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台海登船临检事件
1895年台海登船临检事件发生于1895年10月21日,英国籍商船“塞里斯轮”(Thales,《台湾通史》译作“爹利士”)于距离中国厦门港15海哩远的台湾海峡公海上,遭日本海军舰队扣押,而其扣押理由是为了搜捕追查台湾民主国总统刘永福。
该事件经英国驻日公使向日本明治政府提出严重抗议后,日本政府与军方立即郑重向英国致歉。由于日本计划对英国采购大批军用舰艇,英国也退让与日本政府达成不追究赔偿之和解。该事件是英日同盟缔结前的罕见英日冲突,也对日后同盟结成有若干影响。
背景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清廷战败,签下了《马关条约》,将福建台湾省割让予日本。1895年夏初,日军于台湾北部的澳底登陆,并与台湾民主国军民,展开名称为乙未战争的五个月之久战事。此战争从1895年5月29日日军登陆台湾后至同年11月战争结束,持续了5个多月,共造成台湾方面14000名兵勇战死。战役死亡164名日本军,瘴疠则死亡4700名兵士,包括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与山根信成少将。
其中,在乙未战争领导对日战事最力的黑旗军将领刘永福,虽未接受台湾民主国总统之位,但于台南指挥为数不多黑旗军于东石与布袋与日军对战。1895年10月18日,刘永福于布袋嘴与日军第四混成旅团交战失利,在写信求和被拒后,弃台南城离台。1895年10月20日,刘永福从位于台南市区总统行馆(今大天后宫)赶至安平港,并连同20名随从,委身匿于中国籍戎克船船舱内,隔日(10月21日)随即改乘转搭“塞里斯轮”内渡至厦门。
事件经过
10月20日,目的地为厦门的“塞里斯轮”搭载800名乘客顺利从台南的安平港出发。船程约整日余的行程,于10月21日,到达于距离厦门港15海哩(折合公制约28公里)远的海面上。
在此公海上,塞里斯轮突然遭巡弋其间的日本海军巡洋舰“八重山舰”及所属舰队喝令停船,并在武力扣押船只后,以武装人员强行登船临检。日军搜索船上800名乘客后,欲带走刘永福及其随从七名,称其为“叛乱嫌疑犯”。不过此举遭塞里斯轮船长以“不合国际公法”所拒绝,两造于公海上僵持竟日。
10月23日,辗转获知临检事件的英国驻日公使萨道义经过安排会见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并针对该事件向日本政府提出严重抗议后,陆续提出数点要求。第一、请首相知会八重山舰队司令,立即停止船上搜捕事件,并在“收到英国指令之前,暂时搁置”逮捕计划。第二、英国连同法国,强烈要求日本政府与军方处分该事件负责人。第三、八重山舰立即放行“塞里斯轮”及其扣押的刘永福等人。第四、除赔偿船主损失外,并要求八重山舰施放礼炮向“塞里斯轮上的英国国旗”道歉。
外交交涉
经折冲了解后,日本政府与军方承认过失。据《日本外交文书》第28卷记载,东京方面表示,临检事件误解原因在于舰队司令与临检执行官兵“不熟悉《土匪搜索训令》”。日方除了表示遗憾外,也声明愿意赔偿船主延误船期等之全部损失。同日,日本舰队退让,除了派遣两名军官随同轮船进入厦门之外,不但准予轮船依预定航线驶入厦门港,也放行刘永福及其20名随从。另一方面,英国与法国政府则放弃礼炮、追究事责与请求赔偿的先前对日数点要求[1][2]。
据英国驻日公使亚奈斯特·撒透日记显示,英国政府之所以放弃先前强硬究责及施放礼炮要求,在于日本海军同年进行的庞大造舰计划。该计划预计建造15,000吨一级战舰4艘,七千吨一级巡洋舰3艘,吉野级4,500吨二级巡洋舰4艘,总工程费达1亿8千万日币。因为英国造船商对此与美国造船商激烈竞标,深怕此事件影响得标。在此情形下,伦敦方面基于对商业利益的高度重视,随即放低姿态,放弃对日军的求偿。
“阿婆仔阆港”的传言
根据李筱峰和郭弘斌在2005年分别发表文章:“镇守在台南的刘永福,最后也是在日军还未攻入台南之前,就逃跑了。他抱着心爱的小狗,化妆成老太婆躲在英轮潜回厦门。”[3][4]。同时也有郭弘斌发表:“抛弃多年的袍泽弟兄,独自化妆成老太婆,从港口逃出。这件事被台湾人讥笑称为‘阿婆阆港’(台湾话:a-pô làng káng)”[5]。另江泽祥2009年有‘阿婆谅港’用法[6]。
其他文献则是有另外说法
- 刘建仁著《台湾话的语源与理据》附记据说阿婆仔弄港是唐景崧[7]。台语 laŋʟ-kaŋ` 这个词“是近年才产生、流行的语词”[8]。
- 除此在《新台湾新闻周刊》及其他的报导中,也有该语源的主角是唐景崧的说法。[9][10][11]
- 曾逸昌所著作的《悲情岛国四百年》认为刘永福是剃掉“最心爱胡子”,打扮成工人混入煤炭堆来躲避日军追查。[12]
- 卢建荣主编的《入侵台湾-烽火家国四百年》认为刘永福贿贿赂船主以顺利脱逃。[13]
- 郭弘斌另篇文献描述刘永福是“脱了官服换上民装”及“潜逃时亦与其子负责打狗炮台的刘成良、部下陈树南、柯王贵等人一起”[14]。
