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岛鸲鹟

查岛鸲鹟学名Petroica traversi),也有译作黑知更鸟,是一种濒危的新西兰独有鸟类,仅分布于查塔姆群岛上。亲缘上与鸲鹟Petroica australis)相近。于1872年由沃尔特·布勒首次描述。[2]与其他在主岛上的同伴不同,其飞行能力已逐渐减少。由于在没有哺乳类的捕食者的环境中进行演化,因此当外来物种如家鼠的出现后便变得非常脆弱。早于1871年前便已在查塔姆群岛的几个主岛中灭绝,仅在小芒哲雷岛(Little Mangere Island)上存活。个体数目一度下降至5只,并仅余下一只有繁殖能力的雌鸟,后得雀鸟保育人士及政府的联手拯救才免于灭绝。与其有关的一段保育故事是重要的动物保育案例。

查岛鸲鹟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鸲鹟科 Petroicidae
属: 鸲鹟属 Petroica
种:
查岛鸲鹟 P. traversi
二名法
Petroica traversi
(Buller, 1872)

描述

查岛鸲鹟是一只细小,如麻雀般大小的鸟,体长约为10-15cm。羽毛几乎全为棕黑色,眼睛深褐色,黑色的喙及棕黑色而黄底的脚。[3] 两性外观相近,雌鸟较雄鸟稍为细小。雄鸟的歌声多为5至7个音符,每个音符均为高音调。于每年十二月至三月期间换羽。

生态及习性

查岛鸲鹟有很强的领域观念。雄鸟会巡逻及防卫属于它们的领域,而雌鸟则会追赶其他雌鸟。它们仅在枝桠间作短途飞行,甚少进行长程飞行。

栖息地

查岛鸲鹟生活在低海拔残缺的灌木林内。常在森林平地及低矮的树枝间寻找昆虫为食,于繁殖期间则喜欢窝在空心的树洞或树桩内筑巢。虽然偶尔会在大树植被——如车桑子Dodonaea viscosa)的树冠下,但大多时间为了躲避从海岸而来的强风与巨浪,牠们宁愿花时间留在森林低矮的树枝当中,并在森林平坦的区域上的枯枝落叶层中觅食活动。

饮食

查岛鸲鹟在布满落叶的地面寻找蛴螬(grub)、蟑螂沙螽(weta)和蠕虫等昆虫。由于牠们在晚间的视野良好,因此在白天和晚间都会寻找食物。

繁殖

查岛鸲鹟通常会在两岁开始繁殖。雌鸟负责筑巢,当她下蛋及孵化期间雄鸟会担起照顾雌鸟的责任。 每年的10至12月为下蛋期,通常只会下一窝,只在第一次不成功时才可能有第二窝。一般下两只蛋,但也有只下一只或三只的纪录。奶白色的蛋上布有紫色的斑点。下蛋后雌鸟就会坐在蛋上以体温协助孵化,一般需约18天。之后双亲均要负责觅食喂饲雏鸟。雏鸟会留在巢内一至两天后便会尝试离开巢穴而到地面走动──对它们来说一个充满捕猎者的危险地方。约23天后小鸲鹟就会离开巢穴,但双亲仍会继续喂饲幼鸟约65天之多。这比起其他与查岛鸲鹟体积接近的鸟所要的时间还要长。

寿命

根据1980至1991年间存活的个体统计,牠们的平均寿命仅有4年,也有纪录是6至13年。“老蓝”(Old Blue),于1980年间唯一拥有繁殖能力的雌鸟,却存活了14年之久。

保育及分布

目前查岛鸲鹟约有250只,但在20世纪初时数目却不断下降,并在查塔姆群岛上消失。1938年查尔斯·弗莱明(Charles Fleming)于小芒哲雷岛上重新发现这种小鸟,但仍未能减慢此鸟的下降速度。在1976年时唐·默顿(Don Merton)及其新西兰野生动物署的职员联手将仅余下的7只鸟带到芒哲雷岛(Mangere Island)上并进行人工繁殖,但成效不彰,于1980年此鸟终于降至只余下5只的最低点。他们一直知道5只鸟中只有一只雌鸟──老蓝(Old Blue)──具有繁殖能力,但原来另外的雄鸟一直以来未能令牠受精。幸好老蓝最终选择了牠的终身伴侣──老黄(Old Yellow)而开始成功繁殖。除此以外,由于查岛鸲鹟每年只诞下一窝两只鸟蛋,而老蓝首次成功繁殖时已届9岁之龄,因此唐默顿及其同工使用了交叉抚养的方式(cross-fostering),将老蓝及老黄的巢破坏并取走所有的蛋,令牠们再次下蛋,所下的蛋交回牠们照顾;被取走的蛋则由其近亲,雀鸲鹟Petroica macrocephala)负责照顾。[4]这一方法令得以克服因繁殖率过低而产生的问题,令个体数目终于再次上升。

1983年时老蓝失去了繁殖能力而被带离老黄身边,好让老黄能与其他雌鸟继续繁衍。可惜老黄实际上并未能与其后代进行成功的繁殖。因此,实际上所有现存的查岛鸲鹟均是由老蓝及老黄所繁衍出来。同年,野生动物署的职员带同摄制队将老蓝放生至东南岛(South East Island)上,并在有关位置放上标记及牌匾,以记录这只拯救了整个种群的鸟类。[5]

当时一度认为只由老蓝及老黄繁衍出来的个体在及后的繁衍中因只有较少基因变化,而会发生严重的种群瓶颈效应。有趣地,因近亲繁殖而出现的问题并没有发生。其中一种推测指由于这物种已在过去一段演化历程中经历了数次种群数目下降的问题,而有关不育的等位基因已在过程中不再存在。 此外,过去一直认为能避免近交衰退最小可存活种群是50头个体,但目前已知这只是一个平均数而非实数,在急速繁殖的小岛物种,如查岛鸲鹟等,小至10头个体仍能存活;但对大型的陆地生物如大象老虎等,则需达数百头。 目前查岛鸲鹟仍然是濒危物种,分布在芒哲雷岛东南岛上约仅余下250只个体。持续的保育工作仍在进行,包括栖息地的修复及消灭外来物种等工程仍在进行,以保护查塔姆群岛上所有珍稀的物种,避免因天然灾害等突如其来的影响使物种灭绝。

参考文献

  1.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Petroica traversi.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22, 2022: e.T22704831A209015125 [2022-09-06]. 
  2. ^ The binomial commemorates the New Zealand botanist Henry H. Travers (1844–1928). The new guide to the birds of New Zealand and outlying islands. Collins, Auckland.
  3. ^ Falla, R. A., R. B. Sibson, and E. G. Turbott (1979)
  4. ^ Cemmick, David; Dick Veitch. Black Robin Country. Auckland: Hodder and Stoughton. 1986: 135. ISBN 0-340-358111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5. ^ Introducing Old Blue. Blackrobin.org.nz. [2012-11-30]. [永久失效链接]
  • Butler, David; Merton, Don; (1992). The Black Robi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558260-8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