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特河公国

澳大利亚的一个私人国家

赫特河公国(英语:Principality of Hutt River),初称赫特河省(Hutt River Province),是一个位于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境内,有40多年历史的已消亡的私人国家,位于西澳大利亚州首府珀斯以北517公里处,临近北安普敦。1970年4月21日,农场主伦纳德·乔治·卡斯利和数名追随者宣布所辖农场领地从澳大利亚西澳州脱离,成立赫特河省(2006年改用现名)。该国自称它的独立已经由澳大利亚国土局1989年的一封内部信件中获得官方确认,事实上,澳大利亚和世界各国皆从未于任何官方场合中承认此国存在。

赫特河公国
Principality of Hutt River
私人国家
1970年—2020年
赫特河公国国旗
国旗
赫特河公国国徽
国徽
格言:Dum Spiro Spero世界语
当我呼吸时,我希望英语Dum spiro spero
国歌:《它是一块坚实的土地》
赫特河公国国土位置
赫特河公国国土位置
位置靠近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杰洛顿
首都内因
28°04′46″S 114°28′48″E / 28.07944°S 114.48000°E / -28.07944; 114.48000
官方语言英语法语世界语
宗教
基督教
组织架构君主制
亲王 
• 1970年–2017年
伦纳德一世
• 2017年–2020年
格雷姆一世英语Graeme Casley
历史 
• 宣布独立
1970年4月21日
• 宣布回归澳洲
2020年8月3日
人口
• 2019年
26
声称货币赫特河元
时区UTC+8
前身
继承
澳洲
澳洲

赫特河公国占地75平方公里,土地面积比一些独立国家还大。无论是澳大利亚政府,或是其他任何一国的政府,都不承认赫特河公国是一个国家。同时,澳大利亚高等法院与西澳大利亚最高法院,已驳回该公国称号不依从澳大利亚法律的争辩。

2020年8月,因新冠疫情使该国观光收入锐减,重创该国经济,甚至无力偿还庞大的欠税,因此卡斯利亲王宣布该国灭亡并回归澳大利亚,成为2020年第一个因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2型灭亡的“国家”。[1]但该“国家”还是需要固定缴纳给澳洲300万澳币的庞大税金。领导人卡斯利亲王宣布不敌疫情影响,最终将国土卖出,回归澳洲[2]

历史

 
赫特河公国地图

由于与西澳大利亚州政府关于小麦配额的问题长期存有争议;1969年,农场主伦纳德·乔治·卡斯利,援引英国1495年的《叛国法英语Treason Act 1495》,认为州政府的作为已事实上迫使他独立。1970年4月21日,卡斯利和他的数名追随者宣布所辖农场领土,正式从澳大利亚联邦分离,赫特河省成立。但伦纳德·卡斯利同时宣布,他依旧效忠伊丽莎白女王二世。随后,伦纳德·卡斯利由他的家庭成员,也是他的国民,选为这个新国家的领导人,伦纳德·卡斯利也自封为“至高无上的赫特君主伦纳德殿下(His Royal Highness Prince Leonard of Hutt)”。

1980年代早期,该国曾改称为王国,但不久又回复原本的亲王国国名。在此阶段,一个拥有领袖魅力的成员-凯文·盖尔(Kevin Gale)加入了这个亲王国[3],并很快由贵族头衔升为摄政王。尽管凯文·盖尔居住在昆士兰州,远离该国在澳大利亚大陆的另一端,但他逐渐把持了亲王国的财政大权,并大规模发行亲王国的邮票钱币。同时,他还在欧洲北美积极地出售赫特河贵族和爵位头衔。[来源请求]

1990年代初期,凯文·盖尔在各个方面的运作已经变得越来越独立,他定期举办盛大的公共集会,并经常以高调的姿态出现在黄金海岸的慈善募捐活动中。1995年,凯文·盖尔和他的支持者正试图推翻伦纳德君主的统治时(在太平洋一个小岛上建立真正主权独立、受各国认可的赫特河亲王国),凯文·盖尔却突然逝世,一切计划也随即终止。

凯文·盖尔的活跃最终引起了伦纳德君主的注意,伦纳德宣布这个摄政王为叛国者,并在他死后收回了所有的贵族头衔和其他荣誉。从此,对凯文·盖尔在赫特河亲王国的15年,一直争议不断,赫特河亲王国的官方机构对凯文·盖尔为本国做出的贡献也鲜少提及。但值得注意的是,赫特河亲王国在1995年之后变得愈发低调,甚至包括2000年4月21日众多国际媒体和支持者出席的30周年国庆

澳大利亚官方对该亲王国的解释为,它是一个个人行为的商业炒作;在澳大利亚官方出版的观光地图上,注明了该地几个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并表示了该亲王国已宣布独立。

赫特河亲王国自称独立的事情在澳大利亚稍长一些的国人中广为人知。

2020年8月,因2019冠状病毒病全球肆虐,旅游业大受打击。最终王室决定卖出该国土地以偿还澳洲债务。赫特河公国自此灭亡。[1]

