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 (日本)

古代日本的社會階級

武士是10世纪到19世纪在日本的一个社会阶级,原为接受文武合一教育、负责文政或打仗的贵族阶层;后来也衍伸用来指通晓刀法、佩刀不离身的的日本剑客。除了日本及受到汉语语系影响的国家以外,多种语言以日语的“”(さむらい Samurai)来表示。武士的精神被称为“武士道”(Bushido)。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武士 ‧  ‧ 
假名ぶし ‧ もののふ ‧ つわもの ‧ さむらい
平文式罗马字bushi ‧ mononofu ‧ tsuwamono ‧ samurai
日本武士

地位和等级

武士在十二世纪到十九世纪中统治日本,江户幕府四民等级中排名最高。由于性质类似,故经常和西欧的骑士比较。

武士基本上皆为贵族出身,武士等级分为上士和下士上士(上级武士)包括了幕府将军大名旗本藩士等有官位与领地的贵族,和骑士非常相似,而下士(下级武士)是那些没落贵族的后人(乡士),或被所属的藩府所免职的浪人,虽有贵族血统但已不被重视,与平民无异。虽然下士能被幕府或藩聘雇当足轻,但出身不被承认,仅具备拥有姓氏和带刀等身份象征的权力,在服装打扮和居住的地方上不可僣越上士,如住所等级只能是“侍长屋”而非高级的“武家屋”,平时也不可以使或穿着丝绸等,收入不多仅足糊口,生活上不会比寻常百姓优渥多少;由于能借由战功获得提拔,出路与地位还是远高于平民,因此还是有不少下士热衷投身官场,鲜少有宁愿农耕隐居却不愿出仕的例子出现。

另有野武士的身份存在,专指地方上有钱有势、进而组织武装私兵的土豪平民,这些人在地方上声望高影响力大,通常被统治阶级吸收,并赐姓晋身贵族之列。但在建制上仍然属于下士的乡士。

忍者并非武士阶层,只算是大名底下收编的聘雇人员,一般只有平民身份,高级忍者相当于下士,故社会地位也较武士低。虽然也有些真正有上士地位的忍者,但严格上只属于幕府的特务(例如知名的御庭番等)或忍者组织的首领。

起源

 
元日战争期间,日本武士末永在元朝军队的箭林弹雨下冲锋。(镰仓幕府武士竹崎季长于1293年绘制的《蒙古袭来绘词》)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的大铠

武士的雏形是在日本平安时代律令制下产生的武官,最初日本桓武天皇为了巩固政权而设立。在平安时代以前,除了奴隶,所有的自由人男子都有责任和义务成为被天皇募兵的对象。

然而这些士兵必须自行补给和养活自己,很多人因此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而是选择在当地定居。人们可以通过交重来免除兵役,这种主要由农民组成的士兵在日本统称为防人。由于防人士兵的不正规,且又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在平安时代初期被桓武天皇所废止。这种形式的士兵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武士。

平安时代早期(8世纪末—9世纪初),桓武天皇想要在北本州岛巩固和扩张自己的统治范围。天皇对本州北部虾夷人派出的北伐军缺乏士气和纪律,很难在战场上取胜。于是桓武天皇开始向地方世家豪族求助,提出将授予征夷大将军的称号给任何替代自己讨伐北本州的地方势力。这些弓马娴熟的世家豪族很快成为了天皇用来剿灭反抗力量的工具。为了应付征战,军人不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的,完全的专职军人--武士制度,也开始流行于日本国内。另一起源是守卫领主庄园郎党臣籍降下的王子。

12世纪末,武士首领源赖朝出任“征夷大将军”,创立幕府,统帅天下军政,标志着武士时代的来临。尔后的军事领袖多半袭用“征夷大将军”之官位,实施统治。由1192年开始,大部分武家政权幕府握有日本实际政权,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江户幕府奉还政权给天皇为止。之后武士被降格为士族,实际上相当于所谓的下级贵族。

日本武士理论上必须是文武双全的人,除了要擅长日本剑术马术射箭武艺,也须读书、习汉文、练书法、做文章;尤其兵法、韬略更是所须精通。品行、操守、勇气也都是被评鉴的范围,武士的道德被称为武士道。武士小学年纪就需现场参观死刑的执行,甚至上战场作战,日本战国时代,失去君主的武士会变成浪人

在20世纪,宫本武藏成为世界家喻户晓的日本武士代表人物;一部分日本电影导演如黑泽明五社英雄等为诠释日本武士电影最佳代表人。

佩刀

 
日本武士使用的盔甲

日本历史上,除王公贵族外,只有武士才能佩长刀,一般平民是无权使用的(但是可以配带胁差)。武士佩刀一长一短,长刀为太刀或是打刀,短者为胁差,两把刀使用上有分野,长刀是主武器,胁差是备用武器,是在长刀损坏时,才使用的,平常不会使用,此外胁差也是切腹自裁专用的兵刃。按习惯武士出门之前,先会将胁差插在腰带里,然后用右手提着刀,走到门口的玄关处穿上以后,才再将刀插在腰带里。刀佩带在左腰,是为了方便以右手拔刀。短刀除外,尤其是为配合盔甲马手差めてざし,Metezashi)短刀。

此外,武士以自己的刀为荣耀,碰撞武士的刀鞘,会被视为不礼貌。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行走都是靠左边。刀佩带在左面,即使两个武士在狭巷相遇,他们的刀鞘也不会互相碰触。武士到人家中探访,也会先在玄关把刀解开,然后用右手提着,再进入屋内。用左手提刀入户,表示可以随时用右手拔刀,是不信任的表现。除非有合理的原因(左撇子),否则也会被视为不礼貌。

日本刀显现了日本铸剑技术在中古至近代领先世界各国的地位。在中国明朝洪武年间,锦衣卫在大将军蓝玉官邸内,搜出近万把日本武士刀,朱元璋即以谋反罪逮捕蓝玉,处决相关谋反人士万余人;明军在外出作战时,也有相当比例的部队装备来自兵仗局所打造的或购自日本的倭刀[1]崇祯年间宋应星著作《天工开物》提及“倭刀出鞘,暗室生辉”之赞许。

代表性人物

源平合战时期

南北朝时期

室町幕府时期

战国时期

江户幕府时期

幕末时期

武士题材作品

电影

电视剧

动画

游戏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1. ^ 《大明会典·一百九十三章》:出征官军。所部参随头目人等,各一把莲明铁盔、青纻丝齐腰甲、青绵布吊线甲、倭腰刀、黑漆弓、真皮撒袋、矛枪、行兵仗局关领,兵部应付,装载前去,事宁交还。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