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战斗机

飓风战斗机英国于30年代设计的战斗机,在不列颠空战期间皇家空军取得的战果大都由飓风战斗机击落,是英国成功渡过不列颠空战的最大功臣。到1944年末共生产14,000架飓风战斗机和海飓风战斗机(Sea Hurricane),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各个主要战场服役。

飓风战斗机

飓风战斗机

类型 战斗机
制造商 霍克飞机公司
设计者 悉尼·肯姆
首飞 1935年11月6日
起役日期 1937年
状态 退役
主要用户 皇家空军
制造数量 14,000架

设计与研发

 
国立航空航天博物馆内的飓风战斗机
 
曾参加不列颠空战的飓风战斗机

飓风战斗机霍克飞机公司(Hawker Siddeley)根据英国航空部规格F.36/34(F.5/34修订)而设计,规格要求生产一种配备劳斯莱斯PV-12发动机的战斗机,PV-12发动机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梅林引擎。设计于1934年初展开,由西德尼坎姆(Sidney Camm)设计。

某程度来说,飓风战斗机的设计在推出时已经显得有点不合时宜。它使用了霍克飞机公司建造双翼机的技术,以传统机械方式接合和固定而非焊接。机身结构以由钢管组成的沃伦式桁架构成,装上机肋和纵梁后覆上布制蒙皮。初期机翼以两组钢制翼梁构成结构,再覆上布制蒙皮。到1939年4月由一种硬铝(duraluminium)制造的全金属与应力蒙皮结构的机翼取代,其后出厂的飓风战斗机均使用这种机翼。同期推出的喷火战斗机使用金属应力蒙皮,虽然强度较高和较轻,但抗打击力却较差。

坎姆把设计交到航空部时被以太过保守为由否决。霍克飞机公司孤注一掷,独力支持将坎姆的设计付诸实行。以经济角度考量,飓风战斗机必须尽量以霍克公司现有的机具与技术生产(飓风实际上就是怒火战斗机英语Hawker Fury的单翼版)。但使用旧技术却是飓风战斗机成功的关键因素,机身的金属结构和布制蒙皮非常耐用,而且比起喷火战斗机的应力蒙皮,飓风战斗机的布制蒙皮对高爆弹有更高的抵抗力,简单的设计亦令维修变得更容易。

飓风战斗机于1936年开始量产,其简单的结构令生产十分容易,而同期推出又较先进的喷火战斗机则因为结构复杂设计新颖而令生产速度大大减慢。获配备飓风战斗机的飞行中队同样受惠,这些飞行中队早就熟悉像飓风战斗机这类老结构飞机的维修方法。维修简便、配置宽阔的起落架和良好的飞行特性令飓风战斗机退居二线后仍然在一些环境恶劣,要求可靠多于性能的战场执行任务。

生产

1936年6月,飓风战斗机开始量产,英国空军部第一笔签下600架的订单,首批量产的飓风Mk I在1937年10月12日拨交部队。和喷火式相比,制造飓风的人力工时较为节省,英国统计制造一架飓风需要10,300工时,喷火则是15,200工时,且1936年时的喷火尚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对当时迫切需要新型战机的英国皇家空军而言飓风的性能不够好已经是次要问题;且飓风的机体结构及材质有许多承袭当时现役的战斗机,后勤人员可以快速衔接,且在英国本土的战斗机中队甚至可以在中队自备的修理厂对飞机进行维护与改造。

大部分都由霍克飞机公司在英国的工厂制造,但是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威廉堡加拿大汽车与铸造公司英语Canadian Car and Foundry也参与量产,这个海外生产计划是由英国皇家空军许可,但并非英国政府的规划。在慕尼黑会议后,英国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战争一触即发,霍克公司将生产所需的型架、实体样品、以微缩胶卷储存的设计图运往加拿大设厂,英国皇家空军也援助了一个中队20架的飓风派遣到加拿大强化空防,并将其中2架借给加拿大公司做为参考用。在加拿大的飓风从1940年2月开始量产,部分输入英国参加英伦三岛空战。

