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城(英語:Cittaslowslow city)是創立於義大利非營利組織國際慢城組織(Cittaslow International)所提倡的生活概念,目標是減緩市鎮的生活節奏,特別是通過減低空間運用和交通的流動,以提升生活質素。[1]國際慢城組織的創辦人是托斯卡納小鎮基安蒂地區格雷韋的前市長保羅·薩圖尼尼(Paolo Saturnini)。這個概念啟發自慢食運動,是「慢運動」(Slow movement)文化的一部份。

國際慢城組織
Cittaslow International
國際慢城組織標誌
成立時間1999年10月15日​(25年前)​(1999-10-15
類型非營利
總部義大利奧爾維耶托
坐標42°43′07″N 12°06′38″E / 42.7185°N 12.11055°E / 42.7185; 12.11055
服務地區國際
會員
264個城市(截至2020年5月)
隸屬慢食運動
名譽主席
保羅·薩圖尼尼
Paolo Saturnini
國際主席
史蒂法諾·皮薩尼
Stefano Pisani
秘書長
皮爾·喬治·奧利維蒂
Pier Giorgio Oliveti
標語好生活城市的國際網絡
(Rete Internazionale delle città del buon vivere)
網站www.cittaslow.org

沿革

國際慢城組織於1999年10月15日在義大利成立,契機是托斯卡納小鎮基安蒂地區格雷韋當時的市長保羅·薩圖尼尼受到慢食運動的啟發而牽頭舉行的一個會議。[2]他提出的慢城意念很快得到布拉(Bra)市長法蘭西斯科·圭達(Francesco Guida)、奧爾維耶托市長史蒂法諾·奇米基(Stefano Cimicchi)和波西塔諾市長多美尼科·馬隆內(Domenico Marrone)的認同,他們後來更得到國際慢食運動的創辦人卡洛·佩特里尼(Carlo Petrini)的支持。

組織編寫了一份慢城約章,提倡高品質的在地飲食、聚餐作樂,並反對文化單一化[2]2001年,28個義大利城鎮經過國際慢城的專家認證後加入組織,[3]並逐漸向國外擴張。2006年,已擴展至德國挪威英國。截至2024年6月,已經有33個國家擁有最少一個由組織認可的慢城,共計成員城鎮301個。[4]

組織目標

國際慢城組織的基本宗旨是透過居民、地方商家、工藝業者、農夫、學校、志願團體的合作,保存社區精神,提升同時傳承知識,讓下一代了解和珍惜城鎮的文化遺產。[5]

組織列出共50條提升城鎮生活質素的指標,讓各個慢城致力達成。組織的目標包括:

  • 讓所有都市居民活得更好
  • 改善都市生活品質
  • 抗衡城鎮單一化和全球化
  • 保護自然環境
  • 宣揚文化多樣性和每個城鎮的獨特性
  • 鼓勵健康的生活方式

會員要求

一如慢食運動,國際慢城組織是一個會員制組織。會員須向組織繳納年費。會員共分三級:慢城城鎮慢城Cittaslow Town,人口少於50,000人的城鎮)、慢城支持者(人口多於50,000人的城鎮)[6]慢城之友(個人或家庭會員)。[7]正式會員(慢城城鎮)只供人口少於50,000人的城市申請。計劃申請成為會員的城鎮,須按照組織定下的一系列目標自行評分,分數過半方獲接納申請。目標共計72項,分為七個大類:

  1. 能源環境保護政策:公園綠化地可再生能源綠色交通資源回收等。
  2. 基礎設施政策:替代性出行工具、自行車道街道傢具等。
  3. 城市生活質量政策:邊緣區域的重塑和再利用、建設網絡城市(光纖無線通訊)等。
  4. 農業觀光工藝政策:禁止生產基因改造農作物、提升傳統工藝技術的價值等。
  5. 款待意識及培訓政策:歡迎旅客光臨、提升接待和貿易從業人員的意識(確保交易、價格和關稅透明)等。
  6. 社群凝聚力:協助傷殘人士貧困人士、受歧視的少數族裔融入社會等。
  7. 社企合作:與團體合作推廣自然和傳統食品等。

