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判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7月31日) |
教判,即教相判释,亦称教相、判教、教摄,佛教术语,即判别解释佛陀教法相状差别之理论。大乘佛教诸多教典传至中国后,佛教僧众就教说的形式、深浅、先后等,进行分类而判别教说。佛陀教法应对象根机,义理互有出入,教相判释因此产生,以明佛陀言行之真意,建立贯摄全部佛法的纲领与体系[1]。自智者大师创建天台宗,论难南三北七诸师,贡献了新的判教理论,和华严宗、法相宗之教判并为汉传佛教传统通行之判教体系[2]。
渊源
早在部派佛教时代,就有人探讨佛所说经是否皆为了义(梵语:nitartha)的问题。[3]
根据《异部宗轮论》,大众部主张“世尊所说无不如义,佛所说经皆是了义”;说一切有部则认为“世尊亦有不如义言,佛所说经非皆了义,佛自说有不了义经”,不了义经是“假施设,有别意趣”,应求“此经意趣”,别为解说。
到了大乘佛教时代,龙树认为佛经有“易了义”和“深远难解义”,主张佛陀为应机设教的方便,而有了义说和不了义说;因此龙树立了四种悉檀,以世界悉檀、各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通摄佛说。无著持相同看法,主张“复有四种意趣,四种秘密”,依照平等意趣、别时意趣、别义意趣、补特伽罗意乐意趣,则“一切佛言应随决了”。
汉传大乘佛教认为,释迦牟尼根据弟子不同根性,因时因地,而给予不同教法。由此产生了天台宗五时八教,法相宗三时教,华严宗五教十宗等教判学说。
传统部派和大乘的关系
印度大乘佛教的三大派系,中观、瑜伽、如来藏,重释了三转法轮之说,以声闻为初转法轮之方便说,是小乘法;自宗为最胜法轮了义教,判他宗为不了义。[4][5][6][7]
说一切有部迦湿弥罗国论师,广集各家解说加以论定,编成《大毘婆沙论》,特别针对分别论者和譬喻师加以论难。承继此一毘婆沙宗学说的众贤,称大乘为空花论宗,否定其见解,认为大乘非佛说。[8]
历史
教判盛行于南北朝,当时有“南三北七”一说。此后天台宗智𫖮改易顿、渐、不定等三种教相,为五味八教。三论宗吉藏则立声闻、菩萨二藏,于二藏中又别开根本、枝末、摄末归本三法轮,此为二藏三转法轮判。南山律宗道宣分化制二教,化教又分诸法性空无我(二乘)、诸法本相是空(小菩萨)、诸法外尘本无,实唯有识(大菩萨)之南山三教。法相宗玄奘则依照《解深密经》、《金光明经》等,立转法轮、照法轮、持法转三法轮的“三时教判”,其弟子窥基则发展为“三教八宗”的教判。而华严宗的法藏则于《华严经探玄记》中立“五教十宗”[9]。
藏传佛教宁玛派把佛教分为九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是共三乘,事续、行续、瑜伽续是外三乘,最高级是内密三乘。
拉萨法诤
赤松德赞时期,西藏桑耶寺发生过一场拉萨法诤,由来自印度那烂陀寺随瑜伽行中观派,师承寂护的莲花戒代表渐教,以及来自汉地敦煌禅门北宗,师承神秀弟子义福、降魔藏等人的堪布摩诃衍代表顿教,此场法诤反映了大乘教法中顿渐法门的诤辩。[10][11][12][13]
主要传统判教学说
法相宗判教
法相宗判教的理论依据是《解深密经》、《金光明经》等。唐玄奘法师立“三时教判”,即转法轮、照法轮、持法转三法轮之判。
其弟子窥基法师发展为“三教八宗”,三教中以诸阿含“我空法有”为有教,“三论”、《般若》等“诸法皆空”为空教,《华严经》、《解深密经》、《法华经》等“非有非无之中道”为中道教;八宗为[14][15]:
- 我法俱有宗:犊子部
- 有法无我宗:说一切有部
- 法无去来宗:大众部、分别说部
- 现通假实宗:说假部、经量部,及成实论
- 俗妄真实宗:说出世部
- 诸法但名宗:一说部
- 胜义皆空宗:《般若》诸经及《中论》、《百论》
- 应理圆实宗:《法华》、《华严》、《深密》等经及无著等所说之唯识中道教
华严宗判教
华严宗判教的理论依据是《华严经探玄记》,提出“五教十宗”。
- 小教
- 始教
- 终教(小、始、 终皆为渐教)
