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 (1907年)

中國政治人物,原名吳紹鎰

楊松(1907年11月14日—1942年11月23日),原名吳紹鎰,曾用名吳平湖北大悟四姑鎮人,中國共產黨人物。

楊松
吳紹鎰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907年11月14日
 大清湖北省黃安縣四姑墩
逝世1942年11月23日(1942歲—11—23)(35歲)
 中華民國陝甘寧邊區延安市
國籍 中華民國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配偶薩爾達
兒女一女
著作

楊松早年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先後在蘇聯遠東地區中國東北地區從事黨的工作。1935年,他提出組建統一的東北抗日聯軍的建議。1938年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1941年,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創刊,楊松被任命為第一任總編輯。因積勞成疾,次年病逝。

生平

早年生涯

楊松父親吳德秀早年以教書為業,後到湖北督軍公署任職,因同情支持學生運動被解職。楊松6歲入村塾讀書,10歲隨父到武昌進高師附小讀書。當時,陳潭秋在該校任教,並以此為基地開展革命活動。楊鬆通過父親與董必武的關係,認識了陳潭秋,得到了他的直接培養和教育。1921年,楊松考入武漢中學,他在董必武的指導下參加青年讀書會,閱讀《新青年》等刊物上。1922年秋,楊松到武昌高師附中學習。二七大罷工發生後,他在中共湖北區委的領導下,全力支持工人鬥爭,被推選為高師附中學生會的領導成員。1924年春,在陳潭秋的幫助下,楊松和另外兩位同學發起組織現代少年協社。[1]

1925年,楊松在武漢加入中國國民黨,並參加湖北省青年團體聯合會的領導工作。五卅慘案發生後,楊松參加領導各校學生罷課、演講,聲援上海工人、學生。6月,他和林彪等人代表湖北學生赴上海出席全國學生代表大會。回武漢後,由於高師附中被解散,楊松轉入私立武昌中華大學讀書。1926年8月,楊松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擔任共青團武昌區委書記[2]。在北伐戰爭中,楊松同陳潭秋一起,組織活動支援北伐軍的進攻。北伐軍攻克武昌後,楊松到國民黨湖北省黨部宣傳部工作,兼任血光通訊社編輯和記者。[1]

蘇聯與東北

1927年2月底,經共青團中央介紹,楊松離開武漢前往蘇聯,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不久,轉為中共黨員。林伯渠回憶楊松在中山大學學習時,稱讚他「致力於理論的研究,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馬恩列斯的忠實學生」[3]。楊松從中山大學畢業後繼續留校深造,兼作莫斯科中山大學的政治經濟學教員和俄文翻譯。1928年,他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1929年3月,楊松任中山大學翻譯班黨小組組長,並出席在莫斯科中國勞動共產主義大學召開的黨員代表大會。1930年2月,到莫斯科列寧學校工作。1931年1月,被選為團中央委員,隨後被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派往符拉迪沃斯托克,任太平洋職工會中國部主任,並任《太平洋工人》雜誌編輯。1933年,楊松受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指派,負責處理滿洲問題,參與東北地區中共領導工作[4]

1934年7月,楊松由莫斯科經符拉迪沃斯托克回到東北。他以中共滿洲省委巡視員的身份來到穆稜縣,籌建中共吉東特委。10月初,有各縣縣委書記參加的吉東黨的第一次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宣布中共吉東臨時特委成立,楊松任特委書記。特委成立後,楊松隨即展開工作,他針對工作中的主觀主義、工作過急、忽視保密工作等問題,改組了密山縣委。隨後,他組建了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李延祿任軍長,楊松兼任政治委員[5]。抗日同盟軍第四軍成立後,1934年12月20日,楊松又主持召開了寧安縣委擴大會議,通過《關於左傾關門主義錯誤及目前工作任務的決議案》,並將綏寧反日同盟軍改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五軍,由周保中任軍長。兩支部隊成立後,楊松同李延祿、周保中等一起,勝利打破了關東軍的討伐作戰。[1]

