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子(1922年5月4日—2021年1月9日)[2][1],本名王蓉芷,女,江苏扬州[1]人,中华民国诗人、作家,蓝星诗社诗人,主持后期《蓝星诗页》及《蓝星一九六四》的编辑工作。代表作品为《青鸟集》。

王蓉芷
出生(1922-05-04)1922年5月4日
 中华民国江苏省扬州市
逝世2021年1月9日(2021岁—01—09)(98岁)
 中国江苏省徐州市
笔名蓉子
职业教师作家编辑
国籍 中华民国
教育程度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服务部实验科
国立政治大学公共行政企业管理教育中心结业
英国国际学院荣誉人文硕士
世界文化艺术学院荣誉文学博士[1]
创作时期1950年─2021年
体裁新诗散文儿童文学、评论
代表作《青鸟集》
《横笛与竖琴的晌午》
《天堂鸟》等
奖项菲律宾总统金牌
国家文艺奖
世界诗人大会杰出诗人桂冠奖[1]
配偶罗门

蓉子被称为“现代李清照”、“不凋的青莲”,“自由中国诗坛祖母辈的明星诗人”。余光中赞赏她为“诗坛上开得最久的菊花”。创作以诗、散文为主,诗作尤丰。1953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青鸟集》,为战后第一本女诗人专集,其后创作不断,被誉为诗坛“永远的青鸟”。

生平

蓉子于台湾作家作品目录记载生于1928年(亲侄子来台说明1922年出生)。生长在基督教家庭中,又喜爱读中国古诗,受到基督教圣诗与中国诗的影响。自小学、中学起就爱好阅读诗,并尝试创作诗文。早期诗风受到“五四”以来大陆诗人的影响。最早接触的作家为冰心,曾被中学同学称为“冰心第二”。[3]曾受教于江阴辅实女中附小、辅实女中、省立杨中、上海华东区基督教联合中学、南京金女大服务部实验科、建村农学院等学校。毕业后短暂担任过教师,后考进南京国际电台,1949年随着工作单位一同迁台。[4]

来台后,对陌生环境的新鲜感促使她在1950年代开始创作诗,受到许多前辈的赞赏,1951年正式发表在报刊上。195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青鸟集》,广受读者欢迎。1955年与诗人罗门结婚。然而后来因不适应现代主义思潮的进入加上走入婚姻家庭,有一阵子并未提笔写作。幸而蓉子后来逐渐习惯家庭生活,也接受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1961年出版了与以往完全不同风格的第二本诗集《七月的南方》。此后的作品相较前期更加注重现代主义诗歌中所强调的意象。[5]

曾参加蓝星诗社,主持后期《蓝星诗页》及《蓝星一九六四》的编辑工作。曾任中国妇女写作协会值年常务理事中国青年写作协会常务理事兼诗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

奖项和荣誉

曾获颁国际妇女年国际妇女文学奖、中国青年写作协会第一届文学成就金钥奖、英国国际学院荣誉人文硕士、世界文化艺术学院荣誉文学博士、国际诗人奖及国家文艺奖等奖项。[4]在第一届世界诗人大会与罗门获“大会杰出文学伉俪奖”并接受菲律宾总统大绶勋章。1970年名字被登入在伦敦出版的《世界诗人辞典》中 。[6]

作品风格

蓉子的诗风可分为前期和后期。早期以《青鸟集》为代表,句法活泼玲珑,节奏轻柔,意象单纯明澈,结构严整稳妥,抒情风貌含蓄。在《七月的南方》与《蓉子诗抄》相继出版后,蓉子的诗风有了转变。在现代新审美观与新观物态度的影响下,逐渐远离了《青鸟》时期单纯隽永的抒情世界。蓉子开始强调深入的思考与知性,向内把握住事物的真实性,追求精神活动的交感作用,使作品在现代艺术的新领域里塑造交错繁美与带有奥秘性的意象。[7]