- 顿教
- 圆教
十宗之前七取自窥基所立,后三宗为:
- 真德不空宗(终教)
- 相想俱绝宗(顿教)
- 圆明具德宗(圆教)
天台宗判教
天台宗判教的理论依据是《妙法莲华经玄义》和《维摩经玄疏》之《四教义》,提出“五味八教”,或称“五时八教”。
五味
隋朝智𫖮在《法华玄义》提出五味教的理论。他认为佛陀顺应众生根机,说法有深浅不同之五味。
- 乳味:如日初先照高山,厚殖善根,顿说佛道。顿说本不为声闻,声闻虽在座,如聋如痖,此如《华严经》。约法被缘,缘得大益,名顿教相。
- 酪味:次照幽谷,浅行偏明,渐为开解,为说三藏(《四阿含》、《五部律》、《婆沙》、《俱舍》等)。三藏本不为菩萨说,菩萨虽在座,声闻不识,此乃小隔于大,大隐于小。约法被缘,名渐教相。
- 生苏味:次照平地,示一佛土,令净秽不同,示现一身,巨细各异,一音说法,随类各解。此如《维摩诘经》等诸方等经。约法被缘,犹是渐教。
- 熟苏味:大人蒙其光用,婴儿丧其睛明,虽三乘俱学,二乘取证寂灭,此如《大品般若经》等诸般若经。若约法被缘,犹是渐教。
- 醍醐味:日光普照,高下悉均平,令皆成佛道,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此如《妙法莲华经》。若约法被缘,名渐圆教。《大般涅槃经》为根性未熟者,具谈佛性,与《法华》醍醐佛性味同。
八教
化仪四教
- 顿教
- 渐教
- 秘密教
- 不定教
化法四教
- 藏教
- 通教
- 别教
- 圆教
日本
藏传佛教判教
藏传佛教九乘判教
藏传佛教宁玛派(旧译派)在《宁玛九乘次第》提出世间所有哲学和宗教,分为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总判为颠倒外道乘、凡夫人天乘(即修善修禅定可往生人道、天道之教法)和真实内道乘(佛法),人天乘受摄于佛法;真实内道乘(佛法)又判为九乘次第[16]:
其中,前三乘即显教,声闻、独觉为小乘,菩萨为大乘;外密三乘基本等同于汉传密宗的教法;内密三乘又叫大密咒乘,是藏密不共法,第九乘无上瑜伽为最上乘。
藏传佛教其他判教
除宁玛一派,其他各派皆主张四部说:
现代发展
- 太虚法师判印度佛教为三期:一、小行大隐,二、大主小从,三、大行小隐、密主显从。又判佛法为: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判大乘不共法为三宗: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识宗、法界圆觉宗。出自〈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海潮音》二十一卷第十期。
- 印顺法师判印度佛教为五期:一、声闻为本之解脱同归,二、菩萨倾向之声闻分流,三、菩萨为本之大小兼畅,四、如来倾向之菩萨分流,五、如来为本之天佛一如。沿用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的次第,判大乘不共法为三系:性空唯名系、虚妄唯识系、真常唯心系。出自《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成佛之道》。
参见
参考文献
- ^ 《法华玄义》(卷十):““圣人布教各有归从,然诸家判教非一。””
- ^ 《法华经三大部补注》:“已上诸师判教,依天台宗则无取焉。当今之世盛流布者,唯慈恩、贤首二家耳。”
- ^ 释悟殷. 讀《大毘婆沙論》劄記論師的佛陀觀(三). [2017-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5).
- ^ 圣严法师. 華嚴心詮:原人論考釋. [2017-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5).
- ^ 班班多杰. 藏傳佛教史上的“他空見”與“自空見”. 哲学研究. 1995 [2017-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6).
