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苏联设立的第八个加盟共和国

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哈薩克語Қазақ Кеңестік Социалистік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Qazaq Keñestık Sotsialistık Respublikasy;俄語:Казах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簡稱哈薩克蘇聯設立的第八個加盟共和國,在外高加索聯邦撤銷後為第七個加盟共和國,在蘇聯解體時則是最後一個脫離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哈薩克同時亦是蘇聯面積第二大的加盟共和國,位於中亞地區,北和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接壤,東毗鄰中國,南部分別和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為鄰,面積2,717,300平方公里,1928年始建都於阿拉木圖。哈薩克原本是隸屬俄羅斯聯邦管轄的自治共和國,於1936年12月5日脫離俄羅斯聯邦改制升格為蘇聯直轄的加盟共和國。

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 Қазақ Кеңестік
    Социалистік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
  • Qazaq Keñestık
    Sotsialistık Respublikasy
  • Казах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1936年—1991年
格言:Барлық елдердің пролетарлары, бірігіңдер!
Barlyq elderdıñ proletarlary, bırıgıñder!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國歌: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歌
哈薩克在蘇聯的位置
哈薩克在蘇聯的位置
首都阿拉木圖
常用語言哈薩克語、俄語
政府社會主義國家
共產黨第一書記 
• 1936年-1938年
列萬·米爾佐揚
(首任)
• 1989年-1991年
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
(末任)
總統 
• 1990年-1991年
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
歷史 
1936年12月5日
1991年12月26日
面積
1989年2,727,300平方公里
人口
• 1989年
16711900
貨幣蘇聯盧布
ISO 3166碼KZ
前身
繼承
哈薩克自治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
哈薩克斯坦

歷史

1917年俄國發生十月革命後,哈薩克成立阿拉什自治國;1920年8月26日建立歸屬於俄羅斯聯邦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首府是奧倫堡(今俄羅斯聯邦奧倫堡市)。

1925年4月19日改稱哈薩克自治社會主義共和國並遷都至克孜勒奧爾達。1932年,發生哈薩克大饑荒,當地約150萬人死亡。1936年12月5日定名為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由蘇聯中央直轄,成為一個蘇聯加盟共和國。1986年12月16日發生傑勒托克桑事件。1991年12月10日改稱為哈薩克斯坦共和國,1991年12月16日宣布獨立,1991年12月21日加入獨立國協

國家領導人

最高蘇維埃主席

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人民委員會、部長會議主席

哈薩克自治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36–1991)

總理

參考文獻

  1. ^ Russian S.F.S.R. Autonomous Republics. www.worldstatesmen.org. [2022-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5).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