經按「般若、寶積、大集、華嚴、涅槃、五大部外」排列,聖賢撰集分為西土和此方。[4]

智昇又把開元目錄的「入藏錄」以千字文編號,預防混雜,編定「開元釋教錄略出」四卷。玄逸更詳細著錄出「入藏錄」的子目,編定《開元釋教錄廣品歷章》三十卷。

宋太平興國七年(982)重啟佛經翻譯的譯場。《大中祥符法寶錄》收錄從太平興國七年至大中祥符四年,這二十九年期間新譯出的佛典。《景祐新修法寶錄》追加由大中祥符四年至景祐四年,這二十七年間的新譯佛典。[8] 《至元法寶勘同總錄》是元版弘法藏的目錄,對勘漢文佛典和藏文佛典並附有梵名。

大正新脩大藏經》的《法寶總目錄》收錄歷代各版漢譯大藏經和一切經寫本的目錄。

名稱 編纂者 年代 收書數量 備註 存佚
綜理眾經目錄
(道安錄、安錄)
道安 晉孝武帝寧康二年(374) 639種、886卷 [4] 【佚】
眾經別錄
敦煌遺書P3747, S2872)
n/a 南北朝 1089種、2596卷 [9] 【殘】
出三藏記集
(僧祐錄、祐錄)
僧祐 南梁天監年間 2162種、4328卷 [4]
元魏眾經目錄
(李廓錄)
李廓 北魏永平年間 427種、2053卷 [10] 【佚】
梁代眾經目錄
(寶唱錄)
寶唱 南梁天監十七年(518) 1433種、3741卷 [11] 【佚】
高齊眾經目錄
(法上錄、達摩鬱多羅錄)
法上 北齊武平年間 787種、2334卷 [12] 【佚】
隋眾經目錄
(法經錄)
法經 開皇十四年(594) 2257種、5310卷 [13]
歷代三寶紀
(長房錄)
費長房 隋開皇十七年(597) 2174種、6237卷(歷代錄)
1076種、2325卷(入藏錄)
[14]
隋眾經目錄
(彥琮錄)
彥琮 仁壽二年(602) 2109種、5058卷(歷代錄)
688種、2533卷(入藏錄)
[15]
大唐內典錄
(內典錄、道宣錄)
道宣 麟德元年(664) 2487種、8476卷(歷代錄)
801種、3361卷(入藏錄)
[16]
唐眾經目錄
(靜泰錄)
靜泰 唐麟德二年(665) 2219種、6994卷(歷代錄)
819種、4086卷(入藏錄)
[17]
古今譯經圖記
(靖邁錄)
靖邁 唐高宗 古今一百一十七人所譯經論 [18]
大周刊定眾經目錄
(武周錄)
明佺 武周天冊萬歲元年(695) 3616種、8641卷(歷代錄)
874種、4253卷(入藏錄)
[19]
續古今譯經圖紀 智昇 開元十八年(730) 增補唐朝二十一人所譯經論 [18]
開元釋教錄
(開元錄)
智昇 唐開元十八年(730) 2278種、7046卷(歷代錄)
1076種、5048卷(入藏錄)
[20]
開元釋教錄廣品歷章
(廣品歷章)
玄逸 唐玄宗 1080種、5000多卷左右 [8] 【殘】
貞元續開元釋教錄
(續開元錄)
圓照 貞元十年(794) 165種、343卷 [21]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
(貞元錄)
圓照 唐貞元十六年(800) 1258種、5390卷(入藏錄) [22]
保大乙巳歲續貞元釋教錄
(續貞元錄)
恆安 南唐保大三年(945) 137種、343卷 [22]
大中祥符法寶錄
(祥符錄)
楊億 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 220種、413卷(宋朝新譯經) [8] 【殘】
天聖釋教錄
(天聖錄)
惟淨 北宋天聖五年(1027) 1496種、6208卷(入藏錄) [23] 【殘】
景祐新修法寶錄
(景祐錄)
呂夷簡 北宋景祐三年(1036) 21種、161卷(宋朝新譯經) [8] 【殘】
至元法寶勘同總錄
(至元錄)
慶吉祥 至元二十六年(1289) 1603種、7180卷(雕版大藏經目錄) [22]
大明三藏聖教目錄
永樂北藏目錄)
一庵一如
棲岩慧進
明朝永樂正統年間 1621種、6361卷(雕版大藏經目錄)
大清三藏聖教目錄
清藏目錄)
允祿弘晝
超聖
清朝雍正乾隆年間 1669種、7168卷(雕版大藏經目錄)