- ^ 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近代天竺那烂陀寺。同时有二大德论师。一曰戒贤。一曰智光。并神解超伦。声高五印。六师稽颡。异部归诚。大乘学人仰之如日月。独步天竺。各一人而已。遂所承宗异。立教互违。谓戒贤则远承弥勒无著。近踵护法难陀。依深密等经瑜伽等论。立三种教。以法相大乘为真了义。谓佛初鹿园转于四谛小乘法轮。说诸有为法从缘生。以破外道自性因等。又由缘生无人我故。翻彼外道说有我等。然犹未说法无我理。即四阿含经等。第二时中。虽依遍计所执。而说诸法自性皆空。翻彼小乘。然于依他圆成。犹未说有。即诸部般若等。第三时中。就大乘正理。具说三性三无性等。方为尽理。即解深密经等。是故于彼因缘生法。初唯说有。即堕有边。次唯说空。即堕空边。既各堕边。俱非了义。后时具说所执性空。余二为有。契合中道。方为了义。此依解深密经判。二智光论师远承文殊龙树。近禀提婆清辩。依般若等经中观等论。亦立三教。以明无相大乘为真了义。谓佛初鹿园为诸小根说于四谛。明心境俱有。次于中时。为彼中根说法相大乘。明境空心有唯识道理。以根犹劣未能令入平等真空故作是说。于第三时。为上根说无相大乘。辨心境俱空。平等一味为真了义。又初则渐破外道自性等。故说因缘生法决定是有。次则渐破小乘缘生实有之执。故说依他因缘假有。以彼怖畏此真空故。犹在假有而接引之。后时方就究竟大乘。说此缘生即是性空平等一相。是故即判法相大乘有所得等。为第二时非真了义也。此三教次第。如智光论师般若灯论释中。引大乘妙智经说。”
- ^ 廖本圣. 蔣央協巴《宗義理論》藏本譯注:毘婆沙宗與經部宗 (PDF). 正观. [2017-02-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2-27).
- ^
- 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其四部之中,大乘小乘区分不定。北天南海之郡,纯是小乘。神州赤县之乡,意存大教。自余诸处大小杂行。考其致也,则律捡不殊,齐制五篇通修四谛。若礼菩萨读大乘经,名之为大。不行斯事,号之为小”
- 释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戒日王于那烂陀寺侧造𨱎石精舍,高逾十丈,诸国咸知。王后行次乌茶国,其国僧皆小乘学,不信大乘,谓为空花外道,非佛所说。既见王来,谓曰:闻王于那烂陀侧作𨱎石精舍,功甚壮伟,何不于迦波釐外道寺造而独于彼也?王曰:斯何言甚!答曰:那烂陀寺空花外道,与迦波釐不殊故也”
- 《顺正理论》:“世尊不应依不实法说胜义有,又亦不应唯证假有成等正觉,空花论者可说此言。称佛为师,不应党此。故十二处皆是实有,非于假法可说胜义……今详经主似总厌背毘婆沙宗,欲依空花拨一切法皆无自性...若言意显自体不能于自体中守自性义,则应同彼空花论宗。”
- ^ 《大乘义章》卷一、《大乘玄论》卷五、《解深密经疏》卷一、《华严经疏钞玄谈》卷四
- ^ 释慧严. 中國禪宗在西藏. 中华佛学学报. 1994, 7 [2017-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7).
- ^ 杨富学. 摩訶衍禪法對吐蕃佛教的影響. [2017-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1).
- ^ 沈卫荣. 西藏文文獻中的和尚摩訶衍及其教法 ── 一個創造出來的傳統 (PDF). 新史学. 2005, 16 (1) [2017-02-2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9-06).
- ^ 冉云华. 元代禪僧與西藏喇嘛辨論考. [2017-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8).
- ^ 《佛光大辭典》【教相判釋】. [2018-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2).
- ^ 廖明活(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 窺基的判教思想, 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三期(1998年), [2018-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3)
- ^ 九乘次第. [2019-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05).
- ^ 阿努瑜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龙钦宁提百科
参考书籍
- 《大乘玄论》(卷五)
- 《解深密经疏》(卷一)
- 《华严经疏钞玄谈》(卷四)
外部链接
- 南北朝涅槃师的判教及其价值意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地论师、摄论师的判教学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净影寺慧远的判教学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净影寺慧远判教观的再考察
- 吉藏与大乘《涅槃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法华经》于中国佛教的判教地位 ——从鸠摩罗什到法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天台智𫖮教观思想体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天台化法四教之研究 ──以智𫖮、智旭的论述为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窥基的判教思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窥基判教思想的重新审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贤首判教体系之探讨
- 华严判教论辨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五代永明延寿的佛教诠释理论:隋唐“判教”的继承及其解构
- 顿悟渐修与鱼兔筌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论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反思性特质
- 印顺法师对“真实”与“方便”的抉择与诠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华雨集 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华雨集 佛教的发展与判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教相判释:空海对唐密日本化的贡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日本净土宗的判教论和中国祖师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试论宗喀巴的判教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从佛教传承谈佛教知识体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