就现在统计,飓风和海飓风战斗机共生产大概14,487架;9,986架由霍克飞机制造(布鲁克兰英语Brooklands工厂在1937年12月至1942年10月生产、兰利工厂从1939年10月至1944年7月生产),霍克的姐妹公司格洛斯特飞机公司英语Gloster Aircraft Company代工了2,750架,奥斯汀汽车公司(Austin Motor Company)代工了300架。加拿大则生产了1,451架,即Mk X。

除了英国,南斯拉夫也被授权生产100架飓风战机,由龙飞机公司英语Zmaj aircraft罗戈扎斯基飞机公司英语Rogožarski组装,但南斯拉夫在1941年意识到可能无法获得梅林引擎后,向德国采购DB 601发动机改装在该国生产的飓风战机上,这种英德混血飓风在1941年开始使用。还有比利时在1938年订购80架飓风,由Avions Fairey公司生产,武器则换用4挺使用13.2毫米子弹的勃朗宁机枪

型号

飓风Mk I

 
飓风Mk1(R4118),是唯一一架到现在还能飞行,又参与过不列颠空战的飓风战斗机
 
飓风Mk1 (R4118)

如预期一样,第1架飓风Mk I很快就完成,1937年10月开始付运。这款早期型号非常简单,使用覆有布制蒙皮的机翼,木制双叶定距螺旋桨,装甲不足又没有自封油箱。以劳斯莱斯梅林引擎Mk II或Mk III驱动,产生1,030匹马力,并配备8挺使用7.7毫米口径(.303英寸)子弹的M1919机枪

8挺机枪听起来好像火力很强,但事实上这种小口径机枪只能击落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木制飞机。不列颠空战期间常常出现德军飞机被大量7.7毫米口径子弹击中后仍能安全飞返基地的情况,使用弹量较少但口径较大的机枪能更有效击落敌机,Mk I后的型号均改善了火力不足的问题。

1939年,Mk I改用全金属机翼和德哈维兰(de Havilland)或罗托(Rotol)恒速金属螺旋桨,又加装了装甲和增加发动机推力的喷射式排气道。皇家空军共订购500架Mk I后期型,成为法国战役不列颠空战时的主力机种。首位皇家空军的王牌飞行员第73中队的科柏·凯恩英语Cobber Kain就是使用这种MK I后期型。

虽然倚赖一些旧科技,但飓风证明能与德国空军的Bf 109匹敌。参与不列颠空战时于第85飞行中队服役的英国王牌彼德·唐森(Peter Townsend)著作Duel of Eagles中指出,飓风战斗机超凡的回转性能能够抵销BF 109在速度上的优势。另一个因素就是驱动飓风战斗机的梅林发动机,尤其当加装了限流器英语Miss Shilling's orifice改善负G动作会出现截油的问题后,梅林的低空性能较驱动Bf 109的DB 601好。但于15,000英尺以上时,DB601A-1则较梅林III和XII佳。

飓风Mk II

 
飓风MK IIC(PZ865),清楚看见左右机翼各有两门机炮

梅林发动机改良版本XX(MK 20)于1940年推出,新的双速增压器可以让飞行员根据高度(气压)改变叶轮(impeller)速度。于18,000尺或以上,飞行员可以转到高速传动("FS ratio"—完全增压(Full Supercharge))以增加压缩,低于18,000尺时,则转到低速传动("MS ratio"—普通增压(Moderate Supercharge)),这样会减少引擎功率的消耗。结果于不同高度都能够提供更大的动力,发动机的性能得到显著的提升,最大输出1,280匹马力。

1940年6月11日,第一架配备灰背隼XX的飓风Mk I首飞。1940年9月,不列颠空战最激烈的时候,飓风Mk IIA1亦开始交付各飞行中队。

霍克飞机公司对改装战斗机武装有充足经验。首个试验将2门欧瑞康(Oerlikon Contraves)20毫米防空炮以吊舱安装于飓风机翼下,但携弹量少,弹鼓供弹的设计又常常出现卡弹的情形。最后以4门西斯潘诺Mk II 20毫米机炮安装于机翼内。

