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3年11月24日) |
丹毒(英語:Erysipelas)是一種主要由A組β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真皮細菌感染[1]而導致的發炎。
丹毒 | |
---|---|
因感染鏈球菌而造成的面部丹毒 | |
症狀 | 發燒、發冷、頭痛、紅斑、淋巴結腫大、淋巴管發炎 |
類型 | 皮膚炎、鏈球菌感染[*]、疾病 |
病因 | 化膿性鏈球菌 |
診斷方法 | 體格檢查 |
治療 | 排毒、抗菌藥、紫外線、特高頻、抗組織胺藥、抗血栓[*] |
分類和外部資源 | |
醫學專科 | 傳染病科 |
ICD-11 | 1B70.0 |
ICD-10 | A46.0 |
ICD-9-CM | 035 |
DiseasesDB | 4428 |
MedlinePlus | 000618 |
eMedicine | derm/129 |
MeSH | D004886 |
名稱
英語:Erysipelas的名稱,來自希臘語:ἐρυσίπελας,原意為紅皮膚。
在歐洲某些國家,丹毒又稱聖火(拉丁語:Ignis sacer,英語:holy fire)、聖安東尼之火(St. Anthony's fire)。中醫稱「朱毛丹」。
易感人群
老人、嬰幼兒、兒童易罹患此症。免疫缺陷、糖尿病、酗酒、皮膚潰瘍、真菌病以及淋巴引流障礙(如乳房切除術、盆腔手術、搭橋手術後)也都會增加患病風險。
體徵和症狀
病人的典型症狀包括高燒、顫抖、寒顫、疲倦、頭痛、嘔吐以及初期感染48小時內的一般病症。皮膚的紅斑病變迅速地增大,紅斑的邊緣界限明顯且凸起。紅疹腫大、灼熱、較硬,有疼痛感,外觀類似橘皮。更嚴重的感染會導致囊疱、水泡以及瘀點,也可能有皮膚壞死。淋巴結可能會腫大,可能會造成淋巴水腫。偶爾還會看到紅疹延伸到淋巴結的一道紅色條紋。
丹毒可能會出現在皮膚的任何部位,包括面部、手臂、手指、腿和腳趾,但發病最多的部位是肢端。脂肪組織最容易受到感染,面部特別是眼部、耳、面頰皮膚也很容易受到感染。肢端的重複感染可能會導致慢性淋巴結炎。
病因
大部分丹毒病例是由化膿性鏈球菌(A族β溶血性鏈球菌)引起,也有一些病例是由A族以外的β溶血性鏈球菌引起。易感部位在過去是面部,而現在丹毒多發於腿部。[2]
皮膚小損傷、濕疹、手術刀口以及潰瘍可能會使丹毒感染趁虛而入,常由患者鼻道中的鏈球菌引起。小的抓傷或擦傷後感染進入傷口並擴散會導致毒血症。
丹毒並不會影響皮下組織。丹毒感染部位不會流膿,只會流出血清或漿液。皮下水腫可能會導致外科醫生將丹毒誤診為蜂窩性組織炎。
診斷
這種病症主要由邊緣清晰的紅疹和發炎來診斷。利用血培養診斷這種病症是不可靠的,但是可以用來測試敗血症。丹毒必須與帶狀疱疹、血管性水腫、接觸性皮炎以及胸部瀰漫性炎性癌區分開。
治療
根據患病的嚴重程度,治療方式包括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生素青黴素、克林黴素或紅黴素。雖然病症一兩日就能消退,但是皮膚需要數周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由於存在再次感染的風險,在初次痊癒後有時還要使用預防性抗生素,不過這種方法並不總是奏效,有時即使使用了預防性抗生素還會再次感染。[3]
併發症
動物所患的丹毒
主要見於豬等家畜的丹毒是由豬丹毒桿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引起的豬丹毒,是一種人畜共患病,不過人類因感染此菌所患的相應病症稱為類丹毒。
參考文獻
- ^ 道蘭氏醫學詞典中的erysipelas
- ^ 見eMedicine連結
- ^ Koster, J. B.; Kullberg, B. J.; van der Meer, J. W. M. Recurrent erysipelas despite antibiotic prophylaxis: an analysis from case studies. The Netherlands Journal of Medicine. 2007-03, 65 (3): 89–94 [2020-09-09]. ISSN 0300-2977. PMID 173872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2).
外部連結
- Erysipelas Overview(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Health in Plain English – with pictures
- Cellulitis Treatment for Skin Infection – Without Pic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