另外,一些已經在慢城實行的都市計劃包括[8][9][10]

  • 良好的資源回收規劃
  • 實踐「慢食衛戍(Presidia)」計劃,確保農業永續性公平生產,保護瀕臨滅絕的地方傳統食品、生產方式或鄉村環境或生態系統
  • 課後活動計劃
  • 向遊客提供資訊,讓他們獲得真正在地的旅遊體驗

首個加入的英格蘭城鎮是史樂郡拉德洛,首個加入的威爾斯城鎮是弗林特郡莫爾德[11]截至2020年5月,英國共有5個慢城會員。[12]

2000年代起,慢城的網絡拓展到亞太地區[13]中國大陸共有11個慢城會員,另一個城鎮正申請加入。首個認可慢城是南京市高淳區的椏溪鎮(現椏溪街道),她同時也是國際慢城的中國分區總部。台灣共有6個慢城會員,除了在2014年第一個通過認證的花蓮縣鳳林鎮之外,苗栗縣南莊鄉三義鄉嘉義縣大林鎮屏東縣竹田鄉臺東縣池上鄉也陸續通過申請;另日本2個(氣仙沼市前橋市赤城山)、南韓15個、澳洲3個、紐西蘭1個。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科威恰灣(Cowichan Bay,或譯卡沁灣)是北美洲首個慢城,而拉丁美洲第一個會員是哥倫比亞金迪奧省皮豪市[14]上述數字均截至2020年5月。