灰背隼XX性能之佳,让老旧的飓风仍能继续生产,霍克飞机公司不久后推出飓风Mk IIA2,一种配备12门勃朗宁机枪,一种配备4门西斯潘诺机炮。首架MKII A2于10月交付,使用了较大的螺旋桨。

 
飓风IV (KZ321)

其后订名为MK IIBMK IIC,分别于1941年4月和6月推出,都使用了经轻微修改的机翼。新机翼加装了炸弹挂架,可挂250公斤、500公斤炸弹或附加油箱。此时德国的新式战斗机性能上已超越飓风,因此飓风的角色就转为战斗轰炸机和夜间战斗机。

Mk II也用于地面支援,但很快就发现20毫米机炮的能力并不足以摧毁德国坦克,用炸弹攻击更是不可能。霍克于每边机翼下加装1门40毫米机炮,机翼内的武装则减至每边一门勃朗宁机枪,问题迎刃而解。这些改装了的飓风被起了一个绰号—飞行开罐器(Flying Can Openers)。

首架改装了的MK IIB于1941年9月18日首飞。其后新建配备这种武装的飓风被订名为MK IID,于1942年开始交付,并于驾驶舱、散热器和发动机加装装甲。MK IID最初配备劳斯莱斯制的机炮,携弹12发;但很快便转用维克斯S机炮,携弹15发。MK IID于北非战场执行反坦克任务,在没有防空炮火和敌方战斗机干扰下,飓风MK IID均能精确有效地打击装甲车辆和其他地面车辆。

另一种使用改装机翼的型号为MK IIE,在首250架交付后型号变更为MK IV

T Mk IIC是一种以MK IIC为蓝本的双座教练机。只为伊朗空军建造过2架。

飓风Mk III

Mk III是使用帕卡克(Packard制梅林发动机的MK II,以腾出英国制的梅林发动机供其他机种使用。但其后英国制的梅林发动机产量增加,计划因此被放弃。

飓风Mk IV

 
飓风Mk IV,携有RP-3火箭弹。

飓风最后一个重大改动就是使机翼更为“合理”(rationalize),装置一个能挂载2枚炸弹的挂架,2门40毫米维克斯航炮或8枚RP-3火箭弹。也改用了最新的灰背隼24或27发动机,输出1,620匹马力,并装有沙尘过滤器。

Mk IV于1944年早期被台风战斗轰炸机取代前于欧洲战场执行地面攻击任务。法国王牌皮埃尔·克洛斯特曼(Pierre Clostermann)于其著作The Big Show中忆述携带有RP-3火箭弹的飓风航速会因为火箭弹的阻力而限制于每小时330公里,致命的德军地面炮火很容易就击落携有火箭弹的飓风。克洛斯特曼也叙述了一次火箭弹攻击任务,第184飞行中队4架飓风Mk IV于1943年12月20日负责攻击法国海岸一个V-1发射场,但有3架飓风在展开攻击前已经被击落。

飓风Mk V

有2架飓风Mk IV被改装为飓风Mk V,使用4叶螺旋桨和灰背隼32发动机。当时地面攻击任务已经改由台风执行,飓风亦不再生产,只有少量MK V交付到空军。

此时,于英国的飓风已经退居二线。但其他海外地方仍视飓风为一线战斗机,于中东远东地区均有突出表现。1941年至1942年初防卫马耳他的战役,飓风亦作了非常重大的贡献。

加拿大飓风,Mk X至Mk XV

部分飓风由加拿大汽车及铸造公司英语Canadian Car & Foundry Corporation生产。

  • 飓风Mk X: 单座战斗机/战斗轰炸机,1具帕卡德梅林28发动机提供1,300匹马力。配备8门0.303英寸(7.7毫米)口径机枪,共生产490架。
  • 飓风Mk XI: 共生产150架。
  • 飓风Mk XII: 单座战斗机/战斗轰炸机,1具帕卡德梅林29发动机提供1,300匹马力。配备12门0.303英寸(7.7毫米)口径机枪,其后改为4门20毫米航炮
  • 飓风Mk XIIA: 单座战斗机/战斗轰炸机,1具帕卡德梅林29发动机提供1,300匹马力。配备8门0.303英寸(7.7毫米)口径机枪。
  • 海飓风Mk XIIA: 与飓风Mk XIIA相同。

