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支舰队
遣支舰队(日语:遣支艦隊/けんしかんたい Kenshi Kantai ?)是旧日本海军的一种舰队编制,主要在中国的近海及内河活动。当时日本普遍称呼中国为“支那”,故有此名。
大日本帝国海军 | |
---|---|
官衙 | |
海军省 军令部 舰政本部 海军航空本部 外局等列表 | |
地方组织 | |
镇守府 警备府 要港部 | |
舰队 | |
联合舰队 北东方面舰队 中部太平洋方面舰队 南东方面舰队 南西方面舰队 第十方面舰队 支那方面舰队 海上护卫总司令部 海军总队 | |
其他作战部队 | |
大日本帝国海军航空队 海军陆战队 | |
主要机关 | |
学校列表 | |
历史与传统 | |
日本海军历史 日本海军军服 | |
其他 | |
阶级列表 舰艇列表 兵装列表 | |
第一次编成
1917年12月,日本海军设立第7战队,驻留上海。1918年8月10日,第7战队(时辖防护巡洋舰千岁,炮舰宇治、鸟羽、伏见、隅田、嵯峨)独立编为遣支舰队。1919年8月9日,遣支舰队又更名为第一遣外舰队,继续以上海为基地,进行警戒。
中国方面舰队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军开始紧急向中国增派军力。事变爆发时日军在华本有第一、第二遣外舰队两支舰队编制,在此基础上两支舰队分别扩充为第三[1]、第四舰队[2]。1937年,以七七事变为标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成立中国方面舰队(日语:支那方面艦隊)以统一指挥在华海军兵力。1938年初日军在中国方面舰队旗下进一步建立第五舰队投入中国战场。1939年11月15日,中国方面舰队下辖三支舰队改名为第一、第二、第三遣支舰队[3]。
第一遣支舰队
由原第三舰队改名而来,继续以上海为基地,在长江流域活动。主力为驻扎在武汉的汉口方面特别根据地队的陆战队,以及配备各式炮舰、用以确保长江流域安全的第11战队,此外还有若干驻留九江、南京的地面部队。
1942年1月15日,汉口方面特别根据地队(简称汉口特根)降格为汉口警备队;1943年8月20日,第一遣支舰队全体降格为扬子江方面特别根据地队(简称扬子江特根)。部队虽然级别降低,但任务并没有变化,依旧是护卫武汉、九江、南京等据点的安全,确保长江航路的正常。战争末期扬子江特根的炮舰几乎损失殆尽,基本只进行陆战,直到战争结束。
1939年11月15日,改称时
1941年12月10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7月14日,中途岛海战后
- 宇治、安宅、势多、比良、保津、坚田、热海、二见、伏见、隅田
- 附属:汉口警备队、九江警备队
历任司令长官
- 谷本马太郎海军中将:1939年11月15日 -
- 细萱戊子郎海军中将:1940年11月15日 -
- 小松辉久海军中将:1941年7月5日 -
- 牧田覚三郎海军中将:1942年2月14日 -
- 远藤喜一海军中将:1943年3月9日 -(降格为扬子江特根时转出)
历任参谋长
- 堀内茂礼海军少将:1939年11月15日 -
- 一瀬信一海军少将:1940年10月15日 -
- 小暮军治海军少将:1942年7月25日 -(降格为扬子江特根时转出)
第二遣支舰队
前身为第五舰队[4][5],改称后继续以广州为基地在华南进行活动。原本拥有着一个水雷战队的实力,太平洋战争前夕替换成了较弱的兵力。地面部队方面,原本下辖3个根据地队,1941年4月10日海南岛特别根据地队升格为警备府,脱离了舰队编制。太平洋战争爆发不久日军即占领了香港,广东方面特别根据地队转移到香港,并且舰队司令部直到日本战败为止也都设在香港。战争末期水面舰艇几乎完全损失,舰队大体以香港、厦门为中心进行地面行动。
1939年11月15日,改称时
- 第15战队:鸟海
- 第5驱逐队:朝风、春风、松风、旗风
- 第21驱逐队:初春、子日、初霜、若叶
- 第3联合航空队:第14、15航空队
- 附属:广东方面特别根据地队、厦门方面特别根据地队、海南岛方面特别根据地队
1941年12月10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7月14日,中途岛海战后
