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芜
艾芜(1904年6月2日—1992年12月5日),原名汤道耕,中国现代作家,曾用笔名汤爱吾、吴岩、刘明、魏良、乔城等,其代表作为《南行记》。
生平
早年
艾芜生于四川省新繁县清流场(现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一个乡村教师家庭。曾入成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因不满守旧的学校教育,反抗封建包办婚姻,于1925年秋离家出走。他从成都步行到昆明,曾在《云波》半月刊发表新诗,从此开始文学生涯。1927年起的几年,艾芜漂泊于云南、缅甸、新加坡等地,漂泊途中做过杂役,当过小学教师、报馆校对和副刊编辑。1930年因支持缅甸农民暴动,被英国殖民当局驱逐出境。
返国
1931年艾芜途经新加坡回到上海,与好友沙汀联名给鲁迅写信,受到鲁迅指导,从而坚定从事文学创作信心。1932年春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左联解散后,与党失去联系。193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南国之夜》、《南行记》和散文集《漂泊杂记》。这些作品均取材于作者的滇缅漂泊生活,将旖旎的自然风光、边疆异域的风土人情和下层劳动者的悲惨生活状况熔于一炉,引起文坛的注视。抗日战争期间,艾芜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理事,辗转于湖南、广西、四川。抗战胜利后,编辑《半月文艺》,参加民主运动。此阶段主要作品为短篇《秋收》、《纺车复活的时候》、《芭蕉谷》《石青嫂子》和长篇《山野》,对于战争期间农村社会作了真切的刻画。
1949年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艾芜先后任重庆市文化局长、重庆大学中文系主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等职。1953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开始定居北京,专事创作。艾芜曾到鞍钢、大庆、小凉山等地体验生活,1958年完成的长篇小说《百炼成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小说中最早取材于现代大工业的一部。1964年发表《南行记续篇》反映作者重返云南的经历。1965年全家迁回成都,文革中被迫搁笔。
1976年后重新开始创作,同时任中国作协顾问,四川省文联、省作协名誉主席。艾芜在1980年代重新访问鞍钢、大庆、云南边境,写有《南行记新编》,长篇小说《春天的雾》和《风波》等。1981-1989年四川人民出版社整理出版了《艾芜文集》。1992年12月5日,艾芜因患肺炎,引起肺部大面积感染而去世,终年88岁。艾芜的墓地位于新都区桂湖公园中的饮马河畔,于1993年12月落成,由好友巴金手书墓名。
主要作品
参考文献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 1–156.
- 丸尾常喜:〈南行记的创作及其背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丸尾常喜:〈《南行记》的创作及其背景(续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