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带普提鱼

双带普提鱼,又称双月斑狐鲷,俗名黑斑濑鱼、新月带猪鱼、鞍背猪鱼、桌老板鱼、燕尾猪鱼、红娘仔、黄莺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隆头鱼亚目隆头鱼科的其中一

双带普提鱼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目: 隆头鱼目 Labriformes
科: 隆头鱼科 Labridae
属: 普提鱼属 Bodianus
种:
双带普提鱼 B. bilunulatus
二名法
Bodianus bilunulatus
Lacepède, 1801
异名
  • Bodianus bilunulatus bilunulatus
    Lacepède, 1801
  • Cossyphus albotaeniatus
    Valenciennes, 1839
  • Labrus bilunulatus
    Lacepède, 1801

分布

本鱼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包括东非南非马达加斯加模里西斯塞席尔群岛马尔地夫日本台湾菲律宾印尼中国南海澳洲库克群岛夏威夷法属玻里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马里亚纳群岛美属萨摩亚马绍尔群岛诺鲁索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斐济群岛万那杜吉里巴斯东加等海域。

深度

水深3至30公尺。

特征

本鱼背鳍硬棘间缺刻明显。尾鳍截形,上下叶略突出。体长型,侧扁。上下颌突出,前侧具 4强犬齿,上颌每侧具一大圆犬齿。颊部与鳃盖被鳞;下颌无鳞。鱼体呈淡红色,腹面颜色较淡,在背鳍第一及第二棘间有一黑斑,成鱼在背鳍基底末端和侧线间有一8至9鳞片长的鞍状大黑斑。幼鱼身上有许多平行的红色纵纹,体后鞍状斑宽,和背鳍、臀鳍相连,背鳍末端和臀鳍黑色。背鳍硬棘12枚、背鳍软条10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12枚。体长可达60公分。

生态

本鱼栖息在岩礁区和珊瑚礁区,单独活动,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

经济利用

为食用性鱼类,清蒸红烧均可,而其幼鱼体色鲜明亦可为观赏用。

参考文献

  1. ^ Russell, B. Bodianus bilunulat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0, 2010: e.T187554A8566714 [19 November 2021]. doi:10.2305/IUCN.UK.2010-4.RLTS.T187554A8566714.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