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服饰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3年7月15日) |
隋唐五代服饰是指中国隋代、唐代至五代十国的服饰,这段时期中国的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加上对外交往的频繁,使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崭新局面。五代时期服饰基本沿袭了晚唐服饰。男子常服,以幞头袍衫为尚,女性则以襦裙为主。由于隋唐时与外国多有交流,服饰制度亦影响周边地区,如日本、朝鲜半岛等。日本奈良至平安时代的和服、朝鲜三国时代中期至后期及统一新罗时期的韩服皆深受隋唐服装影响。
汉服
男子服饰
唐代男子常服多为袍服,头戴幞头。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巾帻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当时的袍衫以圆领袍为主,圆领为小企领,以钮扣系结,窄袖,长至小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
首服
唐代以后,人们在襆头里面增加了一个固定的饰物,名为“巾子”。巾子的形状各个时期有所不同。除巾子外,襆头的两脚也有许多变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来的软脚改变成左右各一的硬脚。
圆领袍
唐代官服,主要服饰为圆领窄袖袍衫,其颜色曾有规定:凡三品以上官员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为绯色;六品、七品为绿色;八品、九品为青色。以后稍有变更。另在袍下施一道横襕,称为襕衫。圆领袍也是当时男子常服,这种袍可穿成翻领,缀锦边,穿圆领袍时,腰间系上革带或銙带,在陕西等地的墓中壁画有大量反映。初唐规定文武官员必佩革带,上面悬挂算袋、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七件物品,俗称“蹀躞七事”,这种革带称为蹀躞带。开元以后,官员改配銙带。但革带在常服依然流行。
官吏礼服
隋唐五代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为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上衣,下着裳,配玉珮组绶等。
-
穿礼服的唐代前期官员
-
穿圆领袍的唐代前期男子
-
穿圆领袍、戴襆头的唐代男子
女性服装
隋代时期妇女的日常服饰,大多以上身著襦、袄、衫,下身束裙子,即襦裙。除穿襦裙外,还有穿著像男装式样的圆领袍。
圆领袍
唐代妇女也会穿如男子服装那样的圆领袍,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绢画中也有这类服装的妇女,也可穿成翻领式。凡穿这种服装的妇女,腰间都系有革带,革带上还常有若干条小带下垂,只是装饰之意,无使用价值。
礼服
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著,如朝参、礼见及婚礼等,并因应身份、场合有不同的等级。初唐时女性礼服为上下连裳的深衣制,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钗。命妇礼服等级最高的是花钗翟衣,属翟衣的一种,是一至五品命妇及同品级官员女儿的礼服、婚服。其次花钗礼衣,大袖的是六至九品命妇及同品级官员女儿的礼服、婚服,直袖的为庶人礼服、婚服。再次之为钿钗礼衣,大袖者是皇族女性、命妇常礼服,直袖者为庶人常礼服。中晚唐之际的女性礼服改为上衣下裳制,先穿一件贴身直领对襟襦,再穿诃子,下穿裙、蔽膝,再外穿大袖罩衫,最后加上披帛,有些还会戴上花冠、凤冠等。
