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 (西魏)
沿革
西魏廢帝二年(553年)改萬州置,治所在石城縣(今四川省達州市)。轄境相當今四川省達州、開江、宣漢、萬源,重慶市城口等市縣。
隋朝大業初年改為通川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仍改稱通州。天寶元年(742年)再改為通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再改為通州。
隋代行政區劃變遷 | ||||||||||||||
---|---|---|---|---|---|---|---|---|---|---|---|---|---|---|
區劃 | 開皇元年 | 區劃 | 大業3年 | |||||||||||
州 | 通州 | 開州 | 郡 | 通川郡 | ||||||||||
郡 | 開巴 | 新寧 | 東關 | 寧巴 | 壽陽 | 巴中 | 三岡 | 臨清 | 三巴 | 永昌 | 周安 | 萬世 | 縣 | 通川 三岡 石鼓 東鄉 宣漢 西流 萬世 |
縣 | 石城 | 三岡 | 蛇龍 新寧 |
- | - | - | - | 石鼓 臨清 |
東鄉 下蒲 巴渠 |
宣漢 | 西流 | 萬世 |
唐朝通州轄縣 | |
---|---|
618年 | 通川縣、三岡縣[1]、石鼓縣[2]、東鄉縣(宣漢縣改屬南并州) |
619年 | 通川縣、三岡縣、石鼓縣、東鄉縣(增新寧縣[3]、思來縣[4]) |
620年 | 通川縣、三岡縣、石鼓縣、新寧縣、思來縣(東鄉縣改屬南石州) |
625年 | 通川縣、三岡縣、石鼓縣、新寧縣、思來縣(東鄉縣[5]來屬) |
627年 | 通川縣、三岡縣、石鼓縣、新寧縣、東鄉縣(廢除思來縣,宣漢縣[6]、永穆縣來屬) |
634年 | 通川縣、三岡縣、石鼓縣、新寧縣[7]、東鄉縣、宣漢縣、永穆縣 |
750年 | 通川縣、三岡縣、石鼓縣、新寧縣、東鄉縣、宣漢縣、永穆縣(增閬英縣[8]) |
765年 | 通川縣、三岡縣、石鼓縣、新寧縣、東鄉縣、宣漢縣、永穆縣、閬英縣(增巴渠縣[9]) |
826年 | 通川縣、巴渠縣、新寧縣、東鄉縣、宣漢縣、永穆縣、閬英縣(廢除三岡縣、石鼓縣) |
829年 | 通川縣、東鄉縣、宣漢縣、永穆縣、閬英縣(巴渠縣、新寧縣改屬開州) |
830年 | 通川縣、東鄉縣、宣漢縣、永穆縣、閬英縣(巴渠縣、新寧縣來屬) |
847年 | 通川縣、東鄉縣、宣漢縣、永穆縣、閬英縣、巴渠縣、新寧縣(再設石鼓縣) |
851年 | 通川縣、東鄉縣、宣漢縣、永穆縣、閬英縣、巴渠縣、新寧縣、石鼓縣(再設三岡縣) |
- 唐朝通州刺史
- 張士貴(武德初年)
- 薛敏(武德年間)
- 獨孤修法(武德年間)
- 任瓌(626年—629年)
- 李桐客(貞觀初年)
- 蔣敳(貞觀年間)
- 韋元整(貞觀年間)
- 李尚客(唐高宗時)
- 李譔(688年)
- 于光遠(武周時)
- 王齊望(武周時)
- 李嶠(705年)
- 李朝隱(景雲年間)
- 朱崇慶(開元初年)
- 崔子儀(開元初年)
- 李适之(726年)
- 王琚(736年)
- 元愷(唐玄宗時)
- 董恆(唐玄宗時)
- 通川郡太守
- 韓滉(乾元年間)
- 李峴(乾元末年—上元年間)
- 劉晏(761年—762年)
- 長孫元適(唐代宗時)
- 吳湊(建中初年—貞元初年)
- 獨孤良器(貞元年間)
- 鄭羽客(貞元年間)
- 於昌潤(貞元後期)
- 薛鈞(貞元年間)
- 張愻(805年)
- 豆盧靖(806年)
- 李進賢(814年)
- 林曄(元和年間)
- 元稹(818年)
- 張平叔(822年)
- 郭曥(寶曆、大和年間)
- 辛某(832年)
- 鄭某(會昌年間)
- 鄭液(851年—852年)
- 郭鏐(大中末年—咸通初年)
- 謝瞳(光啟年間)
- 李彥昭(895年)
- 韋貽範(901年)
- 張蘄
- 郭珮
- 李長
- 公孫彥藻
- 李希實
註釋
參考資料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 《唐刺史考全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