成員城鎮

國家/地區 慢城 所屬州/省/區分 總數
  澳洲 古爾瓦(Goolwa 南澳州 3
卡頓巴(Katoomba 新南威爾斯州
耶爾(Yea 維多利亞州
  奧地利 恩斯 上奧地利州 3
哈特貝格 施蒂利亞州
霍恩 下奧地利州
  比利時 紹德方丹 列日省 7
昂吉安(Enghien 埃諾省
艾斯廷(Estinnes
瑞爾比斯(Jurbise
朗斯(Lens
馬塞克 林堡省
西利 埃諾省
  加拿大 科威恰灣(Cowichan Bay,或譯卡沁灣)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4
梅干提克湖 魁北克省
納拉馬塔(Naramata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沃爾夫維爾(Wolfville,或譯狼村) 新斯科舍省
  中國大陸 常家鎮 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 12
紫港街道(審批中)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
二道白河鎮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
福利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
旌陽鎮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縣
甪直鎮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
茂林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玉州區
石門山 山東省曲阜市
松柏鎮 湖北省神農架林區
雁洋鎮 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
椏溪街道 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
涪陵區 重慶市
玉壺鎮 浙江省溫州市
  哥倫比亞 皮豪 金迪奧省 1
  丹麥 瑪麗艾厄灣 北日德蘭大區 2
斯文堡 南丹麥大區
  芬蘭 克里斯蒂娜城 博滕區 1
  法國 卡佐邦 熱爾省孔東區 10
克雷翁 吉倫特省波爾多區
阿馬尼亞克堡 朗德省蒙德馬桑區
盧瓦 濱海夏朗德省拉羅謝爾區
米朗德 熱爾省米朗德區
聖安托南-諾布勒瓦勒 塔恩-加龍省蒙托邦區
薩馬唐 熱爾省歐什區
瑟貢扎克 夏朗德省干邑區
錫莫爾 熱爾省歐什區
瓦勒蒙杜瓦 瓦勒德瓦茲省蓬圖瓦茲區
  德國 巴特埃森 下薩克森州 21
巴特舒森里德 巴登-符騰堡州
巴特溫普芬 巴登-符騰堡州
貝興 巴伐利亞州
比紹夫斯海姆 黑森州
布利斯卡斯特爾 薩爾州
代德斯海姆 萊茵蘭-普法爾茨州
黑爾斯布魯克 巴伐利亞州
呂丁豪森 北萊茵-威斯伐倫州
邁卡默 萊茵蘭-普法爾茨州
梅爾多夫 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州
米歇爾施塔特 黑森州
訥德林根 巴伐利亞州
彭茨林 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
施內沃丁根 下薩克森州
施韋青根 巴登-符騰堡州
施帕爾特 巴伐利亞州
于伯林根 巴登-符騰堡州
瓦爾德基希 巴登-符騰堡州
維爾斯貝格 巴伐利亞州
茨溫根貝格 黑森州
  匈牙利 霍德梅澤瓦 瓊格拉德州 1
  冰島 都皮沃古爾 東部區 1
  愛爾蘭 克洛納基爾蒂(Clonakilty 芒斯特省 1
  義大利 阿比亞泰格拉索 米蘭省 83
阿夸拉尼亞 佩薩羅和烏爾比諾省
阿夸彭登泰 維泰博省
阿爾托蒙泰 科森扎省
阿瑪菲 薩雷諾省
阿梅利亞 特爾尼省
安吉亞里 阿雷佐省
阿索洛 特雷維索省
巴伊索 雷焦艾米利亞省
巴爾加 盧卡省
塔羅谷鎮 帕爾馬省
布拉 庫內奧省
布里西蓋拉 拉韋納省
卡亞佐 卡塞塔省
卡帕爾比奧 格羅塞托省
卡薩爾貝爾特拉梅 諾瓦拉省
坎帕尼亞諾堡 卡塞塔省
蒙蒂新堡 雷焦艾米利亞省
貝拉登加新堡 錫耶納省
聖彼得羅·泰爾梅堡 博洛尼亞省
奧洛納堡 瓦雷澤省
泰韋里納堡 維泰博省
切雷托桑尼塔 貝內文托省
基亞文納 松德里奧省
基亞韋拉諾 都靈省
奇斯泰爾尼諾 布林迪西省
皮耶韋城 佩魯賈省
奇塔聖安傑洛 佩斯卡拉省
基亞納河谷奇維泰拉 阿雷佐省
孔特羅圭拉 泰拉莫省
科爾托納 阿雷佐省
庫蒂利亞諾阿貝托內-庫蒂利亞諾英語Abetone Cutigliano市鎮) 皮斯托亞省
菲庫萊 特爾尼省
豐塔內拉托 帕爾馬省
濱海弗蘭卡維拉 基耶蒂省
加萊阿塔 費利-切塞納省
焦伊 薩萊諾省
朱利亞諾泰阿蒂諾 基耶蒂省
普利亞格拉維納 巴里省
基安蒂地區格雷韋 佛羅倫斯省