发式、首服
隋唐五代妇女发式变化多端,日常发型有丫髻、双鬟望仙髻、双垂髻、乌蛮髻、回鹘髻、半翻髻、螺髻、高髻、翻刀髻等多种样式。隋代至中唐时,女性所插戴的头饰较少,多是简单插少量簪、钗、步摇、梳篦等,又有花冠、玉叶冠、凤冠等冠饰。至晚唐五代时,女性发髻上发饰数量增加,且发饰体积亦较大。此外,唐代妇女出行时会戴上羃离、帷帽。
鞋履
唐代贵族妇女多穿丝鞋、锦鞋,有云头履、翘头履、笏头履等样式。庶民、丫鬟著便服鞋搭配麻鞋。
配饰
襦裙常会搭配披帛,又称披子,通常一轻薄的纱罗制成,上面印画图纹。初期披帛较宽,披在身上时不触地;后期变窄,长度一般为二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走起路来,不时飘舞,十分美观。从传世的壁画、陶俑来看,披帛需配搭襦裙或大袖衫,而不能单独使用。
图片
-
隋代女乐师陶俑
-
穿圆领半臂的初唐女俑
-
唐乾陵永泰公主墓壁画中的穿著半臂、襦裙、披帛的仕女,部份为低胸装
-
武周时期的交领襦裙配披帛
-
把圆领袍穿成翻领的唐代前期骑马妇女俑
-
敦煌《引路菩萨图》中的晚唐女子
-
穿诃子裙、半臂的五代女子
-
头戴翡翠凤冠的凉国夫人浔阳翟氏供养像
-
五代贵妇大袖礼服,项饰璎珞,头戴凤冠、插大型簪钗
-
受到回鹘风格影响的粟特女神像,头戴桃形冠
胄甲
初唐的铠甲和戎服的基本保持著南北朝以来至隋代的样式和形制。贞观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服饰制度的改革,渐渐形成了具有唐代风格的军戎服饰。唐高宗、武则天两朝,国力鼎盛,天下承平,上层集团奢侈之风日趋严重,戎服和铠甲的大部分脱离了使用的功能,演变成为美观豪华,以装饰为主的礼仪服饰。“安史之乱”后,重有恢复到金戈铁马时代的那种利于作战的实用状态。
唐代胄甲用于实战的,主要是铁甲和皮甲。除铁甲和皮甲之外,唐代铠甲中比较常用的,还有绢布甲。绢布甲是用绢布一类纺织品制成的铠甲,它结构比较轻巧,外形美观,但没有防御能力,故不能用于实战只能作为武将平时服饰或仪仗用的装束。
表演服饰
舞衣
唐代舞蹈,有文、武之分。武舞又称“健舞”,文舞又称“软舞”,两种风格截然不同;前者威武激越,后者飘然若仙。胡舞大多属于前者,而传统的汉族舞蹈,则基本属于后者。两种不同的舞蹈,决定了两种不同的服饰。总的看来,健舞的舞服以小袖为多,以便腾越旋转。而软舞的服装则多用大袖,以表现出婉转、舒展的姿态。隋唐时胡舞一度风行,对于贞观、开元间胡服的普及,有一定的影响。
胡服
胡服流行于开元、天宝年间。它的特征是翻领、对襟、窄袖、锦边。在陕西等地的墓中壁画有大量反映。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绢画中也有这类服装的妇女。凡穿胡服的妇女,腰间都系有革带,革带上原来是北方民族的装饰,在魏晋时传入中原。到了唐代,曾一度定为文武官员必佩之物,上面悬挂算袋、刀子等七件物品,俗称“蹀躞七事”。开元以后,由于朝廷有了新的规定,所以一般官员不再佩挂。但在民间妇女中十分流行,省去“七事”,以窄皮条代替,仅存装饰之意,无使用价值。
回鹘装
回鹘是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即现在的维吾尔族的前身。在唐朝开元年间,回鹘曾一度是北方最强盛的少数民族政权,回鹘人和汉人有着频繁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回鹘族的服装,对汉族服装曾带来较大的影响,尤其在贵族妇女及宫廷妇女中间广为流行。回鹘装的基本特点略似男子的长袍,翻领,袖子窄小而衣身宽大,下长曳地。颜色以暖色调为主,尤喜用红色。材料大多用质地厚实的织锦,领、袖均镶有较宽阔的织金锦花边。穿著这种服装,通常都将头发挽成椎状的髻式,称“回鹘髻”。髻上另戴一顶缀满珠玉的桃形金冠,上缀凤鸟。两鬓一般还插有簪钗,耳边及颈项各佩许多精美的首饰。足穿翘头软锦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