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休
韩休(673年—740年6月8日),字良士,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政治人物、宰相。
韩休 | |||||||
---|---|---|---|---|---|---|---|
政治家 | |||||||
时代 | 唐朝 | ||||||
字 | 良士 | ||||||
出生 | 673年 京兆府长安 | ||||||
逝世 | 740年6月8日 | (66—67岁)||||||
| |||||||
生平
为韩大智次子,十二岁能作文章,十八岁博通群书。弱冠应文笔绝伦科,举擢第一,授冀州下博县尉,黄门侍郎李峤见其文章卓越,改授他为蒲州虞乡县尉。任满改陕州桃林县丞。又应制举(由吏部侍郎郑愔主持科举)。
先天元年(712年),韩休与校书郎赵冬曦同中制举文可以经邦科,再举贤良方正科(由皇太子李隆基亲自主持),并为乙第,擢为左补阙,不久判主爵员外郎。又转起居郎,迁给事中、中书舍人。进至礼部侍郎,兼知制诰。开元十二年出为虢州刺史,因坚持请求将虢州养马税草均分给其他州,最终得到朝廷允许。一年后以母丧解职,皇帝起复他为左庶子、兼知制诰。韩休固请终丧制。服阙赴职,转为工部侍郎,依旧知制诰。又转兵部侍郎,改尚书右丞。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侍中裴光庭卒,玄宗敕命萧嵩推举可代为宰辅者,萧嵩表示韩休可适任,遂擢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年十二月转任工部尚书,罢相。二十四年,迁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子。二十八年病卒,年六十八,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忠。宝应元年,又赠太子太师。
韩休工于文辞,张说曰:“韩休之文,有如太羹玄酒,虽雅有典则,而薄于滋味。”[1]墓志载其著有文集二十卷。
虢州位于东京洛阳、西京长安之间,帝"后"时常移驾经过,供应舆驾的粮草赋税极重,韩休任刺史时奏请平均分摊赋粮于其他州郡。中书令张说回应:“免虢而与它州,此守臣为私惠耳。”韩休还是固执争论,相关官员坦白是惧怕忤逆宰相之意,韩休说:“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最后决定如韩休所请。
韩休性格耿直不奉承上意,敢进谏,既为相,天下翕然宜之。万年尉李美玉有罪,玄宗决定流放岭南。韩休答:“尉小官,犯非大恶。今朝廷有大奸,请得先治。金吾大将军程伯献恃恩而贪,室宅舆马僭法度,臣请先伯献,后美玉。”玄宗不允许,韩休固争:“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玄宗争不过而作罢。大致上正直固执像这样。起初萧嵩以为韩休温和柔易才推荐之,韩休遇到事情反而与萧嵩硬争,萧嵩不能平息。宋璟听闻后说:“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萧嵩宽博多可,韩休峭鲠,时政得失言之未尝不尽。唐玄宗曾经在御苑中打猎,或张扬作乐稍有过火,就会视左右问说:“韩休知否?”已而谏疏就呈到了。曾经引鉴默默不乐,左右曰:“自韩休入朝,陛下无一日欢,何自戚戚,不逐去之?”玄宗曰:“吾虽瘠,天下肥矣。且萧嵩每启事,必顺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寝。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直,我退而思天下,寝必安。吾用休,社稷计耳。”
韩休墓
韩休墓位于陕西西安市长安区郭新庄村南100米处,2014年3月进行发掘,整个墓葬结构由墓道、5个过洞、5个天井、6个壁龛、封门、甬道、墓室组成。墓室门口出土韩休与夫人柳氏的墓志铭两合。墓室及甬道内均有壁画。墓室东壁有乐舞图,西壁为树下高士图,南壁为朱雀图,北壁为玄武图和山水图。甬道两侧为唐代仕女图、宦官抬箱图壁画。墓室棺床上的棺木已腐朽不见。
韩休墓志盖篆书《大唐故韩府君墓志铭》九字,《大唐故太子少师赠杨州大都督昌黎韩府君墓志铭并序》与新、旧唐书所载的逝世年份不同,应以墓志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五月十日(740年6月8日)为准。
家庭
高祖
- 韩护,北周商州刺史、洪雅公
曾祖
- 韩尚贤,隋朝邓州长史,袭黄台公
祖父
- 韩神符,阆州长史、巫州刺史
父亲
夫人
- 河东柳氏,隋朝熊州司马柳孝斌曾孙女,鄜州别驾柳客尼孙女,戎州南溪县令柳明伟之女
子女
注释
- ^ 《大唐新语》卷八《文章》
延伸阅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