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诺顿·洛伦茨
爱德华·诺顿·洛伦茨(英语:Edward Norton Lorenz,1917年5月23日—2008年4月16日)是一名美国数学与气象学家。
爱德华·诺顿·洛伦茨 Edward Norton Lorenz | |
---|---|
出生 | 美国康乃迪克州西哈特福特 | 1917年5月23日
逝世 | 2008年4月16日 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 | (90岁)
居住地 | 美国 |
国籍 | 美国 |
母校 | 达特茅斯学院 (文学学士,1938年) 哈佛大学 (硕士,1940年) 麻省理工学院 (理学硕士,1943年;理学博士,1948年) |
知名于 | 混沌理论 洛伦茨吸引子 蝴蝶效应 |
奖项 | 京都赏(1991年) 克拉福德奖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数学、气象学 |
机构 | 麻省理工学院 |
博士导师 | James Murdoch Austin |
博士生 | Kevin E. Trenberth |
生平
洛伦茨1917年出生于美国康乃迪克州西哈特福特,大学时期同时在达特茅斯学院与哈佛大学主修数学。二次大战期间,洛伦茨服务于美国陆军航空军当天气预报员。后来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两个学位,并留在麻省理工学院当了多年的教授工作。
研究成就
1961年冬天,洛伦茨在使用计算机程序来计算他所设计来模拟大气中空气流动的数学模型,在进行第二次计算时,想要省事,直接从程式的中段开始执行,并输入前一次模拟结果打印出来的数据,计算出来的结果却与第一次完全不同。经检查后发现原因是出在打印的数据是0.506,精准度只有小数后3位,但该数据正确的值为0.506127,到小数后6位。
这一次的经验,洛伦茨发现到他的数学模型,对初期某一个变数的小小变异,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并可能发生很大的差异。他所设计的数学模型,有12个变数,可以发展出非常多发散的气候模型出来,让他得到一个认知,就是天气是不停变动的,根本无法被正确预测。
1963年,洛伦茨将他设计的数学模型,与研究发现写成影响深远的论文“决定性的非周期流”(Deterministic Nonperiodic Flow),该论文可求出无限解的数学模型,被称为“洛伦茨吸引子”(Lorenz attractor)。
1972年12月29日,洛伦茨在美国科学促进会举办的第139届年会上,发表题为“可预测性: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引起龙卷风吗?”的演讲[1]。
洛伦茨到70岁仍活跃于研究工作,更于1991年获京都赏大地与地球领域的基础科学奖(英语:basic sciences, in the field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以表扬他对科学的重大贡献。
得奖
- 1969年: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章
- 1973年: Symons Memorial Gold Medal,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
- 1975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1981年: Member, Norwegian Academy of Science and Letters
- 1983年:克拉福德奖
- 1984年:皇家气象学会荣誉会员
- 1989年:艾略特·克雷松奖章
- 1991年:京都奖-‘… his boldest scientific achievement in discovering "deterministic chaos" .’
- 2004年:白贝罗奖章
- 2004年:罗蒙诺索夫金质奖章
参考资料
- ^ Lorenz: "Predictability", AAAS 139th meeting, 197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May 22,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