蓉子自从《七月的南方》出版后,开始缓慢而有节制的于作品中,注入现代机械文明下所产生的种种经验,使温柔纯美的诗风里,透露出些许苦涩及西化的倾向。她写下了〈我的妆镜是一只弓背的猫〉[8]等作品时,语言、意象、内容都比过去成熟。到出版《维纳丽沙组曲》[9]时,她已能收发自如的处理任何题材。[10]

在体材上,她的新诗成就在以下两方面:(一)塑造中国现代妇女的新形象,(二)表现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及丰盈的人生观。她处理的主题包括哲思、亲情、大自然的赞颂、女性的形象、旅游、咏物、以诗论诗,社会现实素材,都市文明之批判、环境保护主义、名人事迹有感等等。[11]

有关蓉子的自然诗作品,与她的宗教生命、人文关怀息息相关,与她对美的追求、美的坚持也密不可分。她的“自然诗”充满光的意象,色彩缤纷,音声泠泠,活泼而沉潜,显现了她的性灵之美,一种活力飞动却深沉静照的生命情调,在诗作里塑造了一种温暖祥和的氛围。这样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坦荡,显现雍容开朗的气象。[12]

蓉子的诗和现代主义的风格有不同。她的特征,是来自中华文化儒家面貌,且含有宗教、淑世、教育的精神。从她的每一首诗中,都可找到中国文化的内蕴。而其作品的轴心,大部分都是表达自己对社会、和周身事物的关爱与欣赏。[13]

主要作品

主要著作篇目查询系统——“2007台湾作家作品目录”[14]

  • 《青鸟集》(1953年)
  • 《七月的南方》(1961年)
  • 《蓉子诗抄》(1965年)
  • 《童话城》(儿童诗,1967年)
  • 《维纳丽莎组曲》(1969年)
  • 《横笛与竖琴的晌午》(1974年)[15]
  • 《天堂鸟》(1977年)
  • 《蓉子自选集》(1978年)
  • 《雪是我的童年》(1979年)
  • 《这一站不到神话》(1986年)
  • 《千曲之声》(1995年)
  • 《艺术家》
  • 《白色的睡》[16]
  • 《一朵青莲》
  • 《伞》[17]

参见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http://www3.nmtl.gov.tw/Writer2/witer_detail.php?id=2136[失效链接]
  2. ^ 詩人蓉子於中國辭世 享耆壽99歲. [2021-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2). 
  3. ^ 樊洛平. 〈永遠的青鳥--女詩人蓉子訪談記〉. 《葡萄园诗刊》. 民89, (145期): 页98-100. 
  4. ^ 4.0 4.1 永遠的青鳥-蓉子. [2017-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0). 
  5. ^ 樊洛平. 〈永遠的青鳥--女詩人蓉子訪談記〉. 《葡萄园诗刊》. 民89, (145期): 页99-100. 
  6. ^ 永遠的青鳥-蓉子 年表. [2017-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2). 
  7. ^ 张默、洛夫、痖弦主编,《七十年代诗选》,高雄:大业书店,1967年。
  8. ^ 蓉子. 我的粧鏡是一隻弓背的貓.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0). 
  9. ^ 蓉子. 維納麗沙組曲.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0). 
  10. ^ 罗青,《文学时代双月丛刊》第九期,1982年9月。
  11. ^ 锺玲,〈都市女性与大地之母:论蓉子的诗歌〉,《中外文学》十七卷三期,1988年8月。
  12. ^ 郑敏,《从诗中走过来-论罗门蓉子》,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13. ^ 南之,《青年战士报》,1981年5月9日。
  14. ^ 2007台灣作家作品目錄. [2017-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1). 
  15. ^ 蓉子. 橫笛與豎琴的晌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0). 
  16. ^ 蓉子. 白色的睡│蓉子.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0). 
  17. ^ 蓉子. 傘│蓉子.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0).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