- 嵯峨、桥立、鹎、鹊
- 香港方面特别根据地队
- 香港港务部、广东警备队
- 附属:厦门警备队
1944年4月1日,战时编制制度改定
1944年8月15日,菲律宾海海战后
- 嵯峨、舞子、初雁
- 香港方面特别根据地队
- 香港港务部、广东警备队
- 厦门方面特别根据地队
1945年6月1日,战败前夕
- 舞子、初雁、第102号扫雷艇
- 香港方面特别根据地队
- 香港港务部、广东警备队
- 厦门方面特别根据地队
- 附属:满珠
- 第314、327设营队
历任司令长官
- 高须四郎中将:(改称前)1939年9月29日 -
- 泽本赖雄中将:1940年10月15日 -
- 新见政一中将:1941年4月4日 -
- 原清中将:1942年7月14日 -
- 副岛大助中将:1943年6月21日 -
- 藤田类太郎中将:1945年4月25日 -(战败)
历任参谋长
- 原忠一少将:1939年11月15日 -
- 安场保雄少将:1941年8月13日 -
- 小畑长左卫门少将:1942年9月1日 -
- 大熊譲少将:1943年10月19日 -(战败)
第三遣支舰队
原第四舰队[6][7],一直以青岛为基地在华北一带活动。改称时华北的水上作战活动已经告一段落,故此仅维持最小限度的水面舰艇。陆地方面,管辖青岛方面特别根据地队,单独对青岛一带进行巡逻警戒。1942年1月15日,为了支援日军的南方作战,调走了部分陆战队兵力,青岛特根降格为警备队。1942年4月10日,舰队解散,剩下的兵力全部并入青岛警备队。青岛警备队直到战争结束为止都一直在山东一带活动。
1939年11月15日,改称时
1941年12月10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历任司令长官
历任参谋长
注释
- ^ 豊田副武 2017,第48页.
- ^ 豊田副武 2017,第47-48页.
- ^ 戦史丛书,38巻,72-73页‘第四舰队诞生の経纬と舰队编制の改定’
- ^ 昭和14年11月21日(火)海軍公報(部内限)第3365号 p.33.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 (日语).“官房机密第七〇五六号”
- ^ 昭和14年11月24日(金)海軍公報(部内限)第3367号 p.33.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 (日语).“○旗舰变更 第二遣支舰队司令长官ハ十一月二十二日旗舰ヲ妙高ヨリ鸟海ニ变更セリ|○将旗掲扬 第四舰队司令长官ハ十一月二十二日将旗ヲ千歳ニ掲扬セリ”
- ^ 昭和14年12月1日(金)海軍公報(部内限)第3373号 p.6.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 (日语).‘○第四舰队司令部宛邮便物ノ件 当舰队司令部邮便物ニシテ第三遣支舰队(旧第四舰队)司令部宛ノモノト误送スル向アリテ事务处理上支障鲜カラザルニ付御留意相成度 尚当舰队司令部宛邮便物ハ当分ノ间左记ノ通 佐世保 军舰千歳 第四舰队司令部(第四舰队)’
- ^ 戦史丛书91巻432-435页‘三コ遣支舰队の新编と第四舰队の独立 ― 昭和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参考文献
- ‘官报’
- 防卫庁防卫研修所戦史室. 戦史叢書 中部太平洋方面海軍作戦<1> 昭和17年5月まで 第38巻. 朝云新闻社. 1970年10月.
- 防卫庁防卫研修所戦史室. 戦史叢書 南東方面海軍作戦(1) ガ島奪還作戦開始まで 第49巻. 朝云新闻社. 1971年9月.
- 防卫庁防卫研修所戦史室. 戦史叢書 大本營海軍部・聯合艦隊(1) ―開戦まで― 第91巻. 朝云新闻社. 1975年12月.
- 豊田副武. 最後の帝国海軍 軍令部総長の証言. 中公文库. 中央公论社社. 2017年7月. ISBN 978-4-12-206436-2.
- 秦郁彦编‘日本陆海军総合事典’第2版、东京大学出版会、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