1935年2月,中共吉東臨時特委機關由穆稜縣遷至牡丹江。之後,楊松又在牡丹江市主持召開了吉東黨的第二次工作會議,會議決定正式成立中共吉東特委,楊松任特委書記[6]。吉東特委成立後,楊松在密山縣半截河城東浴成當鋪建立了一個國際交通站,使吉東特委成為中共滿洲省委和莫斯科共產國際中共代表團聯繫的重要樞紐之一。在此期間,針對康生對滿洲省委存在內奸的懷疑,楊松進行了抵制,為此受到了黨內警告處分。1935年7月至8月,楊松作為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代表,到莫斯科出席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其間,他參加了《八一宣言》的起草工作,之後再次調到莫斯科共產國際中共代表團工作。楊松回到莫斯科後,向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匯報中共在東北的抗日工作,提出組建統一的東北抗日聯軍的建議。在楊松等人的推動下,1936年2月,由楊松起草的《東北抗日聯軍統一軍隊建制宣言》發布。之後,中共領導的東北人民革命軍及其他抗日武裝先後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7]

延安歲月

1938年2月底,楊松從莫斯科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宣傳部第一副部長,後又兼任秘書長、宣傳科科長,並在中央馬列學院任教。同年9月至11月,他作為東北地方領導幹部和抗日聯軍代表出席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並擔任會議秘書,參與文件的起草。在中央馬列學院工作期間,楊松編撰了《論民族》《今日蘇聯》《社會科學概論》等一批文章著作,還與鄧力群合編了近百萬字的《中國近代史參考資料》[1]。其後,他又擔任中共中央東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實際主持工作)[8]

1941年5月,中共中央決定將延安《新中華報》與《今日新聞》合併,出版《解放日報》,作為中共中央的機關報,博古任社長,楊松任總編輯。創刊後的解放日報版面安排上一版為國際,二版國內,主要是國統區新聞,邊區新聞和根據地新聞被放在第三版和第四版[9]毛澤東在不同場合表示過不滿,曾對楊松說:「講中國歷史,要多講現代,少講古代,特別是遵義會議以後,黨如何挽救危局,要多加宣傳,讓大家知道正確路線是怎樣把革命引向勝利的。」毛還強調「我們在中國辦報,在根據地辦報,應該以宣傳我黨的政策、八路軍、新四軍和邊區、根據地為主。」[10]因積勞成疾,1942年1月,楊松被迫離開工作崗位住院治療。1942年11月23日,楊松因病情惡化,醫治無效,在延安病逝。毛澤東稱讚說:「楊松同志辦事認真,有責任心,我們應當記住他,學習他。」[11]

家庭

楊松1936年在莫斯科與蘇聯姑娘薩爾達結婚,二人育有一女。1938年,楊松隻身回國[2]

參見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井清月. 报人杨松的传奇革命生涯. 世紀風采. 2018, (4) [202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5). 
  2. ^ 2.0 2.1 陳力丹. 延安《解放日报》第一任总编辑杨松. 新聞界. 2013, (21). 
  3. ^ 穆兆勇. 《解放日报》的第一任总编辑——杨松. 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會. 2018-02-11 [202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5). 
  4. ^ 信陽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羅山縣政協委員會. 历史的见证 杨松纪念文集. 羅山科技印刷有限公司. 2002: 4. 
  5. ^ 党的宣传教育战线的优秀战士――杨松. 人民網. [202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5). 
  6. ^ 朱姝璇. 东北抗日联军史.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2014: 135. ISBN 978-7-5065-6718-3. 
  7. ^ 劉晶芳編. 杨松文集.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3: 225-227. ISBN 978-7-01-012975-4. 
  8. ^ 尚金州.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史.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9: 208. ISBN 978-7-01-021220-3. 
  9. ^ 陳力丹. 新闻理论十讲.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20: 23. ISBN 978-7-309-13988-4. 
  10. ^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 新闻研究资料 总第17辑.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3: 13. 
  11. ^ 杨松:党的宣传教育战线的优秀战士. 新華網. 2019-02-02 [202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