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
此条目翻译品质稍有不足。 |
斑马是对斑马亚属(学名:Hippotigris)的通称,是一类常见于非洲的马科马属动物。现存的斑马有三种,分别是平原斑马、山斑马及细纹斑马。斑马的身上有许多条纹,每只个体的条纹都不一样。一般来说斑马是社会性动物,习惯群体生活;规模较小的群体由一只雄性斑马及若干只雌性组成,较大的则由几百只斑马组成。斑马没有固定的栖居地,过着迁徙性的生活。成年斑马一般约2.3米高,肩高约1.5米,体重为300到400公斤,最重的超过410公斤。除了斑纹之外,斑马还有直立的鬃毛。与其近亲马和驴不同,斑马还未被人类真正驯养。
斑马亚属 | |
---|---|
坦桑尼亚恩格罗恩戈罗火山口的平原斑马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哺乳纲 Mammalia |
目: | 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
科: | 马科 Equidae |
属: | 马属 Equus |
亚属: | 斑马亚属 Hippotigris |
种 | |
三种现生斑马的当前分布范围 |
斑马不仅有独特的斑纹,也有独特的习性。在各种类型的栖息地都可以看到它们,例如热带草原。不过,由于猎杀及栖息地破坏等人为因素,野生斑马的数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细纹斑马及山斑马均被列为濒危动物,只有平原斑马还拥有健康的种群数目,但不包括斑驴(斑驴亦称作拟斑马,是平原斑马的亚种之一,已于19世纪灭绝)。
进化及分类学
斑马是由四百万年前的原马进化出来的,最早出现的斑马可能是细纹斑马。有关史前马科动物的化石现存于美国爱达荷州哈杰曼 (爱达荷州)的Hagerman Fossil Beds National Monument。斑马的史前马为“哈杰曼马”(美洲斑马或者哈杰曼斑马),学名为“Equus simplicidens”,其体态跟斑马大致相同,骨骼短窄似驴[1],身形则较像细纹斑马[2]。
目前斑马有三个物种及其亚种。斑马数目变化很大,有几个亚种的分类学地位间的关系亦相当著名。
现在最常见的物种为平原斑马(Equus quagga),又称普通斑马,多生活于南非及东非,已确认的亚种有六个:布车氏斑马(E. q. burchellii)、辑文氏斑马(E. q. chapmani)、克劳谢斑马(E. q. crawshayi)、社路氏斑马(E. q. borensis)、格兰特氏斑马(E. q. boehmi)及已灭绝的拟斑马(E. q. quagga)。
南非的山斑马(Equus zebra)有较平原斑马平滑的皮肤,并有著白色的腹部及较窄的斑纹,有两个亚种,但都属于濒危动物。
细纹斑马(Equus grevyi)是目前身形最大的斑马。它们身长头小,有点像驴。其斑马聚居于埃塞俄比亚及肯雅北部的半干草原。细纹斑马亦是目前数目最少的斑马,经已濒危。
纵然不同种类的斑马的分布区可能会重叠一起,但它们一向都不会杂交,例如是白氏斑马及平原斑马的车氏亚种。关起来饲养的斑马便有可能会杂交,例如平原斑马及山斑马会,其杂交种除了有较大的耳朵及有点不同之外,样子跟平原斑马差不多。若雄性细纹斑马及雌性山斑马杂交,流产的机会率会较高。
身体特征
斑纹
虽然以前斑马被误以为白色皮肤、黑色间条,但其实斑马是黑色皮肤、黑毛与白毛相间的动物。除常见的黑白条纹外,有些种类的斑马在黑白纹之间还有褐色的“阴影纹”,例如平原斑马的亚种布氏斑马(Equus quagga burchelli)[3][4]。虽然斑马的黑白斑纹在人类眼中十分的抢眼,但对于只有黑白视觉的掠食动物而言,黑白条纹有助于打散外轮廓、使掠食者不容易锁定个体,但主要原因是,黑白交错的斑纹可使马蝇[5][6]、采采蝇等害虫较不会寄生在它们身上[7][8]。黑白色的条纹还可调节身体的温度,形成自然的空调系统,因为白色可反光、降温,黑色可吸光、升温。斑马的斑纹在头、颈、前半身的部份主要是竖直的,而后半身及脚的斑纹则是横纹。
每只斑马的纹理也不是完全相同的,这样它们就可以识别到其斑马的身份。斑纹也有吸引异性关注的作用,另外受过伤的斑马的纹理可能会有点乱,在它们择偶时可以参考配偶的斑纹以判断对方的健康情况。
步态
跟马相同,斑马能够细步行,亦能慢走及快走。速度来说,斑马比马稍慢,但是它们的耐力较好,要猎食它们的猛兽较难追得上。斑马被其他动物追逐时经常霎时转弯令敌人很难捕捉它们,走投无路的话便会猛啖飙起,又踢又咬。
感官
