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仔粉1950年代1960年代香港出现的一种街头小吃,以粘米制成,面条形状与狗的尾巴相似,并制作成粉面贩售。虽然狗仔粉在香港一直普遍认为是低下阶层的食品,其命名也难登大雅之堂,但著名的饮食杂志米芝莲指南却把这种香港粉面收录为推介食品[1]

出现

狗仔粉作为香港低下阶层的食品,其原创者是谁实际上已没有可靠证据而不能考证,但狗仔粉出现的背景,大都与香港所经历的经济困境有关。其中一种说法是战后初期的香港仍是发展中地区,大部分居民的收入都处于低下水平,贫苦阶层便以热水混合粘米粉搓成条状,再煮滚后进食。另一种说法认为狗仔粉是“救济粉”而来,是抗日战争的时候,香港出现物资短缺,人们没什么东西可吃,有救济机构就把这些粉派发给民众[2]

制作

狗仔粉的面条约有半只手指粗,粉条尖头尖尾,像唐狗尾巴,故称为“狗仔粉”,又简称“粉仔”。面条制作完成后,先放入热水煮滚,再把水分隔去。之后面条会放入另一锅已煮好的面汤再次煮滚。面汤的主要材料包括洋葱虾皮冬菇猪油渣。煮滚后便可以碗盛放,然后加上葱花菜脯猪油渣等配菜[3]

另一套做法是先准备所有材料:水、269克粘米粉两份、少许澄面[少许即是多少?需要解释]、浓汤宝(猪骨汤味)、洋葱、虾米仔、冬菇、猪油渣、葱花、菜脯、及虾皮。烧热镬爆香干葱,下虾皮炒至金黄色作汤料。加入三碗水[只碗多大?需要解释]及269克粘米粉,拌匀煮至没粉粒,熄火。再倒入269克粘米粉及少许澄面,趁热搓至混合。可加适量热水或粘米粉调节粉团干湿度。将面团分成小份,辗至约一厘米厚,切成约一厘米粗、七厘米长的条状,可撒少许粘米粉以免面条黏着。汤底方面,先把浓汤宝煮溶,加入洋葱、虾米仔、冬菇、猪油渣煮成汤底。把刚才弄好的狗仔粉放在滚水渌10分钟,加汤料,再煮约10分钟,间中搅拌能以免面条黏在一起,令狗仔粉更易渌。熄火后,加入葱花、猪油渣、菜脯即可享用。

现在

狗仔粉过去曾经是香港低下阶层的果腹食品,随著1970年代香港的经济迅速发展,市民收入普遍增加,市面上供应的食品也变得丰富,于是狗仔粉便如同油渣面猪油捞饭等下栏食品,渐渐走向式微,现在只有少部分大牌档仍有售卖狗仔粉。虽然狗仔粉的材料简单,价格相宜,但加入了菜脯猪油渣等配料,吃起来别有风味,更有食肆因为狗仔粉而登上知名的米芝莲指南[4]

类似食品

中国还有一种类似食品,例如广州人有种称为广州濑粉的食物,传说始于1850年代。是著名的传统老西关小吃,原创地是中山。为广东,香港和澳门地区常见的食品。过去以冷饭晒干后,磨粉特制而成。现以用稻米打磨之后的粘米粉为主要原料,加热水拌和成稠度适中的粉浆,蒸成细长而有韧性的圆条状透明粉条,清汤底加上猪油渣、虾米、冬菇、葱、冲菜粒等传统惹味配料就会变成一锅浓稠适中的濑粉米汤了,口感变得格外顺滑,若再加一点辣椒菜脯干提味,更是滋味无比。广州濑粉与香港、澳门的港式濑粉做法完全不同 但卖相外表却很相似。

参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