海飓风战斗机

 
海飓风战斗机

海飓风战斗机是飓风战斗机的舰载机型号,这是英国皇家海军为了应付在大西洋海战当中神出鬼没的德国U艇Fw 200轰炸机,1941年把英国皇家空军的二手飓风战斗机改装成舰载机,用于护航航空母舰,其机翼不能折起。

海飓风Mk IA

 
一架海飓风Mk IA战斗机正在被弹射起飞

由飓风Mk I改装而成,用于一些装有弹射器的商船(Catapult Armed Merchantman, CAM)上,自商船的弹射器出击并为商船群提供空中防御。如果未能飞抵陆地,飞行员就要跳伞逃生,并由商船救起。

海飓风Mk IA都是由一些前线部队退役的飓风Mk I改装而成,这些飓风Mk I都曾损坏过,结构上都不太坚固。曾经有一架海飓风Mk IA因抵受不住弹射器的冲力而裂成碎片。

50架飓风Mk 1改装成。

海飓风Mk IB

 
一架由维特斯号护航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海飓风式战斗机
 
海飓风Mk IB编队,摄于1941年12月

装有弹射器线轴和着陆勾。由1941年10月起,用于商船改装的航舰。

340架飓风Mk IIA改装成。

海飓风Mk IC

自1942年2月起把MK I改装,加装弹射器线轴、着陆勾和飓风Mk IIC的机翼。

400架飓风Mk IIC和MK IIB改装成。

海飓风Mk IIC

用于航空母舰,装有海军无线电设备。

400架飓风Mk IIC改装成。

规格(飓风IIC)

 
Hawker Hurricane

基本信息

  • 机组:1名

性能 武器

  • 机枪:
    • IIA: 8挺0.303寸(7.7毫米)口径勃朗宁机枪
    • IIB: 12挺0.303寸(7.7毫米)口径勃朗宁机枪
    • IIC: 4门20毫米口径西斯潘诺Mk II机炮
    • IID: 2门40毫米口径维克斯S型航炮,2挺0.303寸(7.7毫米)口径勃朗宁机枪
  • 炸弹(IIC及IID):
    • 2× 250磅炸弹
    • 2× 500磅炸弹

实战

西欧战场

1940年不列颠空战期间,皇家空军取得的大部分由飓风战斗机缔造,被击落的2,739架敌机中,有1,593架是由飓风式击落。在战役的前半期,喷火式的数量不多,大部分中队仍是用飓风应战,飓风的性能确实不如德军的Bf 109战斗机,所以皇家空军便把数量有限的喷火式集中对付Bf 109,飓风则负责对付速度较慢,如He 111轰炸机等德军轰炸机。由于为德军轰炸机队护航的Bf 109续航力不足,不能全程为轰炸机护航,只要有喷火式缠着Bf 109,飓风便不用担心德军的护航战斗机的威胁,虽然德军尚有航程较长的Bf 110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不过Bf 110战斗机的机动性不佳,飓风足以应付,而且参与拦截的飓风的数量够多,就能有效打击来袭的德军轰炸机队。德军有很多轰炸机是由飓风所击落,不过因为很多实际上被飓风击落的德军飞行员都声称是被喷火击落,所以风头被喷火抢去。到1940年末不列颠空战结束时,喷火的生产速度已经赶上飓风,大部分飞行中队都已经能够配备喷火战斗机。

东线苏联

1941年6月22日,随着纳粹德军发动对苏联的巴巴罗萨作战德苏战争爆发,英国随即援助苏联,其中组建了配备飓风战斗机的第151战斗机联队(下辖第81中队和第134中队),他们分成两批,第一批39架飓风战斗机在1941年8月12日坐船前往苏联北方港口摩尔曼斯克的华因加机场,第二批24架飓风战斗机在同年9月7日从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直接飞向该机场,除此之外,还有15架散装的飓风战斗机也在不久后组装完成并运到这个机场。