- 1895年当时的《台湾教会公报》有如此记载[15]:在九月初二(阳历10月19日)晚间,刘钦差有计划地逃到一艘火熏船(轮船),叫做Tia-lī-sū。到了隔天船开往厦门,不过日本的军舰有两次追到,官兵也有详细搜索刘钦差是否有在船内。
- 1896年日方出版的《攻台战纪》,描述成刘永福“易容”脱逃。[16]
参考文献
脚注
- ^ Edward Owen Rutter; 译者:蔡耀纬. 第一章. 1921穿越福爾摩沙:一位英國作家的臺灣旅行. 台湾: 远足文化. 2017-09-27. ISBN 9789869532235 (中文(台湾)).
- ^ winnie199064. 1895年台海登船臨檢事件 (html). Xuite. 2008-11-23 [2020-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9).
- ^ 李筱峰,〈追思抗日烈士吳湯興有感〉.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9).
- ^ 《李筱峰專欄》烈士與豎仔 ---追思抗日烈士吳湯興有感. 自由时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4).
- ^ 郭弘斌:奴隸現象. [2011-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9).
- ^ 江泽祥. 埋冤(台灣). 新港文教基金会. 2009年6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8).
- ^ 台湾话的语源与理据(刘建仁著):浪杠(laŋʟ-kaŋˋ)──逃跑(Posted on 2011/04/24 by 刘建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附记〉:1895年清廷战败,把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当时唐景崧任台湾巡抚,是台湾的最高首长,虽然清廷命他马上离开台湾,但他与台湾士绅成立台湾民主国,并被众人推举为总统。日军登台后,唐景崧不但无法号令军兵抵抗日军,新竹、彰化方面的驻军也拒绝北上支援,台北岌岌可危。据说,他于六月四日深夜化装成一个老妇人,潜逃到淡水,在洋人的帮助下登上德国的船,逃往厦门。当时的人就讥笑他说:“a(阿)-po´(婆)-・a(仔)laŋʟ(阆)-kaŋ`(港)”。
- ^ 台湾话的语源与理据(刘建仁著):浪杠(laŋʟ-kaŋˋ)──逃跑(Posted on 2011/04/24 by 刘建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语 laŋʟ-kaŋ` 这个词,在已出版的众多台语相关字书、辞书里面,只见于《台话大》(陈修,1991年)及《台闽》(董忠司,2001年),写做“阆港”,可见laŋʟ-kaŋ` 是近年才产生、流行的语词。日治时代的《台日大》(1931-32年)没有收录 laŋʟ-kaŋ` 这个词。
- ^ 阿婆ㄚ浪港? 马预留后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台湾新闻周刊
- ^ 台北之旅 ~ 6 唐景崧的台湾民主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539chen 之 “唐总统”发辫往上梳化妆成老太婆,从淡水乘德国籍轮船Arthu号弃职落跑回清国大陆。( 因此产生一句台语谚语 “阿婆弄港”或加上外来语“UP弄港”( UP是发辫往上梳的意思 )。
- ^ “唐景崧”に関连した动画の一覧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Weblio 辞书
- ^ 曾逸昌:《悲情岛国四百年》,2006年,ISBN:978-957413908-8
- ^ 卢建荣:《入侵台湾-烽火家国四百年》,台北,城邦,1999年,ISBN:957708916X
- ^ 郭弘斌,〈刘永福阵前弃军潜逃,台南沦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Tâi-lâm Kau-chiàn ê Siau-sit〉(台南交戰的消息),《Tâi-ôan Kàu-hōe Kong-pò》(台灣教會公報),128卷(期),第144篇 ,台灣教會公報社,1895年12月16日. [2014年8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6月3日).
- ^ 日军参谋总部著,许佩贤编纂翻译,《攻台战纪》,1996年,台北,远流
其他参考资料
- 古野直也著,谢森展译,《总督府到总统府》,1995年,台北,创意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 连横,《台湾通史》
- 日军参谋总部著,许佩贤编纂翻译,《攻台战纪》,1996年,台北,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