題解

名稱 編纂者 年代 範圍 備註
大藏經綱目指要錄 惟白 北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 1059種、5009卷 [22]
大藏聖教法寶標目 王古
管主八(續編)
北宋徽宗崇寧四年(1105)
元大德十年(1306)
1397種、5764卷 [22]
大明釋教彙目義門 寂曉 明神宗萬曆四十七年(1619) 1801種、8189卷 [22]
閱藏知津 智旭 清世祖順治十一年(1654) 1725種、7996卷 [22]

西藏大藏經

公元8、9世紀,為免譯經重複,寧瑪派譯師嘎哇貝寨英語Kawa Paltsek(སྐ་བ་དཔལ་བརྩེགས,ska ba dpal brtsegs)等人奉吐蕃國王之命,編纂目錄。依設在桑耶寺和王宮附近的三座譯場,編纂出三本目錄[24][25]

  • 旁塘無柱寺(འཕང་ཐང་ཀ་མེད་ཀྱི་གཙུག་ལག་ཁང་།)的〈旁塘目錄〉
  • 東塘丹噶宮(སྟོང་ཐང་ལྡན་དཀར་གྱི་ཕྟོ་བྲང་།)的〈丹噶目錄〉
  • 桑耶欽浦宮(བསམ་ཡས་མཆྱིམས་བུ།)的〈欽浦目錄〉

以前學術界認為僅《丹噶目錄》(ldan dkar ma)存世,而《旁塘目錄》('Phang thang ma)和《欽浦目錄》(mChims phu ma)已佚失。不過,在2008年發現《旁塘目錄》未有佚失,保存在西藏博物館[26][27]

在公元 14 世紀以前,薩迦派僧人札巴堅贊(1147-1216)和八思巴(1235-80)都曾編訂過密續(Tantra)的目錄。[28]

13世紀末、14世紀初,納塘寺噶當派迥丹熱智英語Chomden Rigpe Raldri(或譯:世尊智劍,bCom ldan ral gri, 1227-1305)編輯甘珠爾(བཀའ་འགྱུར)、丹珠爾(བསྟན་འགྱུར)、及密續目錄。該寺僧人於14 世紀初完成《舊納塘甘珠爾》寫本。[28]

1323-1347年,在蔡巴地區(拉薩蔡公堂等地)萬戶長貢噶多傑(Tshal pa Kun dga' rdo rje, 1309-64)的贊助下,蔡巴噶舉派完成《蔡巴甘珠爾》的編訂。1410年的《永樂版甘珠爾》是第一部刻版印刷的甘珠爾,以《蔡巴甘珠爾》為底本。[28]故宮所藏寫本《龍藏經》包含的《善逝寶經廣示日光目錄》,可能即是《蔡巴甘珠爾目錄》的一種。[29]

薩迦派布敦法王(1290-1364)於1322年著《善逝教法史》(bu ston chos 'byung),內容包括佛教的源流與藏傳大藏經的目錄。在1335年時,編成《夏魯丹珠爾》(Zhwa lu bstan 'gyur),按《舊納塘丹珠爾》修訂而成,是目前尚在丹珠爾傳本的藍本。[28]

西藏僧人的著作不在西藏大藏經內,而是集為各自的「文集」,叫松繃(Gsung-'bum)[24]寧瑪派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苯教上師都有文集,總數超過三百家。

宗派目錄

宗派目錄收錄華嚴宗天台宗律宗密宗禪宗等各宗派僧人的著作。

僧人從外國求法請回來的經律論章疏目錄叫「請來目錄」,例如玄奘在《大唐西域記》自述從印度攜回經論,凡五百二十夾,總六百五十七種。含括大乘佛教上座部大眾部正量部化地部飲光部法藏部說一切有部等各派經律論。

日本僧人為求佛法而渡海入唐者頗多。廣為人知者,如入唐八家「叡山最澄、東寺空海、小栗栖常曉日語常暁、靈巖寺圓行日語円行、叡山圓仁、安祥寺惠運、叡山圓珍、禪林寺宗叡日語宗叡」。所著作的求法目錄,稱為八家請來錄。以這些請來目錄為基礎兼收日本僧人著作,形成後來在日本編成的各宗派章疏目錄。[1]

朝鮮僧人義天在宋朝參訪天台、華嚴宗門求法。義天回高麗國後,將各宗派章疏、論著編為《新編諸宗教藏總錄》。[1]

