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台湾教育专案/政大世界民族志学习作业/会所制度

会所制度
卑南族少年会所,是12-18岁之卑南族少年接受部落教育的地方
分布地区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 台东县 花莲县


会所制度台湾原住民社会当中,会所制度常见于台湾东部地区具有年龄阶级的母系原住民社会中,在阿美族卑南族撒奇莱雅族邹族卡那卡那富族拉阿鲁哇族,另外也有少部分具有社会阶级的原住民社会,例如东排湾族、东鲁凯族等族群当中也都有会所制度的存在[1],会所对于传承部落文化与部落主体性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其目的主要可分为三大部分:教育、军事、政治。

会所建筑

会所的建筑通常被定位为宗教建筑的一种,由于台湾的气候较为湿热,因此多采用高脚屋的设计,但仍有少数受到地形或该地气候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功能

会所制度的功能主要可以区分为政治、军事、教育等三大面向,政治方式主要是部落长老团与头目讨论部落公共事务的场所;在军事方面则是军事建立民防组织,抵御外族势力入侵,特别是在东排湾及东鲁凯等非当地优势族群的社会中[2] ;至于教育层面,主要是透过年龄阶级的制度来训练部落青年求生、打猎等技巧

各族概况

不同的族群对于会所会因为当地的环境,以及该族群的社会文化而有不同的称呼、建筑形式,和制度等等,大多数的会所都是男子会所(Man's House),禁止女性进入其中。[3]以下简述东部四个原住民族会所制度

阿美族的称呼主要分为四种,花东纵谷平原的花莲北部以及海线丰滨乡以北的族人称会所为talo’an;寿丰乡以南到秀姑峦溪一带称之为soraratan;瑞穗奇美一代称为’adawang;台东境内则称为sefi。阿美族的传统会所建筑的原始样貌是横长架空式,东部地区大致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高脚屋式,大多离地三尺高,屋基为长方形,用三排立柱撑起两坡式的高屋顶,屋内仅后方有一面墙壁,中央则有一整年都会持续燃烧的炉火。另外一种的会所形式为平地式,例如台东市马兰部落的会所,其规划大致与干栏式相同。阿美族的会所[4]。在传统阿美族的会所当中,会所内的竹床必须按照年龄阶级来区分,相同年龄阶级的人睡在一样的区域,阶级越低(越新进者)睡在越靠近门的地方,而会所的主要用途是男子年龄组织的训练&教育中心,也是部落长老团与头目讨论部落公共事务的政治中心。然而传统的会所制度在1950-60年代后就逐渐式微,会所也转变为社区活动中心的性质。

撒奇莱雅族的会所称为dadek,通常位于聚落中心,是年龄阶级聚集与修习之处,提供类似学校的教育与学习功能,传统上进入年龄阶级的青少年必须在会所居住至结婚为止。此外,部分耆老认为该族的政治组织式建构在会所制度、母系社会、年龄阶级、长老会议等文化之中。

卑南族的会所分为成年会所(Palakwan),以及少年会所(Ttakuban)。其中成年会所又称为巴拉冠[5]或公廨,通常是以茅竿、竹片和茅草建成的长方形建筑,室内中央有方形的地灶,周围则是以竹编做成的连床[6]。少年的会所大多是干栏式的建筑,高约5-6米,上下以竹梯进出,圆形的屋内内部有方形火炉。会所是卑南族的祭祀与社会中心,男子必须经由会所制度,12、13岁开始进入会所,每2年往上升一个阶级,每个阶级都有各自的名称,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各种不同阶段的训练,阶级交替之间会举办著名的少年猴祭,赞扬通过考验的少年。少年猴祭结束,晋升为青年的新生会在大猎祭当中由各自的教父围上围裙,随后三年内必须服劳役并接受更艰困的训练与考验,方能步入成人阶级。 。[7]

台东鲁凯族的会所制度当中,会所的功能主要为军事与教育取向,这起因于在台东平原鲁凯族只有大南社(今达鲁玛克部落),为了抵御其他强势族群,再加上邻近的卑南族阿美族都有会所制度,因而产生会所制度。鲁凯族会所称为alokuwa,会所为两层式的平底建筑,下层放柴薪,上层则是青年的睡铺与活动空间。传统上,鲁凯族男子在8岁进入少年会所,之后不可任意更变会所,15岁时加入青年会所,开始接受一系列成为勇士的训练,以抵御外敌,21岁后才可脱离会所生活,结婚生子,会所里的各种阶级有各别的权力、义务和应遵守的事项。除此之外,会所内也有祖先们的遗像,以表示对祖先的怀念与崇拜。[8]

参考资料

  1. ^ 會所. 中华民国内政部. [11 June 2018]. 
  2. ^ 台灣土著的年齡組織與會所制度. 中央研究院数位典藏资源网. 19 June 2018 [19 June 2018]. 
  3. ^ 會所. 中华民国内政部. [11 June 2018]. 
  4. ^ 达西乌拉弯˙毕马(田哲益). 台灣的原住民族:阿美族. 台原出版. 0 January 2001. ISBN 9579261962. 
  5. ^ 叶一飞. 卑南族?排灣族?從東排灣Tjavualji部落看頭目與巴拉冠的社會再生產 (PDF). 2012. 
  6. ^ 达西乌拉弯˙毕马(田哲益). 台灣的原住民族:卑南族. 台原出版. 05 May 2002. ISBN 9867860004. 
  7. ^ 卑南族會所制度. 中华民国文化部国家文化数据库. [20 June 2018]. 
  8. ^ 魯凱族文化特質. 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万维网. [20 June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