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巴宰语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本条目使用了未登记的公共转换组:
请协助修正错误的CGroup,之后移除本模板。 | 报告错误 请注意:CGroup名称区分繁简与大小写。 |
父母称谓
注:台湾原住民对于“妈妈”的叫法,几乎各族全称呼为“ina”或近似发音。在台湾中南部一些闽南语族人亦称呼母亲为姨-啊 (i-n-a; ina; "n"为鼻音)。(台北县淡水镇番仔田老一辈也有人讲母亲为“姨啊”,而相对的父亲则称“叔啊(chek-a)”,不确定是不是平埔族?)
对应的,中国大陆的闽南语一些方言点也有称母亲为姨,父亲为叔的说法,这应该是闽南语与原住民语言碰巧的雷同处—Pentientsai (留言) 2009年6月1日 (一) 04:22 (UTC)
- (:)回应:纯属巧合,但常被过度联想。--Cosinepi-fly(留言) 2022年4月28日 (四) 14:19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巴宰语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1&docid=100425442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419073102/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1&docid=100425442
- 向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1&docid=100425442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419073102/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21&docid=100425442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关于伊能氏推测隋书中的纪载
我对于条目中这部分的内容有疑问:
隋书中的巴宰语词汇
以下为伊能嘉矩根据《隋书》中有关琉球国的纪录所考证出可能为巴宰语的词汇:
汉字纪录 | 隋书纪录 | 巴宰语 | 伊能解读 |
---|---|---|---|
欢斯 | 王之姓 | Kaisi | 起源歌中始祖之姓。 |
渴剌兜 | 王之名 | Haratao | 人名。 |
可老羊 | 王之称呼 | Karaohu | 司祭头人之称呼。 |
多拔荼 | 王妻之称呼 | Tata | 女性族长尊称,汉译“大老妈”。 |
波罗檀 | 王之所居 | Paradan | 葫芦墩,即今台中丰原。 |
鸟了师 | 村中善战者 | Rakerakehan | 蕃社中有力者之组织。 |
伊能嘉矩的这些推论,以现在来看是比较有疑虑的。汉语在变化、南岛语本身也在变化,以19世纪的南岛语直接对比7世纪的文本,而且是用19世纪的汉语或日语来读汉文,这样的比较方法不恰当。另外以现在的中古汉语广韵的拟音而言,以沙加尔-白一平的拟音系统举例,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这些词。
隋书纪录 | 汉字纪录 | 沙加尔-白一平
中古汉语拟音方案 |
伊能氏记录
巴宰语 |
依原始南岛语与巴宰语
音韵变化规则反推 可能的早期发音 |
伊能解释 |
---|---|---|---|---|---|
王之姓 | 欢斯 | xwan sje | Kaisi | kayCi、kaqiCi | 起源歌中始祖之姓。 |
王之名 | 渴剌兜 | khat lat tuw | Haratao | Salataw、Halataw、
Salataqu、Halataqu |
人名。 |
王之称呼 | 可老羊 | khaX lawX yang | Karaohu | kalawHu、kalawSu、
kalaquHu、kalaquSu |
司祭头人之称呼。 |
王妻之称呼 | 多拔荼 | ta beat du | Tata | *tata | 女性族长尊称,汉译“大老妈”。 |
王之所居 | 波罗檀 | pa la dzyenX | Paradan | paladan、palazan | 葫芦墩,即今台中丰原。 |
村中善战者 | 鸟了师 | tewX lew shī | Rake~rakehan | lake~lakehan、
lake~lakeSan |
蕃社中有力者之组织。 |
并且这些对应并不体现一致的规律。极难不说这只是巧合。另外中古汉语见声母能更好对应南岛语的 k,南岛语的 ka 应该写为对应的歌小韵才是,如果是要记录 ka 的发音不应选用送气的溪声母汉字。 虽然条目的长期维护者 Cosinepi-fly 很尽责专业地写明 "可能为巴宰语"、"伊能解读",但我倾向于直接删除这个部分不提,以免部分读者过度相信伊能氏这部分的解读。希望跟编辑者们讨论一下这个想法,谢谢!
祝 看到这条的人 平安 健康--AsiloMubizu(留言) 2024年3月20日 (三) 16:0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