另外,晚明開雕的私版大藏經《嘉興藏》,其續編(「續藏」及「又續藏」)收錄不少「藏外佛典」。所收書大部份是中國佛教著述,有義疏、各宗著述、懺儀、語錄、護教等,含括天台、賢首、慈恩、禪、律、淨各宗,大多出自明清二代。《法寶總目錄》所載〈藏版經直畫一目錄〉是《嘉興正、續編》的書目。[30]

名稱 編纂者 年代 範圍 備註
傳教大師將來台州錄 最澄 日本延曆24年(805) 天台宗教典,128種、345卷 [31]
傳教大師將來越州錄 最澄 日本延曆24年(805) 密宗教典,105種、115卷 [31]
御請來目錄 空海 日本大同元年(806) 密宗教典
智證大師請來目錄
日本比丘圓珍入唐求法目錄
圓珍 日本仁壽三年(853)
日本天安元年(858)
各宗教典
諸阿闍梨真言密教部類總錄 安然 日本元慶九年(885) 密宗教典
東域傳燈目錄 永超 日本寬治八年(1094) 顯教各宗教典,1561種 [32]
新編諸宗教藏總錄 義天 高麗宣宗七年(1090) 各宗教典,977種 [32]
藏版經直畫一目錄
嘉興藏目錄)
楞嚴寺經坊 明末清初 續編收各宗教典,505種 [30]
諸宗章疏錄 謙順 日本寬政二年(1790年) 東大寺圓超《華嚴宗章疏並因明錄》
延曆寺玄日《天台宗章疏》
元興寺安遠《三論宗章疏》
東大寺平祚《法相宗章疏》
藥師寺榮穩《律宗章疏》
[32]

官府私人圖書目錄列表

書名 編纂者 分類 數量 備註 存佚
七錄 阮孝緒 佛法錄[33] 2410種、5400卷 [34] 【佚】
隋書·經籍志 魏徵 佛經(附於四部之末)[35] 1950種、6198卷(不錄經目) [36]
崇文總目 王堯臣 釋書類 138種、627卷
郡齋讀書志 晁公武 釋書類 52種
通志·藝文略 鄭樵 釋家類[37] 344種 [38]
文獻通考·經籍考 馬端臨 子·釋氏 85種
宋史·藝文志 脫脫 釋氏類(附錄在子部·道家類) 222種、949卷
四庫全書總目 紀昀 子部·釋家類 13種、312卷
12種、117卷(存目)
[39]

