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
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1],是一系列的十进制进位制的记数系统,起源于9世纪的印度。此系统像一种语系,当代的很多文字系统里的不同记数符号都是起源于此系统。印度-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的婆罗米数字,在中世纪时传入中东和西方。各个地区根据当地的文字系统改造了其数字字符。现在还在使用的三大分支是:
记数法
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对西方中世纪的科学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它合并了进位制和十进制系统,让数字的纪录更加简便,也简化了小数和循环小数的记载。此系统只需要12个符号就可以表示所有有理数:10个数字符号、负号和一种分数符号(分号或循环小数符号)。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也巩固了“0”在西方世界的概念。
传播
欧洲
列奥纳多斐波那契把这个系统带到欧洲,并把阿拉伯文的翻译文本带到欧洲,称它为“liber abaci”。从12世纪开始,它被使用于欧洲的数学,并从十五世纪开始被广泛使用。
东亚
在中国,瞿昙悉达于718年引进了印度数字与零,但中国的数学家觉得它们没有用处,因为他们已经有算筹(苏州花码的前身)。19世纪,中国和日本接受了西方的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
字符
西方阿拉伯数字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标准阿拉伯文数字 | ٠ | ١ | ٢ | ٣ | ٤ | ٥ | ٦ | ٧ | ٨ | ٩ |
东阿拉伯文数字 | ۰ | ۱ | ۲ | ۳ | ۴ | ۵ | ۶ | ۷ | ۸ | ۹ |
天城文(梵文)数字 | ० | १ | २ | ३ | ४ | ५ | ६ | ७ | ८ | ९ |
古吉拉特文数字 | ૦ | ૧ | ૨ | ૩ | ૪ | ૫ | ૬ | ૭ | ૮ | ૯ |
古木基文数字 | ੦ | ੧ | ੨ | ੩ | ੪ | ੫ | ੬ | ੭ | ੮ | ੯ |
林布文数字 | ᥆ | ᥇ | ᥈ | ᥉ | ᥊ | ᥋ | ᥌ | ᥍ | ᥎ | ᥏ |
孟加拉文数字 | ০ | ১ | ২ | ৩ | ৪ | ৫ | ৬ | ৭ | ৮ | ৯ |
奥里亚文数字 | ୦ | ୧ | ୨ | ୩ | ୪ | ୫ | ୬ | ୭ | ୮ | ୯ |
泰卢固文数字 | ౦ | ౧ | ౨ | ౩ | ౪ | ౫ | ౬ | ౭ | ౮ | ౯ |
卡纳达文数字 | ೦ | ೧ | ೨ | ೩ | ೪ | ೫ | ೬ | ೭ | ೮ | ೯ |
马拉雅拉姆文数字 | ൦ | ൧ | ൨ | ൩ | ൪ | ൫ | ൬ | ൭ | ൮ | ൯ |
淡米尔文数字 | ೦ | ௧ | ௨ | ௩ | ௪ | ௫ | ௬ | ௭ | ௮ | ௯ |
藏文数字 | ༠ | ༡ | ༢ | ༣ | ༤ | ༥ | ༦ | ༧ | ༨ | ༩ |
缅甸文数字 | ၀ | ၁ | ၂ | ၃ | ၄ | ၅ | ၆ | ၇ | ၈ | ၉ |
泰文数字 | ๐ | ๑ | ๒ | ๓ | ๔ | ๕ | ๖ | ๗ | ๘ | ๙ |
高棉文数字 | ០ | ១ | ២ | ៣ | ៤ | ៥ | ៦ | ៧ | ៨ | ៩ |
寮文数字 | ໐ | ໑ | ໒ | ໓ | ໔ | ໕ | ໖ | ໗ | ໘ | ໙ |
参见
参考资料
- ^ Collier's encyclopedia, with bibliography and index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illiam Darrach Halsey, Emanuel Friedman - 1983. “阿拉伯帝国扩张时与印度建立了往来,并采用了印度的数字系统和早期的运算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