数据资料

赫特河公国位于珀斯以北517公里,占地面积约75平方公里。主要收入来自野生花卉、农业产品、邮票和钱币,旅游业也是一个主要收入来源。虽然居于领土内的人民非常少,据估计为20人左右,但宣称在全世界拥有13000个国民。该国没有常设军队,但是许多国民曾经领受军事头衔为奖励。另外,即使是内陆国家,仍授出海军头衔;领导成员主要由伦纳德君主和他的家庭成员所组成,包括伦纳德君主的妻子雪莉(Shirley)王妃和他的儿子伊恩(Ian)王储。尽管赫特河公国尚未获得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国正式认可,但是所发行的护照在许多时候已经被作为出入各国的有效证件。从2004年9月2日开始,赫特河公国开始接受公司注册。至少有一个传统的离岸实体公司被授权受理公司注册业务。

澳大利亚政府的反应

澳大利亚官方针对赫特河公国最常见的解释便是说这是一个私人农场,所谓的“君主”是一个商人。有时候,赫特河公国的问题也会被提议到国会上去,但对它的解释多是机会主义的投机取巧的行为。澳大利亚邮政机构已正式表态将中断对该国的相关服务,但事实上,不仅寄往这个地区的信件能够平安抵达,而且甚至粘贴着赫特河邮票的信件也能够被寄出。赫特河公国曾多次没有缴税,张贴在赫特河公国官方网站上的澳大利亚国土局的内部文件也显示这国并未打算缴税。澳大利亚政府通常总避免与赫特河公国进行法律上的争辩,赫特河公国建造自己的建筑(无需经澳大利亚政府审批)、提供公司注册、办理驾照、制造货币、出版邮票,甚至运作他自己的大学,许多诸如此类的事件似乎在有意激起澳大利亚政府的愤怒,但澳大利亚政府从来就没有妨碍过赫特河公国的“主权”,总是尽可能避免任何法律上的纠纷。

追讨欠税诉讼

虽然澳大利亚政府并未禁止赫特河公国宣称“独立”,但仍坚持赫特河公国“皇族”有义务向澳大利亚政府缴纳税金。澳大利亚税局曾指赫特河公国“皇族”积欠税款,并循法律途径追讨。[4]澳洲税局指纳德·乔治·卡斯利积欠2006年6月30日至2013年6月30日期间的税款、利息和罚款,合共大约澳币277万元,遂于2016年提出起诉追讨;澳洲税局亦于2017年提出起诉,指国王阿瑟·卡斯利(Arthur Casley)积欠2006年6月30日至2012年6月30日期间的税款、利息和罚款,合共大约澳币24万2千多元。[4]

面对澳洲税局的指控,卡斯利父子反驳称赫特河公国属独立国家,澳洲政府并未于赫特河公国拥有司法管辖权;卡斯利父子亦宣称二人没有欠税,但高等法院指二人并未向庭上提出任何相关证据。[4]赫特河公国宣称是独立国家,但高等法院则指有关说法并无法理基础和依据。负责审理该案的Rene Lucien Le Miere法官在裁决书上明言:“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家里宣称主权独立,但即使如此,仍然不可以无视澳洲法律,也不可以不缴税。”[4]Le Miere法官提到,卡斯利父子提出了“虚假稻草人法律论证”。卡斯利父子指出,他们是真实的自己,而非服膺于权势的稻草人。Le Miere法官强调,他们以为可以托辞说是作为稻草人的他们才需要缴税,但真实的他们则并不需要;但这说法是没有法理基础和依据,只是玩弄生僻晦涩的语言(gobbledygook)罢了。[4]西澳州高等法院于2017年6月16日裁决澳洲税局胜诉,下令卡斯利父子缴清合共约澳币300万元欠税。[4]

伦纳德君主

伦纳德·乔治·卡斯利生于1925年,曾是一位出名的律师,但同时又是赫密士主义的忠实拥护者,并有多篇关于此信仰的论文发表。卡斯利的妻子为“尊贵的雪莉王妃殿下(Her Serene Highness Princess Shirley)”,至今他们已有7个成年的孩子,其中以“至高无上的伊恩王子殿下(His Royal Highness Crown Prince Ian)”为王储(但伦纳德最终却禅位给了其他儿子格雷姆而非长子伊安)。伦纳德君主在澳大利亚家喻户晓,多数人认为他的所做只是一种无害的古怪行为,而且许多人认为他面对一个强大政府所表现出的坚韧与无畏令人钦佩。现在在堪培拉澳大利亚博物馆,伦纳德已经作为一项展览被永久陈列于馆中。

参考文献

  1. ^ 1.0 1.1 Australia's oldest micronation, Hutt River is no more thanks to Covid-19. CNN Travel. [2020-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2. ^ 全球首例因疫情亡國!「赫特河公國」領導人忍痛宣布賣國土還債. Yahoo奇摩股市. [2022-11-11] (中文(台湾)). 
  3. ^ 澳洲裡還有其他國家? 出發尋找國中國. U Blog. [2020-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7). 
  4. ^ 4.0 4.1 4.2 4.3 4.4 4.5 澳洲法院否定赫特河公國主權 --- 命其皇室繳清300萬澳元欠稅 --- 法官遣責該國君主操弄"稻草人論證". Legal Frontline 法律前线通讯社. [2017-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外部链接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