當代佛教目錄學著作列表

  • 南條文雄《日本真宗南條文雄譯補大明三藏聖教目錄》(1883)
  • 中野達慧等,《卍續藏目錄》(1912, 1989)
  • 赤沼智善,《漢巴四部四阿含互照錄》(1929)
  • 高楠順次郎等《昭和法寶總目錄》(1929, 1973)
  • 高楠順次郎等《大正新修大藏經總目錄》(1934, 1975)
  • 宇井伯壽等《西藏大藏經總目錄附索引》(1934)
  • 翟林奈(Lionel Giles)《大英博物館藏敦煌漢文寫本注記目錄》(1957)
  • 拉露(Marcelle Lalou)《法國國家圖書館所藏敦煌藏文寫本注記目錄》(1961)
  • 路易·德·拉·瓦萊-普桑(Louis de La Vallèe-Poussin)《印度事務部圖書館藏敦煌藏文寫本手卷目錄》(1962)
  • 陳垣《中國佛教典籍概論》(1962)
  • 水野弘元等,《佛典解題事典》(1977)
  • 會性,《大藏會閱》(1978)
  • 呂澂《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1981)
  • 蔡運辰《二十五種藏經目錄考釋》(1983)
  • 小川貫弌等;藍吉富主編,《大藏經的成立與變遷: 大正大藏經解題》(1984)
  • 高楠順次郎等;藍吉富主編,《南傳大藏經解題》(1984)
  • 布達拉宮文保所,《布達拉宮典籍目錄》(1990)
  • 陳士強《佛典精解》(1992)
  • 元亨寺漢譯南傳大藏經編譯委員會《漢譯南傳大藏經目錄》(1998)
  • 敦煌研究院《敦煌遺書總目索引新編》(2000)
  • 中國佛教協會房山石經: 目錄索引》(2000)
  • 中華佛學研究所《緬甸聖典寫本簡明目錄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01)[40]
  • 法國遠東學院《Catalogue des Manuscrits chinois de Touen-houang》(法國敦煌漢文寫本目錄)(2001)
  • 大蔵出版編集部《南伝大蔵経総目録:パーリ原典対照》(2004)
  • 陳士強,《大藏經總目提要·經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 何梅《歷代漢文大藏經目錄新考》(2014)
  • 陳士強,《大藏經總目提要·律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 方廣錩等《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總目錄》(2018)
  • 陳士強,《大藏經總目提要·論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1.5 陳士強. 漢傳佛教目錄學小史 (PDF). [2020-03-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0-29). 
  2. ^ 2.0 2.1 蘇晉仁. 佛教經籍目錄綜考. 
  3. ^ 開元釋教錄》:「自前諸錄但列經名。至於品類時代蓋闕而不紀。後人披覽莫測根由。安乃總集名題表其時代。銓品新舊定其製作。眾經有據自此而明。在後群錄資而增廣。是知高懷獨悟。足以垂範後昆。」
  4. ^ 4.0 4.1 4.2 4.3 妙淨. 佛經目錄解題筆記 (PDF). [2020-03-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0-12-16). 
  5. ^ 中國大百科 - 漢文大藏經. [失效連結]
  6. ^ 按《祐錄》自「東漢至南北朝中期」三百年間,傳譯佛經已二千餘部,其中失譯數是已知譯者數的三倍
  7. ^ 佛光大辭典 - 失譯經典. 
  8. ^ 8.0 8.1 8.2 8.3 陳士強. 宋藏遺珍所載佛經目錄四種考釋 (PDF). 1992. 
  9. ^ 開元釋教錄》:「眾經別錄二卷(未詳作者言似宋時總分十例具如後列)……上下兩卷合有十篇。都一千八十九部。二千五百九十六卷(其下卷七錄部數勘同卷數少四百未詳所以)」
  10. ^ 開元釋教錄》:「元魏眾經目錄(永熈年勅舍人李廓撰一捲成)……都十件。經律論真偽。四百二十七部。二千五十三卷」
  11. ^ 開元釋教錄》:「梁代眾經目錄(天監十七年勅沙門寶唱撰)……總四卷都二十件。凡一千四百三十三部。三千七百四十一卷(此都部數與前數勘贍三百九十五部未詳所以)」
  12. ^ 開元釋教錄》:「高齊眾經目錄(武平年沙門統法上撰梵名達摩鬱多羅一捲成)……都八件。經律論真偽。七百八十七部。二千三百三十四卷(此都數與前數勘欠十一卷不同未詳所以)」
  13. ^ 開元釋教錄》:「隋眾經目錄七卷(一卷總錄別錄六卷開皇十四年勅翻經所法經等二十大德撰)……九錄。合二千二百五十七部。五千三百一十卷(算得二千二百五十四部五千一百九十一卷細勘別錄部卷復與總錄不同)」
  14. ^ 開元釋教錄》:「隋開皇三寶錄一十五卷(內題云歷代三寶記開皇十七年興善寺翻經學士成都費長房撰)……開皇三寶錄總目一卷(內典錄云房錄所出經律論傳總二千一百四十六部六千二百三十五卷。非入藏數算得七十四部三十七卷與內典不同) 右兼總目共成一十五卷(其第十三十四大小乘入藏目錄合一千七十六部二千三百二十五卷房錄本數三千三百九十二卷者計數錯也)」
  15. ^ 彥琮《眾經目錄》:「都合二千一百九部五千五十八卷……單本(源來一本更無別翻)合三百七十部一千七百八十六卷。右第一卷。重翻(本是一經或有二重翻者乃至六重翻者)合二百七十七部五百八十三卷。賢聖集傳(賢聖所撰翻譯有原)合四十一部一百六十四卷。右第二卷。已前二卷三分 合六百八十八部二千五百三十三卷入藏見錄。」