格魯梅斯阿爾塔瓦萊英語Altavalle市鎮) 特倫托自治省
瓜爾迪亞格雷萊 基耶蒂省
萊萬托 拉斯佩齊亞省
馬拉迪 佛羅倫斯省
馬薩馬里蒂馬 格羅塞托省
蒙特卡斯泰洛-迪維比奧 佩魯賈省
蒙特法爾科 佩魯賈省
莫里蒙多 米蘭省
穆拉佐 馬薩-卡拉拉省
諾韋拉拉 雷焦艾米利亞省
奧爾薩拉迪普利亞 福賈省
奧爾維耶托 特爾尼省
帕拉諾 特爾尼省
佩萊格里諾帕爾門塞 帕爾馬省
彭內 佩斯卡拉省
皮亞內拉 佩斯卡拉省
波利卡 薩萊諾省
波西塔諾 薩萊諾省
普拉托韋基奧-斯蒂亞 阿雷佐省
普雷奇 佩魯賈省
里貝拉 西西里島阿格里真托省
薩洛爾諾 博爾扎諾-上阿迪傑自治省
聖米尼亞托 比薩省
聖波蒂托桑尼蒂科 卡塞塔省
聖阿加塔迪普利亞 福賈省
聖阿爾坎傑洛-迪羅馬涅 里米尼省
聖溫琴佐 里窩那省
聖索菲亞 費利-切塞納省
斯坎迪亞諾 雷焦艾米利亞省
斯佩爾隆加 拉蒂納省
斯蒂奧 薩萊諾省
蘇韋雷托 里窩那省
泰廖 松德里奧省
蒂拉諾 松德里奧省
托迪 佩魯賈省
托爾法 羅馬省
托爾賈諾 佩魯賈省
特拉尼 巴列塔-安德里亞-特拉尼省
特雷維 佩魯賈省
圖爾比戈 米蘭省
烏塞廖 都靈省
維加拉諾馬伊納爾達 費拉拉省
齊貝洛波萊西內-齊貝洛英語Polesine Zibello市鎮) 帕爾馬省
  日本 氣仙沼市 宮城縣 2
前橋市赤城山 群馬縣
  荷蘭 阿爾芬-哈姆 北布拉邦省 11
博赫爾-奧多倫 德倫特省
埃赫特-敘斯特倫 林堡省
艾斯登-馬赫拉滕 林堡省
許爾彭-維特姆 林堡省
海爾德 海爾德蘭省
中代爾夫蘭 南荷蘭省
佩爾和馬斯 林堡省
瓦爾斯 林堡省
菲亞嫩 烏德勒支省
韋斯特沃爾德(前貝靈韋德弗拉赫特韋德市政廳) 格羅寧根省
  紐西蘭 馬塔卡納(Matakana 奧克蘭大區羅德尼區 1
  北賽普勒斯 列夫科尼科 法馬古斯塔區 5
萊夫卡
希臘語Λεύκα土耳其語Lefke
萊夫卡
葛拉蒂亞
希臘語Γαλάτεια土耳其語Mehmetçik
法馬古斯塔區
阿坎蘇
希臘語Ακανθού土耳其語Tatlısu
阿吉奧斯·塞爾吉奧斯
希臘語Άγιος Σέργιος土耳其語Yeniboğaziçi
  挪威 萊旺厄爾 特倫德拉格郡 3
索肯達爾 羅加蘭郡
于爾維克 韋斯特蘭郡
  波蘭 巴爾切沃 瓦爾米亞-馬祖里省 31
巴爾托希采
布拉涅沃
比斯庫佩茨
比什蒂內克
賈烏多沃
多布雷城
格武布奇采 奧波萊省
戈烏達普 瓦爾米亞-馬祖里省
古羅沃伊瓦韋茨凱
耶焦拉內
卡萊蒂 西里西亞省
利茲巴克 瓦爾米亞-馬祖里省
瓦爾米亞地區利茲巴克
盧巴瓦
穆羅瓦納-戈希利納 大波蘭省
尼濟察 瓦爾米亞-馬祖里省
盧巴瓦新城
格但斯克新莊園 濱海省
奧爾內塔 瓦爾米亞-馬祖里省
奧爾什蒂內克
帕瑟姆
普魯德尼克 奧波萊省
雷約維茨法布里奇內 盧布林省
雷謝爾 瓦爾米亞-馬祖里省
日古夫 羅茲省
雷恩 瓦爾米亞-馬祖里省
森波波爾
夏努夫 西濱海省
謝爾普茨 馬佐夫舍省
維德米內(Wydminy 瓦爾米亞-馬祖里省
  葡萄牙 聖布拉什迪阿爾波特爾 法魯區 4
錫爾維什
塔維拉
維亞納堡 維亞納堡區
  南非 塞奇菲爾德(Sedgefield 西開普省 1
  俄羅斯 斯韋特洛戈爾斯克 加里寧格勒州 1
  南韓 青松郡-巴川面 慶尚北道 16
潭陽郡-昌平面 全羅南道
金海市-烽下村及花浦川濕地公園 慶尚南道
河東郡-岳陽面
堤川市-水山面及朴達峴 忠清北道
全州市-全州韓屋村 全羅北道
木浦市 -外達島、達里島、現代化歷史及文化區 全羅南道
南楊州市-鳥安面 京畿道
尚州市-咸昌邑、恭儉面、利安面 慶尚北道
舒川郡-韓山面 忠清南道
新安郡-曾島 全羅南道
泰安郡-所遠面 忠清南道
莞島郡-青山島 全羅南道
寧越郡-金笠面 江原道
英陽郡 -石保面 慶尚北道
禮山郡-大興面及鷹峰面 忠清南道
  西班牙 巴爾馬塞達 比斯開省 9
貝加斯 巴塞隆納省
貝古爾 赫羅納省
布維翁 格拉納達省
萊克蒂奧 比斯開省
蒙希亞
帕爾斯 赫羅納省
魯維耶洛斯德莫拉 特魯埃爾省
拉奧羅塔瓦 聖克魯斯-德特內里費省
  瑞典 法爾雪平西約塔蘭省 1
  臺灣 大林鎮 嘉義縣 6
鳳林鎮 花蓮縣
南莊鄉 苗栗縣
三義鄉
竹田鄉 屏東縣
池上鄉 臺東縣
  土耳其 阿赫拉特 比特利斯省 17
阿奇亞卡(Akyaka 穆拉省
埃爾迪爾 厄斯帕爾塔省
蓋爾澤 錫諾普省
格克切島 恰納卡萊省
格伊尼克 博盧省
哈爾費蒂 尚勒烏爾法省
克伊傑伊茲 穆拉省
穆杜爾努(Mudurnu 博盧省
佩爾申貝 奧爾杜省
沙夫沙特(Şavşat 阿爾特溫省
塞費里希薩爾 伊茲密爾省
塔拉克里(Tarakli 薩卡里亞省
烏祖恩德雷(Uzundere 埃爾祖魯姆省
維澤 克爾克拉雷利省
亞爾瓦奇 厄斯帕爾塔省
耶尼帕扎爾(Yenipazar 艾登省
  英國
[12]
埃爾舍姆   英格蘭諾福克郡 5
特韋德河畔伯立克   英格蘭諾森伯蘭郡
蘭戈倫   威爾斯登比郡
莫爾德   威爾斯弗林特郡
伯斯   蘇格蘭珀斯-金羅斯
  美國 塞瓦斯托波爾 加利福尼亞州 2
索諾瑪

