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元(?—?),三國時期蜀漢刀匠,曾為諸葛亮西曹掾[1]

生平

蒲元擅長鍛煉鐵器,有很多奇思構想,他能夠辨別不同水質對淬火質量的影響,並且選擇冷卻速度大的蜀江水,把鋼刀淬到合適的硬度,他在斜谷(今陝西省眉縣西南)為第五次北伐途中的諸葛亮製刀。其刀能將密封並且裝滿鐵珠的竹筒一刀兩斷,稱絕當世,被譽為神刀。[2][3]

木牛

結合《北堂書鈔[4]和《通典[5]的記載,蒲元為木牛的發明者之一,依照諸葛亮的構想將木牛進行技術層面的突破。其創作時間,應在建興九年(231年)之前。[6]

參考資料

  1. ^ 《北堂書鈔》卷六十八《掾篇》引《蒲元別傳》云:元為丞相諸葛亮西曹掾。
  2. ^ 《藝文類聚》卷六十引《蒲元傳》:君性多奇思,於斜谷為諸葛亮鑄刀三千口。刀成,自言︰「漢水鈍弱,不任淬用,蜀江爽烈,是謂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於成都取江水。君以淬刀,言雜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雜。君以刀畫水,言雜八升。取水者叩頭,云︰「於涪津覆水,遂以涪水八升益之。」以竹筒內鐵珠滿中,舉刀斷之,應手虛落,因曰神刀。今屈耳環者,乃是其遺範。
  3. ^ 《太平御覽/卷三百四十五.兵部七十六》:《蒲元傳》曰:君性多奇思,得之天然,象類之事出若神。不嘗見鍛功,忽於斜谷爲諸葛亮鑄刀三千口。鎔金造器,特異常法。刀成,白言:「漢水鈍弱不任淬,用蜀江爽烈,是謂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於成都取之。有一人前至,君以淬,乃言:「雜涪水,不可用。」取水者猶悍言不雜。君以刀畫水云:「雜八升,何故言不?」取水者方叩頭首伏云:「實於涪津渡負倒覆水,懼怖,遂以涪水八升益之。」於是咸共驚服,稱爲神妙。刀成,以竹筒密內鐵珠滿其中,舉刀斷之,應手靈落,若薙生蒭,故稱絕當世,因曰神刀。今之屈耳環者,是其遺範也。
  4. ^ 《北堂書鈔》六十八《掾篇》引《蒲元別傳》︰亮欲北伐,患糧難致,元牒與亮:「元等輒率雅意,作一木牛,廉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人載一[歲](藏)之糧也。」並無提及流馬。
  5. ^ 《通典》十《食貨十》引:「按《亮集》,督軍龐力、杜叡、滿元、胡忠推意作一腳木牛,其法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滿元應是蒲元之誤,古籍中滿、蒲二字多互訛。例如《後漢書‧西域傳》中有金滿城,《集解》引惠棟說,就指出滿一作蒲。
  6. ^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建興)九年春二月,亮復出軍圍祁山,始以木牛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