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特拉爾松德之戰 (1809年)

施特拉爾松德之戰(法語:Bataille de Stralsund)發生於1809年5月31日。屬於第五次反法同盟的一部分。此役中,由費迪南·馮·希爾(Ferdinand von Schill)率領的普魯士自由軍團拿破崙的法國軍隊在施特拉爾松德進行巷戰。最終自由軍團被擊敗,希爾本人在戰鬥中陣亡。[3]

施特拉爾松德之戰(1809年)
第五次反法同盟的一部分

費迪南·馮·希爾之死
日期1809年5月31日
地點54°18′33″N 13°04′55″E / 54.30917°N 13.08194°E / 54.30917; 13.08194
結果 法軍勝利
參戰方
普魯士王國 普魯士王國自由軍團
瑞典 瑞典王國地方防衛軍英語landwehr民兵
法國 法蘭西第一帝國
丹麥 丹麥援軍
荷蘭 荷蘭援軍
指揮官與領導者
普魯士王國 費迪南·馮·希爾英語Ferdinand von Schill  
瑞典 弗里德里希·古斯塔夫·馮·彼得松  處決
法國 皮埃爾·紀堯姆·格拉提揚
丹麥 約翰·艾華德英語Johann Ewald
兵力
990名普魯士人
500名瑞典人[1]
5,270人[2]
傷亡與損失
300–400人傷亡
568被俘[2]
241人傷亡[2]

序幕

 
費迪南·馮·希爾被殺

施特拉爾松德瑞典波美拉尼亞波羅的海的一個港口,在第四次反法同盟期間被圍困後向法國投降。[3]在這場戰爭中,普魯士上尉費迪南·馮·希爾在1806年使用游擊戰術切斷了法軍的補給線,從而脫穎而出。1807年,他組建了自由軍團並數次成功襲擾當地的法國士兵,他本人則成為一位愛國者模範。1807年7月9日提爾西特和約簽署後,他的軍團解散,希爾晉升為少校,並被授予功勳勳章,成為德國抵抗運動和愛國運動的英雄。[4]

1809年1月和2月,在法佔威斯特法倫的德國抵抗運動邀請希爾領導當地起義。他在4月同意並起草了一份公告,但被法國人截獲。希爾於4月27日離開柏林,當時法軍威脅將其逮捕。[5]希爾率領100名驃騎兵,向西南方向前往威斯特法倫,以煽動反法叛亂,但法國在雷根斯堡戰役中獲勝的消息使他改變了計劃。希爾向北轉向以佔領一個可用港口,並希望英國海軍一起抵抗拿破崙。[6][7]

戰鬥

希爾於5月25日帶着2,000人短暫佔領了施特拉爾松德[6]5月31日,由法國將軍領導的6,000名丹麥士兵、荷爾斯泰因士兵、荷蘭士兵和法國士兵組成的部隊開始對希爾的自由軍團展開對抗,並於5月31日在城內與希爾對峙。[8]那時,希爾在施特拉爾松德共有1,490名士兵,其中包括來自呂根島國防軍的300名瑞典士兵,以及由弗里德里希·古斯塔夫·馮·彼得松(Friedrich Gustav von Petersson)領導的200名前瑞典士兵組成的民兵部隊。[1]

施特拉爾松德城內希爾喪生位置的紀念碑(左)和雕像(右)

大約4,000名荷蘭士兵由皮埃爾·紀堯姆·格拉提揚指揮,另外1,500名丹麥士兵由約翰·馮·艾華德將軍指揮。[9]荷蘭部隊包括第6步兵團、第9步兵團、第2騎兵團、兩個驃騎兵中隊和兩個炮兵連。[10]法國盟軍士兵進入城鎮後與希爾的自由軍團進行了巷戰。[11][7]希爾和他的300-400名士兵當場陣亡。另有568人被俘,其中包括彼得松,他在四天後被處決。此外,有400到500名自由軍團的士兵設法逃脫。荷蘭部隊在此役中損失了173人,丹麥部隊則損失了68人。[2][8]

後果

 
法軍處決希爾的副官(左中)

希爾麾下的11名軍官被帶到不倫瑞克,後來在拿破崙·波拿巴的命令下在韋塞爾被處決。[12][3]超過500名希爾的士兵被俘虜。[7]希爾的頭顱被送到荷蘭萊頓的公共圖書館展出,直到1837年才被埋葬在不倫瑞克。[13]

並非只有希爾計劃煽動普魯士人民反抗法軍。其他著名的策劃者是不倫瑞克公爵腓特烈·威廉和卡斯珀·馮·多恩伯格。他們都將奧地利的抵抗和第五次反法同盟視為將拿破崙·波拿巴驅逐出德國北部的絕佳機會。然而,希爾在施特拉爾松德的失敗徹底結束了德國民眾起義的幻想。[14]

腳註

  1. ^ 1.0 1.1 Gill 2010,第165頁.
  2. ^ 2.0 2.1 2.2 2.3 Gill 2010,第168頁.
  3. ^ 3.0 3.1 3.2 Jacques 2006,第973頁.
  4. ^ Clark 2006,第347頁.
  5. ^ Clark 2006,第348頁.
  6. ^ 6.0 6.1 Parkinson 2001,第86頁.
  7. ^ 7.0 7.1 7.2 Meckenstock 2004,第435頁.
  8. ^ 8.0 8.1 Parkinson 2001,第87頁.
  9. ^ Pelet 2009,第32頁.
  10. ^ Pivka & Warner 1980,第17頁.
  11. ^ Pelet 2009,第33頁.
  12. ^ Hasubek & Kreutzer 1987,第1118頁.
  13. ^ Clark 2006,第349頁.
  14. ^ Wienecke-Janz 2008,第142頁.

參考資料