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夏
- 革命家,诗人
林之夏(1878—1947) ,福建闽县人(今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城门村)。早年入福州英华书院习英文,又改入福建省武备学堂。1904年毕业。1905年任江宁第九镇参谋,寻升第三十四标统带;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6年随军至萍乡,策划发动起义未果。越二年,调往江西新军统带,谋起义,为两江总督端方所知,得报出走。不久复任江宁测绘学堂监督,再调第三十六标统带。未数月,复以策划革命事再为端方所伺,遂辞职。武昌举义后秘密来往江宁、镇江、上海间,策划革命,促旧部林述庆在镇江响应。中华民国成立后任中央第一师师长。闽军政府成立后,被推为参谋部及军务部部长。为人豪情侠气,有不可一世之概,擅诗文,工书法,著有《幕府集》、《海天横涕楼诗文集》。1947年病逝。[1]
- 中文名 林之夏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日期 1878年
- 逝世日期 1947年
个人生平
林之夏(1878—1947),福建闽县(今福州仓山区城门镇城门村)[2] 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林之夏考中秀才。当时欧风东渐,国势日危,林之夏认为,要救国必须学习西方科学,而学习西学又须从学习西方语言入手,遂入福州鹤龄英华书院攻读。在书院接触到一些具有新思想的同学,感到清廷腐败,非革命难以救亡图存,便与张治海、黄则祯结盟于福州西门关帝庙,并谋在漳州、厦门举行反清起义,未果。
林之夏军装照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林之夏考入福建武备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毕业,学冠其曹。翌年,江宁(今江苏南京)第九桢统制徐绍祯闻其学绩和抱负,召之任该镇参谋。同年,由军中赵声、刘光汉介绍,参加兴中会。林之夏为第九镇立制度、订章则,深得徐绍祯信任,不久升任第三十四标统带。林之夏与时任第三十三标统带的赵声关系亲密,由赵声和时任第九镇书记官的陈其美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从此以革命思想教育部下,所部营长林述庆、排长柏文蔚由此走上革命道路。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同盟会在萍乡、浏阳发动起义,林之夏奉命率军前往镇压,军次萍乡,却与林述庆等人密谋起事,未能实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林之夏调任江西新军统带,继续在军中宣传革命,所部排长李烈钧等深为感动。因事机不密,两江总督端方有所风闻,命江西巡抚冯汝骙将林之夏逮捕,幸得乡人江西布政使沈瑜庆暗中通报,方免于难。后端方因查无实据,又听从幕僚舒清阿延揽人才的劝告,复委之任江宁测绘学堂监督,不久调任三十六标统带。在军中继续宣传革命,未数月,又被人告发,端方派人日夕侦查。为免遭迫害,林之夏辞去统带职务,仍秘密往来于江宁、镇江、上海之间,策划革命。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调三十六标到镇江与三十五标会合,以林述庆为新军统领。林述庆及原三十六标官兵在林之夏策动下,于十一月七日响应起义。当时,上海都督陈其美所组织的江浙联军久攻江宁未克,而北洋军又在汉阳告捷。林之夏以为:若不速下江宁,人心浮动,形势危殆。乃预立遗嘱,偕同林述庆率镇江新军猛攻江宁。经过一昼夜血战,林之夏身受弹伤,仍奋勇向前,终于占领钟山上的天堡城,迫使清提督张勋弃城宵遁。江宁光复后,其旧部柏文蔚率兵入安徽为都督,李烈钧率兵入江西为都督,革命范围扩大。孙中山后来曾回顾道:“镇江响应,为有旋转乾坤之力。而此役之从中策动,运筹帷幄及亲临前线者,则为之夏及其弟知渊等人是也。”
民国元年(1912年)1月,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林之夏光复江宁有功,任命为中央第一师师长、军政部部长,授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福建军政府成立时,林之夏被任为参谋部及军务部部长。南北议和后,功成不居,辞职回乡。在乡期间,创办学校,规划公墓,助乡人争回被邻村恶霸侵占的公产,使几百户人家衣食有赖,甚得梓里称道。
民国2年(1913年),李烈钧、柏文蔚参加二次革命,在江西、安徽宣布独立。时林之夏旅居北京,得知消息后,化装得以摆脱军警围捕。民国3年,应浙江督军朱端聘请,任督军署高等顾问,主持军事编译馆,从此徜徉湖山,安居10年。民国14年,引疴归里。民国21年,应蒋介石之聘,赴南京纂修国民革命军战史,不久即回。民国24年,应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之聘,任福建省政府参议。民国29年(1940年),蒋介石聘其为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林之夏赴重庆纂修抗战简史,事毕回闽。抗战期间,南京汪伪政权曾诱以要职,福州两度沦陷时,日伪当局也同样威迫利诱,林之夏均不为所动,并且一再号召乡人从戎卫国。抗战胜利后,目睹国民党政权更加腐败,心甚不满,拒绝参加国民党、三青团总登记。民国36年4月,在福州病逝。[3]
个人作品
林之夏文武兼备,才情横溢,长于写诗,曾参加“南社”,与柳亚子交谊甚深。著有《玉箫山馆诗集》40卷,存诗6000余首,柳亚子为之作序;另外还有《画眉禅外集》诗作2卷及《海天横涕楼集》等。其诗部分由上海南社丛刊登载,大部分在“文化大革命”中散失。林之夏书法秀劲圆润,为世所重。
参考资料
- [1] 林之夏书法润例.福州晚报
- [2] 【闽侯印象】 林之夏书法润例.闽侯县文博网 [引用日期2019-04-05]
- [3] 林之夏.鼓楼区政务网.2014-07-04 [引用日期2016-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