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常美(1931年10月24日-),出生于南投草屯,台中市人,台湾白色恐怖受难者。高中时期因参与学校自治会,受到会长被指为共匪案牵连入狱;在狱中结职后来的丈夫欧阳剑华。出狱后鼓励丈夫以绘画创作反应狱中经历,并率学习舞蹈音乐的子女投入多场人权纪念活动。2015年国家人权馆筹备处发表的《镜头下的白色人生》第二辑纪录片当中,是唯一女性受访者。

入狱

张常美在初中时期参加学校自治会,就读台湾省立台中商业职业学校(今国立台中科技大学)一年级时,因自治会会长被指为共匪,1950年4月10日,她被叫进校长室,和其他自治会成员先后被带走,时年18岁的她开始12年又100天的监狱生涯[1]:74-77

因当时被抓的政治犯太多,据张常美口述,她在台湾省保安司令部与狱友十数人一起关在三坪大小的空间,交叉睡去不能翻身,一日甚至仅一到两次如厕时间;期间换过牢房,曾与辜颜碧霞同关一处,因年龄与辜濂松相仿,甚得辜颜碧霞照顾。期间张常美被情治人员审讯、逼供,甚至制作自白书要求她签名,以“参加叛乱组织”的罪名遭判刑12年。因监狱人满为患,期间她曾于台湾省保安司令部、台北看守所台南监狱职训总队,再调回台湾台北地方法院看守所(今法务部矫正署台北看守所),然后1953年送绿岛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新生训导处,半年后又调回台湾省保安司令部情报处,再调军法处,最后到台湾省生产教育实验所直到释放。[1] :78-128[2]

在狱中期间,张常美曾与被中国国民党处决的抗日名将李友邦妻子严秀峰同监,也曾与小孩一起关过。曾亲眼见李友邦侄子李苍降之妻李曾碧丽怀有身孕,被特务毒打刑求后导致下体流血,导致腹中胎儿胎盘剥离而早产。或听闻丁窈窕朱瑜等女囚在狱中待产,产下子女后,小孩就跟著母亲在狱中艰苦生活,与眼见母亲被送刑场枪决前生离死别的最后一刻。[3]

张常美与同批船只前往绿岛的难友欧阳剑华,再调回生教所后重逢。欧阳剑华透过书信示爱,再加上生教所主任要求演出戏剧《桃花扇》,两人利用排戏和上课的零碎时间约会。出狱后两人结婚,欧阳剑华靠写字画、制作广告招牌、代书业务谋生,度过一段艰苦的生活。后来欧阳剑华独到的创作作品外销日本,声名大噪,清苦生活渐渐迈向小康。两人育有一女三子。[3]

平反

在2000年首次政党轮替后,张常美鼓励有绘画才能的丈夫,将狱中所见所闻的各种刑求,绘出具体图像,辅以文字说明,将绿岛劳动改造、新生训导处的日常情况画出,提供诸多建构绿岛人权园区的资料。

2005年5月17日第一场绿岛人权音乐会──“关不住的歌声”,张常美的长子欧阳慧刚指挥国立台湾交响乐团,演奏萧泰然的“啊~福尔摩沙─为殉难者的镇魂曲”,其后于2010年带著两位儿子陪著阿公阿嬷到绿岛,三代一同参加艺术季。小儿子欧阳慧儒在许多人权场合演奏大提琴。 2012年9月2日,欧阳剑华逝世一年后,其女欧阳慧珍以“浮生 画魂 舞魄”舞剧进行公演,长子夫妇、长孙、三子夫妇、长外孙女皆参与演出,以纪念父母亲曾经承受的苦难[4]。在新北市艺文中心 《浮生——我爱的人在火烧岛》公演时,张常美的子、孙辈皆有上台演出[5]

在2015年国家人权馆筹备处发表的《镜头下的白色人生》第二辑纪录片当中,张常美是片中19位受访者中的唯一女性,她说:“多少菁英在白色恐怖时代被杀掉、被关掉、被糟蹋掉,我不会原谅,我没那么心胸宽大,恨透了、恨透了”。同年12月9日,中华民国文化部所属国家人权博物馆筹备处举办“冤狱、求生与扬名:欧阳剑华与张常美生命故事”特展,展出欧阳剑华与张常美两人白色恐怖时期的生命经历、生教所时期相恋的情书、狱中刑求水彩作品、享誉东瀛的“冠头人名诗”书法作品等。[6]

参考文献

  1. ^ 1.0 1.1 曹钦荣、林芳微. 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與其他 2022年2月第二版. 书林出版. 2022. ISBN 978-957-445-892-9. 
  2. ^ 2017年2月23日张常美女士在北一女中绿觉醒社团邀请,莅校座谈。张常美女士座谈内容请参考:拖鞋阿北的一家[1]
  3. ^ 3.0 3.1 欧阳剑华. 百劫重興:中國人百年苦難. 新北市: 欧阳剑华. 2002 (中文(台湾)). 
  4. ^ 康依伦. 〈我的父母是政治犯〉. 《阳光时务周刊》 (香港: 高见文化行销股份有限公司). 2013-06-04, (第57期) (中文(香港)). 
  5. ^ 林朝亿. 雙親白色恐怖經歷 歐陽慧珍搬上舞台. 新头壳. 2012-08-22 [2015-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3) (中文(台湾)). 
  6. ^ 程婉瑜. 冤獄、求生與揚名:政治受難者歐陽劍華與張常美的生命故事展覽專刊. 新北市: 国家人权博物馆筹备处. 2015. ISBN 9789860443493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