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利斯符號
表意文字
布力斯語(英語:Blissymbols,簡作Bliss),為Charles K. Bliss (1897–1985)創造,旨在促進世界性的交流。
布力斯語 Blissymbols | |
---|---|
類型 | |
使用時期 | 1949至今 |
書寫方向 | 從左至右 |
語言 | Blissymbols |
ISO 15924 | |
ISO 15924 | Blis (550), Blissymbols |
布力斯語 | |
---|---|
創造者 | Charles K. Bliss |
創造日期 | 1949 |
設定和用法 |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
分類 (目標) | |
分類 (來源) | 形意符號書寫語言 |
官方地位 | |
管理機構 | Blissymbolics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
語言代碼 | |
ISO 639-2 | zbl |
ISO 639-3 | zbl |
語言學家列表 | zbl |
Glottolog | 無 |
在1971年,布力斯語成為第一種被應用於殘障兒童的人工語言。
布力斯語是一種人工語言,沒有固定的發音系統,屬於單純的表意符號。
語言歷史
創造布力斯語的Charles K. Bliss是一個化學工程師、符號學者,1897年生於奧匈帝國。早年Charles K. Bliss的對電路符號、化學符號有興趣,加上在二戰時期在上海接觸的漢字,使其萌生了設計布力斯語的靈感。
在1949年,Charles K. Bliss出版了布力斯語的第一版。1965年,他出版了第二版。
簡單介紹
布力斯語中的「我想要去電影院」分為4個字符,分別解釋如下:
- 我。左邊的符號表示「人」,右邊的1表示第一人稱。如果在頂上加一個十字符號,則變成複數形式,即「我們」。如果寫2的話,就是第二人稱,即「你」。再在頂上加一個十字符號,則變成複數形式,即「你們」。
- 想要。愛心表示「感覺」,曲線表示「熱情」,頂上的折線表示將一個詞動詞化。
- 去。地下的折線表示「腿」,再加上動詞化的符號。
- 電影院。左邊是表示「房子」的分類符號,右邊是「電影」的修飾符號和代表移動的箭頭。
參考文獻
來源
- "About Blissymbolic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lissymbolics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外部連結
- 官方網站
- 第1課——Blissymbols簡介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 Omniglot上的簡介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blissym.com上的簡介 (英語)
- crockford.com上的簡介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Standard two-byte encoded character set for Blissymbol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rom the ISO-IR international registry of character sets, registration number 169 (1993-01-21).
- Michael Everson's First proposed encoding into Unicode and ISO/IEC 10646 of Blissymbolics characte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ased on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ISO-IR/169 repertoire.
- Radiolab program about Charles Blis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Broadcast December 2012 – the item about Charles Bliss starts after 5 minutes and is approx 30 mins long.
- Paid on-line tool for creating Blisscharts with limited free featur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