(來源:國際慢城官方網站,其最後更新為2019年11月)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Parkins, Wendy; Craig, Geoffrey. Slow Living. Berg. 2006: 79 [2020-05-07]. ISBN 978-1-84520-1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6). 
  2. ^ 2.0 2.1 Knox, Paul; Meyer, Heike. Small Town Sustainability: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Birkhauser. 2009: 43 [2020-05-07]. ISBN 978-3-7643-857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5). 
  3. ^ Knox, Paul; Meyer, Heike. Small Town Sustainability: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Birkhauser. 2009: 44 [2020-05-07]. ISBN 978-3-7643-857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5). 
  4. ^ Cittaslow International (PDF). [2024-04-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2-04). 
  5. ^ Cittaslow. Cittaslow宣傳小冊子 (PDF). [2020-05-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0-29). 
  6. ^ 存档副本. [2020-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5). 
  7. ^ 存档副本. [2020-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10). 
  8. ^ HOW TO BECOME. Citta Slow. [2020-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6). 
  9. ^ 國際慢食 • 台灣分會. 國際慢食 • 台灣分會. [2020-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6). 
  10. ^ 慢食卫戍 (PDF). Slow Food. [2020-05-0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10-27). 
  11. ^ Robinson, Peter; Heitmann, Sine; Dieke, Peter U.C. Research Themes for Tourism. CABI. 2011: 118 [2020-05-07]. ISBN 978-1-84593-684-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5). 
  12. ^ 12.0 12.1 Cittaslow U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owns
  13. ^ http://news.sbs.co.kr/section_news/news_read.jsp?news_id=N100034805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아시아 최초로 '국제 슬로시티' 지정 2007-12-10
  14. ^ http://www.eltiempo.com/vida-de-hoy/viajar/ARTICULO-WEB-NEW_NOTA_INTERIOR-13198815.html

外部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