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陽山是多部中國古代典籍中提到的山名,其地理位置歷來說法不一。上古人物伯夷叔齊曾隱居於該山,他們在周武王克商後,二人「不食周粟」、採薇充飢,後羞憤絕食而餓死。此二人在歷史上被多人推崇為賢人君子。

地理位置

首陽山的地理位置,歷來有多種說法,包括山東昌樂縣、山西永濟市、河南偃師縣、河北盧龍縣(永平府)、甘肅隴西縣等。[1]

  • 山東昌樂說:位於中國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朱劉鎮十里堡,主峰海拔266.2米,面積2.9平方公里。首陽山又名孤山,孤山不僅高聳挺拔,風貌秀麗,有「孤峰夕照」,「龍洞雲開」,「山神廟」,「夷齊祠」等自然和人文景觀。
  • 山西蒲州說:位於永濟市蒲州鎮南,也稱方山、名堯山、獨頭山,山南有伯夷叔齊墓與祠。
  • 河南偃師說:在縣城西北二十五里,北接孟津縣界,是邙山的最高處,因日出先照得名,山有夷齊廟,相傳是伯夷叔齊餓死處。[2]
  • 甘肅隴西說:在甘肅渭源縣東南34公里的蓮峰鄉享堂溝。[3]
  • 河北盧龍說:在永平府古城東南十五里,俗名「陽山」。[4]
  • 陝西周至說:位於周至縣九峰鄉耿峪,西距周至縣城30公里,海拔2720米,為秦嶺第二主峰。[5]

歷史淵源

首陽山的聞名因伯夷叔齊二人。伯夷和叔齊本是孤竹國國君的二子,其父死後遺命叔齊繼位,但叔齊認為伯夷是長子遂讓位於他。伯夷認為父命不可違而逃,叔齊隨之。

武王伐紂時車載著文王的牌位行軍。伯夷、叔齊叩馬進諫:「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忠乎?」衛士欲殺之,姜太公曰:「此義士也。」衛士便沒有傷害而把他們趕走了。

武王會八百諸侯於孟津,渡河後與紂王軍隊交戰於牧野。紂王因奴隸陣前倒戈而敗,後自焚於鹿台商朝滅亡了。伯夷、叔齊二人以食周粟為恥,便隱居於首陽山採薇而食。有婦人曰:「子義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二人羞憤絕食而死,葬於首陽山。

歷代對伯夷、叔齊推崇備至,稱其二人為「二賢人」、「二君子」,唐朝韓愈柳宗元都曾撰文稱頌,惟獨西漢東方朔不以為然,說這兩人是「古之愚夫」,認為「賢者居世,與之推移,不凝滯於物。」

參考資料

  1. ^ 方輿彙編/山川典/第037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2. ^ 偃师首阳山,商周之际两位王子对于君臣大义的最后坚守之地!. [2021-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首阳山. 甘肅文化旅遊網. [2021-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 秦皇岛卢龙:中国孤竹文化之乡!. [2021-03-18]. 
  5. ^ 周至县首阳山. 博雅文化旅遊網. [2021-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史記·伯夷列傳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037卷》

外部連結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首陽山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