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虫岩
放射虫岩是硅质岩的一种,硬度较高、粒度较细、与燧石相似,主要由放射虫死亡后的残骸构成。放射虫岩这一名词也应用于已固结的放射虫软泥。未固结的放射虫岩被称为放射虫土。放射虫燧石是层理发育,微晶的放射虫岩,硅质胶结或硅质基质的一种放射虫岩[1]。
特征
放射虫岩是一种生物成因的沉积岩,其层理发育,粘土矿物较少。其形成于较浅的深度,常夹层于碳酸盐岩,但一般形成于深海和洋底沉积。
放射虫岩物理性质较脆,破裂面呈贝壳状断口,常因风化作用而分解为小的矩形碎片,颜色由浅(发白)到深(黑色)都可出现。
放射虫岩主要由放射虫残骸构成,放射虫骨骼的主要成分是无定形硅。放射虫是一种海生的浮游生物,属原生动物门,具内骨骼,大小从0.1到0.5毫米不等。
形成
据Takahashi的研究,放射虫在透光层(海洋的表层到200米的深度)的生存时间大约是2周到6周[2]。它们死亡后逐渐沉入洋底,沉入深度为5000米的洋底大约要花费2个星期到14个月不等的时间[3]。
放射虫死亡之后,它们的硅质骨骼会逐渐溶解,溶解作用的强弱平行于海洋的温度-压力曲线,在下沉至750米的深度处溶解作用最强,之后会快速的减弱,当下沉至沉积物和水之间的界面的时候,溶解作用会突然增强。即使在这一界面之下数毫米的沉积物中,溶解作用依然在持续,只是速率有所降低。
令人惊奇的是,在持续的溶解作用下,仍然有一些放射虫的骨骼保存了下来,估算只有1%被保存在放射虫软泥之中。根据Dunbar和Berger (1981)的研究,有些放射虫会以群体的形式存在,有时会被它们自己的排泄物或其他生物包裹起来,这层包裹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可以加速它们的下沉速率,使它们免于被完全溶解,所以它们死亡后的骨骼可以保存在沉积物中。
参考文献
- ^ Neuendorf, K.K.E., J.P. Mehl, Jr., and J.A. Jackson, J.A., eds. (2005) Glossary of Geology (5th ed.). Alexandria, Virginia, American Geological Institute. 779 pp. ISBN 0-922152-76-4
- ^ Takahashi, K. and Honjo, S.(1983). Radiolarian skeletons: size, weight, sinking speed, and residence time in tropical pelagic oceans. Deep-Sea Research, 30, p.543-568
- ^ Takahashi, K.(1981). Vertical flux, ecology and dissolution of Radiolaria in tropical oceans: implications for the silica cycle. Unpublished Ph.D. Thesis,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and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