  16. ^ 開元釋教錄》:「大唐內典錄十卷(麟德元年甲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都合一十八代。所出眾經。總有二千四百八十七部。八千四百七十六卷。……歷代眾經分乘入藏錄第三(謂經部繁多綱要備列從帙入藏以類相從故分大小二乘顯單重兩譯)眾經律論傳(合八百一部三千三百六十一卷五萬六千一百七十紙三百二十六帙)」
  17. ^ 《大唐東京大敬愛寺一切經論目》:「都合二千二百一十九部六千九百九十四卷。單本(源來一本更無別翻) 合四百四十一部二千七百八十三卷 右第一卷。重翻(本是一經或有二重翻者乃至六重翻者) 合三百二十四部一千一百一十六卷賢聖集傳(賢聖所撰翻譯有源) 合五十部一百八十六卷(二千七百八十九紙) 右第二卷。已前二卷三分 合八百一十九部四千八十六卷入藏見錄。」
  18. ^ 18.0 18.1 佛光大辭典 - 古今譯經圖紀. 
  19. ^ 開元釋教錄》:「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十五卷(天後天冊萬歲元年乙未勅東都佛授記寺沙門明佺等撰定)大小乘經律論及賢聖集傳(合三千六百一十六部八千六百四十一卷其見定入藏流行部卷不在此數)……見定入藏流行目上卷第十三見定入藏流行目下卷第十四合大小乘三藏及賢聖集傳等。八百七十四部。四千二百五十三卷(上捲入藏大乘經律論五百六十三部二千五百三十二卷下卷小乘經律論及集傳二百九十九部一千六百二十卷)……(細算都部卷數與卷中數並悉差互不同未見定本)」
  20. ^ 開元釋教錄》:「大唐開元釋教錄二十卷(庚午歲西崇福寺沙門智昇撰) 右此中所撰總分上下兩錄具件如左總括群經錄上(從漢至唐所出經教區別人代具顯此中目錄始終續於後列)……都計一十九代。傳譯道俗總一百七十六人。所出大小乘經律論及賢聖集傳。總二千二百七十八部。都合七千四十六卷(一千一百三十部五千六十六卷見在一千一百四十八部一千九百八十卷本闕)……計大小乘經律論及賢聖傳見入藏者。總一千七十六部。合五千四十八卷。四百八十帙(此入藏中大乘經部數與前廣錄部數不同者前以大寶積經諸部合成故存本數為四十九部上錄此中合為一部故欠四十八不同)」
  21. ^ 《大唐貞元續開元釋教錄》:「四朝應制。所翻經論。及念誦法。並修疏記碑表錄集等。總三百四十三卷。」
  22. ^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歷代藏經與目錄資訊彙整. [2020-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0). 
  23. ^ 佛光大辭典 - 天聖釋教總錄. 
  24. ^ 24.0 24.1 慧炬編輯室. 大藏經的前世今生 (PDF).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3-21). 
  25. ^ 陳士強. 藏文佛典導論 (PDF).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3-21). 
  26. ^ 周潤年. 藏文《大藏經》的特色及其價值. 蒙藏季刊. 2010, 19 (4): 80–93. 
  27. ^ 西藏6部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新華社.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28. ^ 28.0 28.1 28.2 28.3 林純瑜. 藏文大藏經漢藏傳承述異 (PDF). 
  29. ^ 胡進杉. 國立故宮所藏《善逝寶經廣示日光目錄》述要. 法光學壇. 2003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1). 
  30. ^ 30.0 30.1 藍吉富. 嘉興大藏經的特色及其史料價值.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2). 
  31. ^ 31.0 31.1 最澄《傳教大師將來越州錄》:「日本國求法僧最澄目錄 總合二百三十部四百六十卷 向台州求得法門。都合一百二十八部三百四十五卷(名目具別錄) 向越府取本寫取經並念誦法門。都合一百二部一百一十五卷」
  32. ^ 32.0 32.1 32.2 末木文美士. 日本佛教目錄學的形成——以《東域傳燈錄》為中心. 
  33. ^ 下分5小類:戒律部、禪定部、智慧部、疑似部,論記部
  34. ^ 《廣弘明集·七錄序》
  35. ^ 下分11小類:大乘經、小乘經、雜經、雜疑經、大乘律、小乘律、雜律、大乘論、小乘論、雜論、記
  36. ^ 隋書·經籍志》:大業時,又令沙門智果於東都內道場撰諸經目,分別條貫,以佛所說經為三部:一曰大乘,二曰小乘,三曰雜經。其餘似後人假託為之者,別為一部,謂之疑經。又有菩薩及諸深解奧義、贊明佛理者,名之為論。及戒律並有大、小及中三部之別。又所學者,錄其當時行事,名之為記。凡十一種
  37. ^ 下分10小類:傳記、塔寺、論議、銓述、章鈔、儀律、目錄、音義、頌贊 、語錄
  38. ^ Tongzhi yiwen lüe 通志•藝文略. [2020-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0). 
  39.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今錄二氏於子部末,用阮孝緒例;不錄經典,用劉昫例也。
  40. ^ 葉淑慧. 論述貝葉經整理與編目工作 (PDF).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2005 [2020-07-0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7-06).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