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內核電廠

日本境内的一个核能发电厂

川內核電廠(日語:川内原子力発電所)是九州電力公司位於日本九州鹿兒島縣薩摩川內市久見崎町核能發電廠。該核電廠位於第10管區海上保安本部轄區內。在川內川另一側還有一間火力發電廠,即川內電廠

川內核電廠
川內核電廠
地圖
國家/地區日本
坐標31°50′02″N 130°11′23″E / 31.8339°N 130.1897°E / 31.8339; 130.1897
現況運行中
始建日期1979年12月15日 (1979-12-15)
啟用日期1984年7月4日 (1984-07-04)
操作單位九州電力公司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川内原子力発電所
假名せんだいげんしりょくはつでんしょ
平文式羅馬字Sendai gen'shiryoku hattsudensho

九州電力公司的玄海核能發電廠為該地區第2座核電廠。目前,九州電力公司正在進行川內3號機核子反應爐的建置工程、預計2019年度(平成31年度)完成。

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之後,全日本的核電廠皆停機以加強安全設施。川內核電廠經申請並檢查通過、取得鹿兒島縣議會的同意,一號機已於2015年8月11日起恢復運轉,成為符合新管制基準的首座恢復運轉核電廠。

該工廠占地在1.45平方公里(357畝),僱傭277工人,並間接擁有員工790人。

核子反應爐是由三菱重工建造的3環M型壓水反應爐[1]

發電站歷史

1964年12月 川內市議會邀請決議。
1970 年 4 月 公布了1號機組的建設計劃。
1976 年 3 月 1號機組電力發展協調委員會批准(68次)。
1977 年 3 月 公布了2號機組的建設計劃。
1977 年 12 月 安裝 1 號機組反應爐的許可。
1978 年 7 月 2號機組電力發展協調委員會批准(75次)。
1979 年 1 月 1號機組開工建設。
1980 年 1 月 展廳對外開放
1980 年 12 月 允許更改 2 號機組反應器的安裝。
1981 年 5 月 2號機組開工建設。
1982 年 6 月 與鹿兒島縣和河內市簽訂安全協議。
1983 年 8 月 1號機組極限測試
1983 年 9 月 1號機試送電開始。
1984 年 7 月 1號機組開始商業運行
1985 年 3 月 2號機極限測試
1985 年 4 月 2號機試送電開始。
1985 年 11 月 2號機組開始商業運行
1987 年 3 月 核電廠累計發電1000億千瓦時(含試運行)
1992 年 4 月 核電廠累計發電2000億千瓦時(含試運行)
1992 年 6 月 仙台核電廠累計發電1000億度(含試運行)
1994 年 7 月 仙台核電廠投入商業運營十周年。
1994 年 7 月 展館參觀人數達到100萬人次。
1996 年 3 月 核電廠累計發電量3000億千瓦時(含試運行)
1996 年 11 月 開展核電培訓中心
1999 年 2 月 核電廠累計發電4000億千瓦時(含試運行)
2000 年 6 月 仙台核電廠累計發電2000億度(含試運行)
2001 年 10 月 核電廠累計發電5000億千瓦時(含試運行) 
2002 年 3 月 展廳參觀超過30萬人次
2004 年 3 月 核電廠累計發電6000億千瓦時(含試運行) 
2004 年 7 月 仙台核電廠投入商業運營20周年。 
2006 年 9 月 核電廠累計發電7000億千瓦時(含試運行) 
2006 年 10 月 展廳參觀人數達到178萬人次(與仙台核電廠規定的發電量相同)。
2007 年 12 月 仙台核電廠累計發電量3000億度(含試運行)
2008 年 12 月 1號機組蒸汽發生器和反應爐容器上蓋更換完成
2009 年 3 月 2號機組反應容器頂蓋更換完成
2009 年 5 月 核電廠累計發電8000億千瓦時(含試運行)
2016 年 7 月 核電廠累計發電9000億千瓦時(含試運行)
2018 年 9 月 2號機組蒸汽發生器更換完成
2021年6月 仙台核電廠累計發電4000億度(含試運行)

所在地

日本九州鹿兒島縣薩摩川內市久見崎町字片平山1765番地3。

發電設備

機號 核子反應爐型式 開始運轉日 輸出功率 燃料、裝載量 所屬電力公司 所在地
川內-1號機 壓水反應爐
(PWR)
1984年(昭和59年)7月4日 890MW 二氧化鈾、72公噸 九州電力公司 薩摩川內市久見崎町
川內-2號機 壓水反應爐 1985年(昭和60年)11月28日 890MW 二氧化鈾、72公噸 九州電力公司 薩摩川內市久見崎町
川內-3號機
(計劃中)
APWR英語Mitsubishi APWR 預定2019年度(平成31年度) 1590MW 低濃縮鈾 九州電力公司 薩摩川內市久見崎町
寄田町

參見

參考文獻

  1. ^ Reactors in operation. IAEA. December 31, 2009 [March 12,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