9月11日,这两个中队各派出8架飓风战斗机对摩尔曼斯克港四周作空中巡逻但无遇到敌机,第二日也就是9月12日,一架从挪威飞来的德国空军第5航空队的Bf 110战斗机和两架第81中队的飓风战斗机遇上,德军Bf 110战斗机成功逃离,当日下午,德国空军JG77联队的5架Bf 109战斗机为一架做侦察的Hs 126攻击机护航,第81中队的5架飓风战斗机与之打空战,两架Bf 109战斗机被击落而英军也失去了一架飓风战斗机,飞行员阵亡。

9月17日黄昏,8架飓风战斗机和一队苏联轰炸机在摩尔曼斯克西北上空遇上两架德军Bf 109战斗机,一场空战后,这两架德机都被击落而其中一名飞行员被苏军活捉成为俘掳,之后是连场大雨直至9月26日又发生一场小规模空战,第二日也就是9月27日,12架飓风战斗机为12架苏联轰炸机护航,突然又有4架德机向他们俯冲开火。

之后天气一直变坏,英军飓风战斗机要起飞就越来越困难,10月6日,一队德军Ju 88轰炸机偷袭华因加机场,英军飓风战斗机紧急起飞,一场空战后,英军飓风战斗机击落3架和击伤5架德机,华因加机场也被炸成许多小坑洞,这是英军飓风战斗机在苏联的最后一战,之后,英国人把其余完好的36架飓风战斗机移交给苏联空军。

北非与地中海战场

东亚和印度洋战场

 
图为其中一架曾参与新加坡上空英日空战的英军飓风战斗机
 
在新加坡战役当中被日军击落的飓风式
 
1943年后,英军飓风在中缅印战区主要作为对地攻击机
 
二战末期,在中缅印战区一处机场上的飓风战斗机

英联邦和荷兰飞行员驾驶的飓风战斗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区曾在新加坡印尼斯里兰卡缅甸跟日军一式战隼以及零式战斗机作战,期间也曾短暂停留在中国云南垒允机场。

当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后,泰国迅速向日军投降,日军一式战隼战斗机更从泰国机场起飞去为进攻马来西亚新加坡的日军作空中支援,马来亚战役开打,而在空中也证明日军一式战隼比英军的F2A战斗机优胜,英国人为此从伊拉克调派51架飓风IIB战斗机和24名飞行员到新加坡,他们在1942年1月13日到达并加入了原先在此驾驶水牛式的第232中队和488中队(新西兰空军),空战在1月22日开打,虽然英军飞行员当中不乏曾参加不列颠空战的老手但明显的已经历四年中日战争实战的日军飞行员更优胜,英军飓风最终不敌日军一式战隼,在实战当中,日军飞行员以为飓风式是著名的喷火战斗机,同样英军飞行员也以为一式战隼是著名的零式战斗机,因为一式战其外型、重视格斗的设计取向与三菱的零式战机相近,1942年1月24日,日本海军龙骧号航空母舰也来到并送来了真正的零式战斗机,飓风最终完全不敌,最后祇有8架飓风和英军残余飞行员逃往荷属印尼巨港,新加坡也随即沦陷。

1942年1月27日至30日,又有48架飓风IIB战斗机由英国不屈号航空母舰运送到邻近印尼巨港的两处空军基地,当中有24架被编入荷属印尼空军第4大队并改为涂上倒橙色三角型标记,之后日军攻打荷属印尼,2月7日,日军大举空袭并炸毁了在地面上的30架飓风,2月13日,日军伞兵在一式战隼的空中支援下攻占巴厘巴板油田并至少有两架飓风被日本陆航第64战队队长加藤建夫击落,第二日(2月14日),英军飓风击沉6艘日军货船但也有7架飓风被击落,2月18日,同盟国所有飞机和飞行员全部撤退至爪哇,而这时英军飓风祇剩下18架可用,之后又有12架飓风被运去爪哇作增援,然而这都是螳臂挡车,印尼最终全都被日军攻占,祇有一架英军飓风和一众残余飞行员坐船逃往澳洲,飓风战斗机大多被毁于实战而日军也俘获了两架飓风。

