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紱
汪紱(1692年8月20日—1759年10月28日),名烜,字燦人,安徽婺源人,祖廟有兩個方池,因此自號雙池先生。乾隆年初諸生。後來成為東南名儒[1],嘗謂「學不可不知要,然所以得要,正需從學得多後,乃能揀擇出緊要處」。晚年在休寧縣藍渡學館中著書論學。
汪自小由母口授《四書》、《五經》,8齡時戲折竹枝排八卦。24歲在景德鎮畫碗為傭。25歲開始顛沛流離生活,行經長沙、江西、福建等地,甚至頓宿野廟乞食以往。27歲到浙,巧遇楓溪主沈臥菴及姜載臣,得賞識重用,後來更成為世家子弟的老師,武弁王陳素書子等人皆與汪結交,由於他們喜歡談兵,此時汪紱開始涉獵多部兵書經學。
28歲時,得宣州劉景韓中丞相慨捐巨資,把平時談兵心得以及天下兵書輯錄筆記, 刊行成書 《戊笈談兵》 十卷。餘光龍的《雙池先生年譜》提到︰「是書區為十四笈,無總序,惟分序於各笈之前,今缺第九笈及第十四笈,按戊笈談兵之作簡端不著歲月,但考朱筒河學士所作鞋表有雲,在楓嶺營中詩書之外,教之禮射卒伍爭請為弟子後用藝得官以去者有之。又考先生文集在楓嶺時所交遊,如沈臥菴、王陳素書、金廷貴、鄭鶴舫,或將家子,或驍騎職,或客戎幕,或長百夫,竝喜談兵,而第三笈(雲雨風角)及第十三笈(古今陣法)係沈臥菴參則知是書,乃寓楓溪時教訓卒伍及朋友講習而作也,是年臥菴年屆七旬明年庚子乃歸會籍後,雖復來楓溪而先生,雍正丙午哭,王陳素書文稱臥菴益龍鐘老,憊知未必能為,先生參訂著作矣,故年譜序先生著書歲月輙敢斷以是編屬之。」
31歲時, 汪紱嘗雲︰自有知識以來未嘗輟書,然三十以前於經學猶或作或輟,三十以後盡焚其雜著數百萬言而一於經研則參考眾說而一衷於朱子。
65歲,易經詮義成本十五卷,對於不甚滿於朱熹著的周易本義,其門人曰,先生之意只欲作卜筮用而為先儒說道理太多,終是翻這窠臼未盡,不能不致遺憾。
67歲,著讀陰符經一卷、易經如話六卷。
著作
生平著述共兩百餘卷,著有:
《戊笈談兵》 十卷,《易經詮義》十五卷,《書經詮義》十三卷,《詩經詮義》十五卷,《春秋集傳》十六卷,《禮記章句》十卷,《禮記或問》四卷,《參讀禮志疑》二卷,《孝經章句或問》二卷,《樂經律呂通解》五卷,《樂經或問》三卷,《讀陰符經》一卷,《讀參同契》三卷,《讀近思錄》一卷,《讀讀書錄》二卷,《儒先晤語》二卷,《山海經存》九卷,《理學逢源》十二卷,《詩韻析》六卷,《物詮》八卷,《六禮或問》六卷,《讀困知記》二卷等書。
注釋
- ^ 《清史稿·儒林傳》載:「自是凡有述作,凝神直書,自《六經》下,逮樂律、天文、輿地、陣法、術數,無不究暢。而一以宋五子之學為歸。」
延伸閱讀
[編]
參考
- 余龍光《雙池先生年譜》
- 《清史稿·儒林傳》
- 《徽州府志·儒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