斑马视力不俗,它们并非色盲。跟别的有蹄动物一样,斑马的眼生在头的两侧,视觉较阔。它们在较黑暗的环境也能看得到其他东西,但其夜视能力在跟肉食动物相对之下也比较弱。幸好斑马的听力也颇为灵敏,环绕听觉亦比马好得多,更可以转向任意方向,以补偿对眼的夜视弱点,防止在夜间轻易被肉食动物捉到。
生态及行为
一夫多妻
斑马是高度社群性的动物。不同的种类其社会构成亦不同。平原斑马及山斑马有“家庭”结构,每“家”也有一只雄性斑马、最多六只的雌性斑马及它们的子女。而一些尚未交配的雄性斑马则会自己单独生活,或是跟其他雄性一起生活,直至它们有能力去挑战有“家室”的雄性斑马。当斑马群被狮子攻击时,成年的斑马会组成一个圆形,并将未成年斑马放在圈内,其首领则会保护它的配偶和孩子。
细纹斑马跟其他斑马不同,它们没有固定的社会关系。细纹斑马很少长时间一起生活。成年的雄性斑马会自己独居,而未成年的斑马就会跟它们的母亲生活在一起。跟平原斑马及山斑马一样,尚未交配的雄性斑马会跟其他雄性一起生活,不过关系不太固定。
联络
斑马会用高音的吠声及嘶声联络,细纹斑马的叫声有点像驴。耳朵能够表达他们的心情,心情平静、紧张或温和友善时,它们的耳朵会直起。受到惊吓时耳朵会向前,生气时则向后。在观察周围是否有天敌时,耳朵会直起,眼睛会转动以作观察,紧张时鼻更会喷气。看到有天敌时,斑马会大声地吠叫。
食物及饲料
斑马是草食性动物。除了草之外,灌木、树枝、树叶甚至树皮也是它们的食物。适应能力较强的消化系统,令斑马可以在低营养条件下生存,比其他草食性动物优胜。
繁殖
同别的动物一样,雌性斑马比雄性的较早成熟,三岁就能够生殖,而雄性到五六岁才有繁殖能力。跟马一样,斑马出世不久就懂得起立、行走及哺乳。刚出世的斑马斑纹是棕色及白色的,随著年龄和长大,便会变成黑底白间。
山斑马及平原斑马的幼儿由它们的母亲及其他成年斑马一起保护,而细纹斑马的的幼儿就通常只由它们自己的母亲保护,因为细纹斑马的社会群会在繁殖季节几个月后即刻解散。
人类影响
驯养
因为斑马比马更能适应非洲的疫症,欧洲殖民者曾经试图驯服斑马代替马用于骑乘和拉车。然而由于斑马的天性较难预测,在压力下容易受惊吓,驯服斑马多数都以失败告终。因此,能被人类成功驯服的斑马多为杂交斑马(斑马跟其他马科动物如马、驴杂交的品种),而非天然纯种斑马。
在英格兰,一位名叫莱昂内尔·沃尔特·罗特希尔德的动物博物家曾经经常使用斑马来驾驭马车。1907年,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第一位医生,名叫罗森道·里贝罗的人,就经常使用斑马作为日常坐骑。在18世纪中期,名叫乔治·格雷的民统治者把斑马从他之前的南非殖民统治区引进到了新西兰,并且在他自己私人的卡瓦岛上拉马车用。
贺瑞斯·海斯船长在他大约1899年写的《马的特点》中对各种斑马的可用性做了比较。他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就给一匹山斑马上了鞍和缰绳,但却无法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控制住这匹斑马并给它上“嚼”。他解释是斑马的脖子“太硬”,他根本就没办法把它的脖子拉向任何一个方向。尽管他在马戏团的环形场内驯服了这匹斑马,但一旦拉到户外,就再也无法控制住它。他发现平原斑马容易训练,而且对采采蝇的叮咬免疫,因此认为平原斑马是理想的可驯服种类。他认为斑驴非常适合驯养,因为斑驴比其他种类的斑马更强壮,更温驯听话,脾性更像马[9]。
保护
人类对斑马的数量影响非常大,而人类偷猎斑马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取斑马皮。1930年代时,山斑马的数量因为捕猎而濒临灭绝,数量少于100匹。由于及时保护,数量上升到了700匹。所有山斑马亚种都在国家公园内得到了保护,但偷猎现象仍然存在。
细纹斑马也受到了威胁。猎杀和家畜的竞争令其数量大幅减少。因为种群规模小,像干旱等自然灾害对整个种群很容易产生明显的影响。平原斑马数量比细纹斑马多得多,具有健康的种群规模。然而猎杀和农业耕作对平原斑马栖息地的影响仍然在威胁著平原斑马。拟斑马已经因此而灭绝。
文化
斑马是非洲民间故事的题材,故事内容解释了斑马为什么长有斑纹。根据纳米比亚布殊曼人的民间故事:斑马本来全身都是白色的,但有一次它跟狒狒在水洼发生冲突,继而动武。斑马大力踢倒狒狒,以至失去平衡,跌进火堆里,火堆中的火棒戳在斑马的皮上,于是便在留下黑色的斑纹[10]。在电影《幻想曲》中,当中两只半人马跟我们经常描画的上半身人下半身马不同,是上半身人下半身斑马[11]。