日本海军下个目标就是英属斯里兰卡(当时叫“锡兰”)而发动了印度洋空袭,1942年4月5日,53架九七式舰上攻击机和36架九九式舰上轰炸机在36架零式战斗机的护航之下从赤城号航空母舰飞龙号航空母舰等日军航母上起飞(当时日军总共有5艘航空母舰:赤城号、飞龙号、苍龙号翔鹤号瑞鹤号),空袭可伦坡港,日军航母指挥官是南云忠一,英军派出35架飓风迎敌,一场空战后,21架英军飓风被日军零战击落而也有18架日军战机被飓风击落(零战祇被击落一架)另有5架日机被防空炮火击落。

1942年4月9日,日本海军又出动多达91架九七式舰上攻击机在41架零式战斗机护航之下大举空袭亭可马里,英军祇能派出16架飓风迎敌,一场空战后,8架英军飓风被日军零战击落而有3架被击伤,日军实际损失为3架零战和2架九七式并有10架九七式被击伤。

飓风式战斗机也曾用于中缅印战区并和有“飞虎队”之称的中华民国空军美籍志愿大队一起对抗日军,后来缅甸沦陷时,还曾有8架飓风短暂降落于中缅边境的云南垒允机场,1943年后,英军飓风在中缅印战区主要作为对地攻击机。

外国用户

由于构造坚固,维修容易令飓风在二战每个战场都有很长的服役期,同盟国轴心国都曾使用过飓风。一些国家更是在因缘际会的情形下开始使用,如中立国爱尔兰。当局把那些迫降到爱尔兰的飓风战斗机充公,然后供爱尔兰航空兵(Irish Air Corps)使用。(爱尔兰人会对经边境“逃”回北爱尔兰的飞行员“视若无睹”)

飓风亦加入了自由法国的空军—Forces Aériennes Françaises Libresg (FAFL),由1940年6月到1943年5月间于北非征战。FAFL的飓风均于机身涂上洛林十字(Cross of Lorraine)而不是传统的圆标(roundel)标志以免与维希法国的空军混淆。

英联邦国家中,包括新西兰,皇家空军内的皇家新西兰空军第486飞行中队和第488飞行中队(由新西兰人组成,皇家新西兰空军训练,但由皇家空军指挥)都是使用飓风战斗机。皇家加拿大空军亦有几个中队使用飓风,包括曾经参与不列颠空战的皇家加拿大空军第1飞行中队。南非空军的飓风则是沙漠空军(Desert Air Force)组成的一部分。

比利时购买了20架飓风,并获授权自行生产80架,但只完成了2架。大部分飓风都在德国入侵时损毁。南斯拉夫亦获授权生产飓风,并接收英国24架样板机。多种型号共2952架飓风被送到苏联服役。芬兰空军曾由苏联虏获1架飓风MK IIC。

芬兰冬季战争末购入12架飓风MK I,运送中途损失了2架。其后英国对芬兰宣战,在零件不足的情况下飓风MK I并未有发挥太大作用。所有10架飓风共计击落了5.5架敌机。

当时属于荷兰殖民地的印尼在新加坡沦陷后从英国人那里得到24架飓风战斗机,但后来在空战中被日军战斗机击落18架。

土耳其和罗马尼亚于1939年购入飓风战斗机,其他重要使用者包括澳洲、希腊、埃及、印度、伊朗和葡萄牙。

德国空军亦将一些掳获的飓风作训练和教学用途,日本则掳获2架澳洲的飓风。

使用国家和地区

参考资料

  • Deighton, Len. Fighter: The True Story of the Battle of Britain.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77. ISBN 0-586-04611-9.
  • Fozard, John W., Ed. Sydney Camm & the Hurricane. London: Airlife, 1991. ISBN 1-85310-270-9.
  • Mason, Francis K. Hawker Aircraft since 1920. London: Putnam, 1991. ISBN 0-85177-839-9.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