很多艺术作品也使用斑马来做主题[12]。莫卧儿帝国的第四任皇帝贾汉吉尔(1605年至1624年在位)便命乌司达·万舍(Ustad Mansur)绘画一幅斑马图[13]。另外,斑马纹亦是家俬、地毯和时装的常用花纹。
电影里的斑马担当的角色五花八门,但亦曾在一些电影中担任主角,较为知名的如《马达加斯加》及《斑纹大赛》(Racing Stripes)。斑马亦用作产品或企业的吉祥物或标志,较为著名的例子有斑马科技(Zebra Technologies)和Fruit Stripe口香糖。而博茨瓦纳的国徽上亦有斑马图案。
参见
参考文献
- ^ Hunt, Kathleen. Horse Evolution. TalkOrigins Archive. 1995-01-04 [2008-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30).
- ^ Hagerman Horse. [2009-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9).
- ^ 斑马防身术——靠条纹“晃晕”天敌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3-12-19.,亚太日报,2013年12月18日
- ^ Prothero D.R, Schoch R. M (2003). Horns, Tusks, and Flippers: The Evolution of Hoofed Mammal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 奇客Solidot | 斑马的条纹如何阻止马蝇叮咬. www.solidot.org. [2023-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1).
- ^ Bristol, University of. Experts discover how zebra stripes work to thwart horsefly attacks. phys.org. [2023-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31) (英语).
- ^ Waage, J. K. (1981). How the zebra got its stripes: biting flies as selective agents in the evolution of zebra colouration. J. Entom. Soc. South Africa. 44: 351 - 358.
- ^ 斑馬究竟為什麼有條紋?一個困擾了科學家150年之久的謎題. 国家地理 (杂志). 2019-04-18 [2019-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 ^ 何礼士·兮尔士船长(1893),《马的特点》,页311-316, 伦敦:W. Thacker
- ^ How the Zebra Got his Stripes. Gateway Africa. [2008-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31).
- ^ Tim Dirks. 幻想曲 (1940). Tim Dirks. [2008-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3).
- ^ Zebra Art. 艺术保护. [2008-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0).
- ^ Cohen, M.J. John Major, Simon Schama (2004), History in quotations,第146页, Sterling出版有限公司,ISBN 0-304-35387-6
外部链接
- Horse Tigers. Nature. 2001-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04).
- Great Zebra Exodus. Nature. 2013-05-15 [2020-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
- Zebra Fact File. Outtoafrica.nl. n.d.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